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丨2019年下半年真題試卷+答案

《綜合素質》

1.選擇題

1.下列關於素質教育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A.素質教育更要重視德育

B.素質教育主要適用於基礎教育

C.素質教育應遵循教育規律

D.素質教育不要求學生平均發展

參考答案:B

2.吳老師在指導青年教師時說道:"我們是生物老師,自己就知道生物的多樣性和保護這種多樣性的重要,所以對各有所長的學生,我們可不能做一個把學生修剪得整整齊齊的園丁。"這種說法表明教師勞動具有()

A.差異性

B.協作性

C.複雜性

D.示範性

參考答案:C

3.每週五,崔老師都會帶領老師們研討並反思學校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經常通過電子郵件、電話和登門拜訪等形式向大學教授請教,或是與校外名師共同探討,以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該做法體現的教師專業發展途徑是()

A.校本研修

B.自主學習

C.行動研究

D.專業志願

參考答案:C

4.某校將成績較好的學生單獨編班,並組織優質師資對這個班進行重點輔導,提高了中考優秀率。得到了該班學生家長的好評。該校的做法()

A.違反了義務教育的公平性

B.踐行了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

C.弱化了學校辦學的鮮明特色

D.遵循了長善救失的教學原則

參考答案:A

5.《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上級監察委員會對下級監察委員會的工作進行()

A.監督

B.監察

C.領導

D.指導

參考答案:C

6.某高中對嚴重違反校紀的學生張某處以留校察看處分,並將處分文件在學校宣傳欄公開張貼。該學校的行為()

A.侵犯了張某的名譽權

B.保障了師生的財產安全

C.侵犯了張某的隱私權

D.履行了學校的管理職責

參考答案:C

7.下列做法中沒有違反相關法律規定的是()

A.學生王某不遵守課堂紀律,被任課教師罰站3小時

B.初中生李某偷竊了王老師500元錢,學校將其開除

C.趙某為減輕家庭經濟負擔,讓13歲的兒子輟學打工

D.人民法院對17歲的張某搶劫一案進行了不公開審理

參考答案:D

8.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依法設置的專門學校()

A.由公安機關進行管理

B.由司法部門進行管理

C.由教育行政部門進行管理

D.由地方人民政府進行管理

參考答案:D

9.中學生熊某曾經偷拿過同學的財物,班主任總是以此為由,不讓他參加班級活動,該班主任的做法()

A.正確,可以督促學生改進錯誤

B.不正確,不得歧視犯錯誤學生

C.正確,班主任有管理學生權利

D.不正確,侵犯了熊某的名譽權

參考答案:B

10.初中生付某與同學錢某放學後在校外餐館就餐,席間付某與錢某發生爭執,付某拿起餐館的菜刀砍傷了錢某,對此次傷害事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付某的監護人應承擔主要賠償責任

B.付某的監護人應承擔全部賠償責任

C.付某所在學校應承擔主要賠償責任

D.餐館應承擔主要賠償責任

參考答案:B

11.16歲的蔣某因搶劫被公安機關抓獲,當地電視臺將蔣某接受審訊的清晰畫面在當地新聞節目中播出,該電視臺的行為()

C.違法,侵犯了蔣某的隱私權

D.違法,侵犯了蔣某的名譽權

參考答案:C

12.13歲的初中生張某夥同校外青年搶劫本校女教師,學校可以對張某採取的措施是()

A.開除學籍並送公安機關

B.申請將其送到工讀學校

C.記大過處分並處以罰款

D.通知家長並強制其退學

參考答案:B

13.近一段時間,班上流行大操大辦生日的風氣,孩子過生日家長們紛紛比闊。在班會上,班主任孫老師對這種情況進行了批評,要求大家厲行節儉。孫老師的做法體現了教師是()

A.文化知識的傳播者

B.高尚情操的塑造者

C.社會風氣的改造者

D.學生品行的引導者

參考答案:D

14.王老師在教學中總是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在音樂課上,王老師鼓勵同學們給經典音樂重新填詞,評選"最美歌詞"和"最具創意獎",同學們對音樂課的興趣大增,下列選項中是孔子所說,且與王老師做法相符的是()

