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一部中國史,半部在河南”?

歷史新見解


一部中國史,半部在河南。這句話準確的描述了河南在中國歷史中的地位,那麼河南真就有那麼牛嗎?

河南歷史悠久,文化厚重。河南(簡稱“豫”),古稱中原、中州、豫州,因歷史上大部分位於黃河以南,故名河南,位於中國中東部、黃河中下游,是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和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稱河南作為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五千年中華文明史中有三千年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河南歷史曾是中國歷史的主流和濃縮,不僅影響和推動著中國歷史的發展進程,而且在今天乃至將來仍然具有巨大的價值。用一句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來概括河南歷史文化在中國歷史文化發展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實至名歸。

那麼河南究竟牛在那些地方呢?

歷史文明的發源地。河南地處黃河中下游,是中國古代文明發祥地之一,至遲在50萬年前就有人類在這裡生息和繁衍。河南是中華民族與華夏文明的發源地。著名的黃帝陵位於河南。

政治經濟中心。河南地處中原,許多朝代建立於此,如夏朝建、商朝、周朝皆定都城在此。

東周,定都洛邑(今洛陽)。

春秋戰國時期,宋國、陳國、衛國、管國、鄭國、許國、應國、蔡國、魏國、韓國等諸侯國都城在河南境內。

東漢,劉秀定都洛陽。

東漢末期,遷都許昌。

曹魏,曹操定都洛陽,末期遷都許昌。

西晉,司馬炎定都洛陽。

北魏統一後,孝文帝遷都洛陽。

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均定都安陽。

隋朝,以洛陽為東都,在河南設立河南郡、滎陽郡、陳留郡、梁郡等郡。

唐朝,以洛陽為東都,期間數度遷都洛陽,在河南境內設立都畿道和河南道。

武周,武則天定都洛陽,改洛陽為神都。

五代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均定都於開封、洛陽。

北宋定都開封,以開封府(今開封)為東京、以河南府(今洛陽)為西京、以應天府(今商丘)為南京。

南宋,趙構定都南京應天府(今商丘)繼承了宋朝皇位,為了延續宋朝皇統和法統,定國號仍為宋,史稱南宋。

金朝貞祐二年(1214年),遷都開封,末期遷都商丘。宋、金劃淮河而治之後,河南省淮河以南地區屬南宋。

元朝,在河南境內設置河南江北行省,開封為省會。

明朝,河南省下轄8個府和1個直隸州。

清朝,基本沿襲了明朝區劃。

人才輩出,朝中宰相、名臣墨客河南諸多。'科聖'張衡、“醫聖”張仲景、“商聖” 范蠡、“畫聖”吳道子、“樂聖”和百科全書式的學者朱載育、詩聖 杜甫、哲學大師 老子、志行高潔 莊子、思想家 墨子、唐代高僧玄奘、變法圖強 商鞅、法家的集大成者 韓非、漢字字典創造者 許慎、漢史專家 范曄、反佛鬥士 範縝、宋代大儒 程顥、宋代大儒 程頤、元代大學者 許衡、北宋政治家史學家司馬光、上將尤太忠、書法家 王 鐸、唐代文學家 元稹、凌雲詩才 李商隱、輔佑秦王統一中國的李斯、文學理論批評家 鍾嶸、從放牛娃到將軍李德生、東晉帥星 謝玄、西漢才子 賈誼、政治改革家 子產、著名將領 鄧 艾、現實主義詩人 白居易、軍事謀略家 司馬懿、建築學家 李誡、抗清名將 史可法、著名清官 包拯、百代文宗 韓愈、詩 鬼 李賀、詩 豪 劉禹錫、天文學家 高僧一行、歷算學家 張蒼、山水詩人 謝靈運、天神戰將--許世友將軍、民族英雄 吉鴻昌。

所以說,河南簡直是中國歷史的精華。


文藝青年Right


現在只要一看到河南兩個字,全國四面八方的地域黑們就會紛至沓來,如同打了雞血,興奮得張牙舞爪、手舞足蹈,盡大放厥詞之能事,惟恐不噴兩下,就會錯過千載難逢的良機,死不瞑目。我們河南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歷朝歷代皆願定都於此,是我國古代文明發祥地之一,更是誕生眾多名垂史冊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文學家,就是這樣一個有著幾千年文明史的河南,卻讓中國幾十年前才有的幾個井蓋毀於一旦,真是荒唐可笑,可以說中國有80%的廢品都是由河南人收的,雖然說這是一項變廢為寶,利國利民的好事,但不能排除一些愛小之人的小偷小摸,由於這些人遍佈在全國各地,又深入人民群眾之中,更有助於流言蜚語的傳播擴散,但不能因為這幾匹害群之馬,就成為詆譭一億多河南人民的理由,在大是大非面前,我們河南人一點兒也不含糊,好人好事一樣也不比別人少,可總是有很多人,他們明知此理,卻還要拼命的抹黑河南人,有的也說,沒有的也說,望風撲影,胡編亂造,恨不得把河南踢出中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們就是不想看到祖國的和平與穩定。我們河南人民,過去也好,現在也好,農業上也好,工業上也好,都為祖國做出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當你們再黑河南人民的時候,你們應該捫心自問,你們做的真的比河南人好嗎,當你們滿嘴噴糞的時候,就已經略遜河南人一籌了。


