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的打法越来越像大洋彼岸的马克赛队了,不过请你们不要喷我

北京时间11月5日

要喷的话喷就是了,我也只是从篮球的角度讲一点自己的想法和感慨。

大洋彼岸之前特别火的马克赛队,这两年的打法已经非常成熟,就是球队的主力控卫,也是以前的得分后卫,掌控了球队大部分的球权,然后组织进攻,而他自己撕开对手防线的办法除了突破到篮下造犯规那就是后撤步顶着人投三分,而其他的球员,除了大中锋挡拆顺下吃饼护框之外,其他的所有球员都是待在三分线外等着投篮。

并且是即便没有空位机会也要强行出手的顶着投篮。

我记得是上个赛季,马克赛队的三分球场均出手几达45次,靠着这一套,他们在大洋彼岸的联盟成为了具有争冠实力的强队

而首钢以前并不是这样打球的,马布里时期,首钢的配置很均衡,有不断空切的翟晓川,有待在底角一直在寻求三分机会的朱彦西,有中距离神准的CBA首个外援总决赛MVP莫里斯,有速度极快的后卫李学林,还有经验老到身高臂长的控卫孙悦,打得是有张有弛,收放自如。

之后首钢因着老马年龄大离队实力开始下滑,但是他们夺冠的本土球员的基本阵容还算是保存下来了。

而这个赛季,林书豪加盟首钢,他打球的特点是持球推进和突破的速度极快,但是投篮向来不算稳定,却总是能够在紧要关头顶着人命中三分,他的这些特点让我们从季前赛和首场常规赛便看到了首钢在打法上质的变化。

首先是各大投手变得更为重要了,他们新赛季首场比赛,上半场方硕就拿到了18分,而下半场朱彦西顶替了方硕的作用,拿到了16分,他们的投篮之所以能够这么精准,主要便是林书豪的强突给他们扯出了更大的出手空间。

整个上半场,天津那边几乎每回合都用了两到三人来包夹林书豪,搞得当时很多看直播的球迷都在感慨,为什么林书豪打得这么一般?!

但赛后回想起来,方硕的半场18分里面,至少有一大半都是林书豪的功劳。

首钢已经在逐渐的往林书豪强突撕扯空间分球,然后其他的球员抬手命中的方向上走了,而这跟大洋彼岸的那支球队在打法上就有了相似之处。

不过首钢并未完全像大洋彼岸的那支马克赛队一样那么死板,马克赛队是几乎完全放弃了中距离,只追求三分和篮下,

而首钢从林书豪到外援汉密尔顿,都还是保留着一手中距离投篮

第一场对阵天津的第三节,林书豪就是借着一个后仰中距离命中,然后才成功的找到空间连续得分打停了比赛,当然这里面方硕上半场的精准投射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就是虽然首钢没有像马克赛队那样放弃中距离,但他们已经找到了林书豪融入球队的办法,并且逐渐形成了这球是从林书豪到其他人的进攻战术体系

林书豪的突破受阻没有关系,只要首钢的这些外线能够投中球,那么这比赛迟早都会回到首钢的手中,并且首钢也不仅仅只有方硕和朱彦西两个投手,王骁辉才是他们中间最擅长投三分的球员。

首钢比大洋彼岸的马克赛队更强的地方在于,他们的大中锋汉密尔顿拥有一手非常精准的投篮和传球功夫,即便林书豪这边不行,汉密尔顿也可以捡起组织的大旗,并且首钢的内线空间依然极大。

而马克赛队的大中锋只会靠着速度吃饼,固然天赋高,但极其死板!

别的队伍总有内线坐到低位,也有强壮的后卫线坐到低位去发起或者终结进攻,而首钢无论是林书豪持球还是汉密尔顿拿球,他们都在高位或者三分线外,内线的空间极大,这也给了像翟晓川这样的擅长空切的球员以更多更好的机会。

很显然,林书豪的强突能力几乎让首钢的所有球员都得到了解放,他们可以更为安心轻松的做好自己最擅长的事情。

比起目前跟辽宁格格不入的史蒂芬森,林书豪对于首钢的加成作用要大得多了。

大概随着赛季的深入,王骁辉会获得更多的出场机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