A."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B."學而不已,闔棺乃止"

C."古人於為學,終生與之俱"

D."朝聞道,夕死可矣"

參考答案:B

15.李老師發現一些學生衛生習慣不好,經常在教師裡面亂扔廢紙。面對這種情況,李老師恰當的做法是()

A.嚴肅教育學生,嚴重時將學生趕出教室

B.建立懲罰機制,罰扔廢紙的學生掃走廊

C.不再強調衛生,只要學生成績好即可

D.批評教育學生,督促學生養成好習慣

參考答案:D

16.班主任田老師鼓勵同學們開展興趣小組活動,卻招來了一些科任教師的反對,因為他們覺得這樣做會影響學生的考試成績。面對這種情況,田老師恰當的做法是()

A.取得同事支持,繼續指導學生活動

B.尊重同事意見,暫停興趣小組活動

C.利用校長威信,平息同事反對意見

D.接受科任老師意見,重視考試成績

參考答案:A

17.下列現象,不是因地球公轉產生的是()

A.晝夜的變化

B.四季的變化

C.日食

D.月食

參考答案:A

18."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自主研發、獨立運行的衛星導航系統,已成功應用於測繪、電信、交通、減災等諸多領域,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下列關於"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A.尚未正式進入民用市場

B.具有定位和通信雙重功能

C.定位精度正在不斷地提高

D.已覆蓋中國本土的全部區域

參考答案:A

19.下列選項中,不屬於15世紀到17世紀地理大發現時期的航海家是()

A.哥倫布

B.迪亞士

C.阿蒙森

D.麥哲倫

參考答案:C

20.下列選項中,不是美國作家馬可·吐溫作品的是()

A.《競選州長》

B.《老人與海》

C.《湯姆·索亞歷險記》

D.《哈克貝里·費恩歷險記》

參考答案:B

21.楚辭在中國詩歌史上被視為浪漫主義傳統的源頭,最有代表性的詩人是屈原。下列選項中,屬於屈原作品的是()

A.《九辯》

B.《風賦》

C.《高唐賦》

D.《湘夫人》

參考答案:D

22.《世界記憶遺產名錄》是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工程國際諮詢委員會確認的文獻遺產項目。下列選項中,關於《世界記憶遺產名錄》的表述正確的是()

A.收錄具有世界意義的文獻遺產

B.包含文物、建築群、遺址三類

C.首批世界記憶遺產包含中國崑曲

D.由聯合國大會評估、審查、公佈

參考答案:B

23.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頒佈詔書統一度量衡。下列選項中,刻有這一詔書的是()

參考答案:D

24.古希臘羅馬文化,深刻地影響了西方世界的文明進程。下列選項中,不是產生於古希臘羅馬的是()

A.公民教育

B.陪審法庭

C.君主立憲

D.全民公決

參考答案:C

25.甲乙兩地各抽取100名初中一年級的學生進行了體重測量,相關的統計結果見下表。下列選項中,對這次測量結果的解釋,最恰當的是()

地別人數平均體重(kg)標準差標準差係數

甲地10037.3110.295

乙地10038.2130.340

A.甲地的標準差為11,甲地學生的體重更具有代表性

B.乙地的標準差為13,乙地學生的體重更具有代表性

C.甲地的標準差係數為0.295,甲地學生的體重更具有代表性

D.乙地的標準差係數為0.340,乙地學生的體重更具有代表性

參考答案:C

26.在Word的編輯狀態下,選擇整個表格,執行"表格"菜單中的"刪除行"命令,對其結果表述正確的是()

A.表格中一行被刪除

B.整個表格被刪除

C.表格中一列被刪除

D.表格沒有被刪除

參考答案:B

27.如下圖所示,在Excel中單擊單元格F2,欲求出表中所列6名學生的總成績排名,應輸入的公式是()

A.=RANK(E1,SES1:SES7)

B.=RANK(E1,SES2:SES7)

C.=RANK(F2,SES1:SES7)

D.=RANK(E2,SES2:$ES7)

參考答案:D

28.下列選項中的概念關係,與"教授"和"科學家"一致的是()