山的東面有群狼


開篇·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這是一篇1000字以內的回答,用了不到十分鐘寫出來的,避免有些人連內容看都不看上來就說我黑河南人(事實證明是真有這樣的),我聲明以下三點:

一、華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文明。一般認為,中華文明的直接源頭有三個,即黃河文明、長江文明和北方草原文明。華夏文明的組成我們都有一份,所以要說河南佔一半,後面你們自己想。

二、以下純屬個人觀點,歡迎有想法的一起交流,上來就噴我覺的咱就別暴露自己的智商了,本來就挺少的。

三,悟空問答答案可以再次編輯,我不過寫了不到10分鐘,我自己也知道很多沒寫的。歡迎有想法的同學,你可以列出有關河南的重大歷史事件,我加上去,這些都沒問題。

這種人你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個人觀點

別說陝西省

西安一個市都笑笑不說話

順便,大家都是炎黃子孫,請給我炎黃一個面子

陝西曆史博物館vs河南博物院

別說半部中國史,一部河南史就連十分之一中國史也勉強。小弟向來拿證據說話,我們來看幾千年來影響中國歷史格局的重大事件,有幾件是和河南有關的。大家自己看看河南的分量有幾分。

中國重大歷史事件

華夏民族的形成 ~與河南無關

傅斯年名著《夷夏東西說》中論述:“三代及三代前,古族有東西二系,夏與周屬西系,夷與商屬東系。殷周間的劇烈變革“蓋民族代興之故”,是兩個民族,兩種文明之間的交替。源於陝西的華夏文明最終取代夷商文化,重振夏文化風氣,從而成為中華文明的奠基者!”

夏王朝~山西陶寺(有爭議)

盤庚遷都~與河南有關

西周滅商~策源地關中

春秋爭霸 ~河南五佔其一

百家爭鳴 ~.山東,與河南無關。

商鞅變法 ~與河南無關

秦始皇統一中國~策源地關中

漢武帝抗擊匈奴 ~策源地長安

張騫出使西域 ~策源地長安

司馬遷寫《史記》~長安

三國鼎立~河南三佔其一

科舉制的創立~長安

隋朝大運河的開掘 ~河南佔部分

李淵起兵~山西

佛教傳入中國~長安

玄武門之變~長安

貞觀之治~策源地長安

開元盛世~長安

南京博物院

安史之亂~策源地河北

元朝的統一 ~北京

明朝的建立~南京

鄭和下西洋 ~南京

李自成起義~陝西

清朝的建立~北京

康乾盛世~策源地北京

太平天國運動 ~廣西

等等...

山西博物院

浙江省博物館

結語

小弟歷數幾千年來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重大事件,請大家給河南公平公正的打個分數。倉促之間如有不周敬請海涵。


漫漫史話


哪裡啊!一部中國史,全部在河南。以河南為中心,南邊是南蠻、西邊是西戎、北邊是北狄、東邊是東夷。就河南是文明人,河南人是中國乃至世界都是最優秀的,好不好?我本人沒有地域歧視,對河南人也有好感,但是看了這個帖子我才明白為什麼那麼多人歧視河南人,因為這種帖子容易找罵,容易被人討厭,這是在害河南人,知道不?你要真為河南人著想就不要老發這種帖子。


Cplahj


全世界都知道,洛陽885年建都史裡面有500年春秋戰國國土只剩半個河南大的東周濫竽充數!全世界都知道,河南的統一帝國只有東漢,西晉,北宋三大恥辱朝代!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da8e000d417cd8111df3\

單挑河南歷史文盲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da78000aa767fd40bb51\

華夏第一古都長安


自古奪中原者奪天下。 中原大地也就是歷史上眾多事件的發生地。


子劍1985


半步在河南談不上。他可能是按建都總時長,把三皇五帝和夏朝也算上了,那都沒有被證實。


布丁135146145


自古有這麼一句:得中原者,得天下。這句話包含意思得是:中原(河南)位置的重要性(戰略要地與兵家常爭之地)、糧食大省、人口多、很多文化的發祥地。


L思偉


河南的洛陽先後有夏、商、西周、戰國韓、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武周、後梁、後唐、後晉、中華民國等政權,新、後趙、東魏、北周、後漢、後周、北宋、金等陪都政權,因此洛陽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最早、朝代最多、時間最長的都城。 十五朝古都,二十二個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