岁月悠悠,记忆满满—探访老厂房九江国棉二厂

岁月悠悠 记忆满满

——探访老厂房之九江国棉二厂



探寻老厂房,是一种追溯过往的情怀,也是一种直面改变的勇气。

张小平是个厂矿里长大的孩子,在九江国棉二厂宿舍出生,在这里读书,在这里参加工作,也在这里成家。他曾经最想的事情,就是离开这里,但是现在已经离开多年的他,最想的事情,却是回来。

但是回不来的不仅仅是过往。

九江国棉二厂,早在1958年就建成了第一批的宿舍和厂房,可一直没有正式的项目上马,直到1965年才正式开始运作。据说国棉二厂是当时九江最大的纺织厂,职工及家属在鼎盛时期一度有两三万人,在九江来说,算是个大企业了,那个时候,都以进工厂当个工人为荣,认为端了个“铁饭碗”了,至少很稳定。

张小平的父亲是厂里的职工,国棉二厂有自己的小学、中学,在这里完成学业后,读完师范,张小平又分配回了二厂的中学。和妻子的相遇很有趣,骑着自行车在厂里的马路上遇见,当时张小平想“厂里的人我都熟,什么时候来了这么漂亮的姑娘?”刚刚从抚州来到九江的孙霞后来成了张小平的妻子。“那时候没有商品房,基本都是单位分配宿舍。如果要结婚,先打申请报告,然后安排宿舍,亲朋好友随个份子,也就两三块钱,大都是送个开水瓶、脸盆啥的,回礼的东西也就两三支烟加几颗糖,想买台彩电,够存一阵子了,冰箱还只有单门的。”张小平说,那时候的他很想离开这里,觉得一辈子都在熟人里面太没意思了。后来中小学教师开始公开招考,张小平很快就考到公办的学校去了。

可等他真的“如愿”离开,他才反应过来,当初的舒适圈多么美好。现在,国棉二厂也在棚户区改造的范围内,已经有很多老旧的宿舍被拆除了,很多这里的居民也陆陆续续地搬走了。对于留下的老人来说,这里是他们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街坊四邻跟亲戚已经没有区别了,每天围坐在一起聊聊天、买买菜,带着孙子孙女们一起。

“棚户区改造是个好事情,可是我希望这里的改造不要仅仅停留在盖商品房。这地块好,靠近高校,可以利用起来,设计成一个文化园,挺合适的。”张小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