A.夾克一襯衫

B.中文書一英文書

C.足球一籃球

D.大學生一運動員

參考答案:D

29.找規律填數字是一項很有趣的遊戲,特別鍛鍊觀察和思考能力,按照"1=4""2=8""3=24"的規律,下列選項中,應填入"4=()"空缺處的是()

A.88

B.96

C.104

D.112

參考答案:B

2.材料分析題

30.材料:

多年來,徐老師一直堅持還課堂於學生,他安排的"課前五分鐘"深受好評。其做法是在每堂課的開始安排一名學生上臺演講,主要程序是:學生講授——大家評論——師生共同給出成績,此項活動讓學生得到了多方面的鍛鍊,除了這項活動,徐老師鼓勵學生開展的自編課本劇活動、班級讀書交流活動、創辦文學刊物都收到了很好效果。

徐老師的教學方式別具一格,他嘗試過用分析討論法講議論文、用欣賞分析法講小說、用朗讀品味法講詩歌、用形象體會法講散文等。他重視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尤其是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不斷變換教學思路,尋找最佳切入口。大家評價說:"徐老師玩轉了課堂!"

徐老師說,當老師要捨得"折騰"自己。為此,他每天梳理自己的課堂,寫教學日誌,多年下來,他積累的教學日誌多達二十多萬字,還被學校當作校本培訓的資料。

問題:請結合材料,從教師觀的角度,評析徐老師的教學行為。(14分)

答案要點

材料中,徐老師的行為體現了新型教師觀的要求,具體表現在:

(1)現代教師角色觀方面,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材料中徐老師通過“課前五分鐘”活動,用不同教學方式開展不同內容的教學及利用各種教學手段開展教學,這些行為都有助於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的學習。

(2)現代教師角色觀方面,教師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材料中徐老師通過鼓勵學生開展自編課本劇、班級讀書交流活動、創辦文學刊物等活動,進一步拓展了課程,建設了課程。

(3)現代教師角色觀方面,教師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材料中徐老師每天梳理自己的課堂,寫教學日誌,這些內容還被當做校本培訓的資料,體現了這一點。

(4)現代教師行為觀方面,教師應尊重、讚賞學生,教學相長。材料中徐老師能夠還課堂於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充分的尊重學生。

(5)現代教師行為觀方面,教師應幫助、引導啟發學生。材料中,徐老師能夠為學生提供平臺,並通過多種手段引導啟發學生的學習,體現了這- -點。

(6)現代教師行為觀方面,教師應注重反思和終身學習。材料中徐老師每天堅持寫教學日誌,不斷的折騰自己的行為,體現了這- -點。總之,徐老師的做法是正確的,值得學習的

31.材料:

我剛擔任初一(2)版班主任時,班上的曉義經常打架、抽菸。曠課,一開學就和科任老師發生衝突。

幾次家訪後,我掌握了曉義的基本情況:他從小就調皮,爸爸經常打他,而且家長對他的學習不抱指望,久而久之,他的毛病越來越多。

我該怎麼辦呢?

我注意到曉義精力充沛,喜歡運動,於是決定讓他擔任體育委員來試一下,這個決定宣佈後,學生一片譁然,當晚就有家長打電話表達不滿,我耐心的地向家長解釋說:"我會對所有孩子負責的,請您給我時間,也給曉義一個機會。"

剛開始,曉義並沒有因為做了體育委員而格外興奮,甚至有時在帶領大家跑操時還有些滿不在乎。一次跑操時,有個同學不小心摔了一跤。曉義馬上過去扶了他一把,我抓住時機表揚了他,看得出來,曉義有所觸動。

初三時,他代表學生參加了區運動會,還獲得了鉛球比賽第二名的好成績,全班都為他歡呼,他不好意思地哭了、這是我第一次在他臉上看到這樣的表情。

初中三年,我和曉義的談話不計其數,我還經常與家長溝通,希望他們多鼓勵曉義。

初中畢業三年後的一天,曉義再次出現在我面前,興高采烈地告訴我:"老師,我已經應徵入伍了!"那一刻,我知道當初的決定是正確的。

問題:

請結合材料,從教師職業道德的角度,評析"我"的教育行為。(14分)

答案要點

材料中“我”的行為是正確的,符合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的要求,表現在:

(1)愛崗敬業。教師應勤懇敬業,樂於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材料中“我”對曉義的認真幫扶,及耐心細緻的和家長的解釋及給曉義平臺,讓其鍛鍊提升,最終曉義在畢業後順利入伍都體現了這一點。

(2)關愛學生。教師應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 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材料中的“我”能夠平等公正的對待曉義,通過談話等方式,能夠時刻的關注他的變化和成長、進步,並及時的鼓勵和引導,做到信任曉義,最終曉義獲得了發展和進步。

(3)教書育人。教師應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 材料中的“我” 在幫扶曉義的過程中能夠遵循孩子成長髮展的規律,首先通過家訪瞭解他的成長環境,然後給予信任,給他鼓勵和支持,能夠發揚他的優點,尊重和鼓勵他,並沒有以分數作為惟一的評價標準。

(4)為人師表。教師應以身作則,語言規範,舉止文明。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材料中的“我” 能夠做到公平公正,尊重家長,注重團結,體現了這一點。

總之,材料中的“我”的做法是正確的。

32.材料:

最近偶然看《紅樓夢》,書中講到有個丫鬟很喜歡陸放翁的兩句詩:"重簾不卷留香久,古硯微凹聚墨多",林黛玉卻對她說:"這種詩千萬不能學,學作這樣的詩,你就不會作詩了。"黛玉又說:"你應當讀王摩詰、杜甫、李白跟陶淵明的詩。每一家讀幾十首,或是一兩百首,得了瞭解以後,你會懂得作詩了。"這一段話講得很有意思。

放翁這兩句詩,對得很工整。其實則是字面上的堆砌,而背後沒有人。若說它完全沒有人,也不盡然,到底該有個人在裡面。這個人,在書房燒了一爐香,簾子不掛起來,在那裡寫字,或作詩。有很好的煙臺,磨了墨,還沒用。則是此詩背後原是有一人,但這人卻教什麼人來當都可,因此人並不見有特殊的意境與特殊的情趣,這就算做俗,高雅的人則不盡然,應有他一番特殊的情趣和意境。

此刻先拿黛玉所舉三人王維、杜甫、李白來說,他們恰巧代表了三種性格,也代表了三派學問。王摩詰是釋,是禪宗。李白是道,是老莊。杜甫是儒,是孔孟。禪宗常講"無我、無住、無著"。後來人論詩,主張要不著一字,盡得風流。但作詩怎能不著一字,又怎能不著一字而盡得風流呢?我們可選摩詰一聯句來作例。這一聯是大家都喜歡的:

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

此一聯拿來和上引放翁一聯相比,兩聯中都有一個境,境中都有一個人。放翁一聯的境中人如何,上面已說過。現在且將摩詰這一聯。在深山裡有一所屋,有人在此屋中坐,晚上下了雨,聽到窗外書上果給雨一打,樸樸地掉下。草裡很多的蟲,都在雨下叫。那人呢?就在屋裡雨中燈下,聽到外面山果落,草蟲鳴,當然還夾著雨聲。這樣一個境,有情有景,拿來和陸聯相比,便知一方是活的動的,另一方卻是死而滯的了。

這一聯中重要字面在"落"字和"鳴"字。在這兩字中透露出天地自然界的生命氣息來。大概是秋天吧,所以山中果子都熟了。給雨一打,禁不起在那裡樸樸地掉下。草蟲在秋天正是得時,都在那裡叫。這聲音和景物都跑進這屋裡人的視聽感覺中。那坐在屋裡的這個人,這是頓然感到此生命,而同時又感到此淒涼。生命表現在山果草蟲身上,淒涼則是在夜靜的雨聲中。我們請問當時作這詩的人,他碰到那種境界,他心上感覺到些什麼呢?我們如此一想,就懂得"不著一字盡得風流"這八個字的涵義了。正因他所感覺的沒講出來,這是一種意境。而妙在他不講,他只把這一外境放在前邊給你看,好讓讀者自己去領略。若使接著在下面再發揮了一段哲學理論,或是人生觀,或是什麼雜感之類,那麼這首詩就減了價值,詩味淡了,詩格也低了。

但我們看到這兩句詩,我們總要問,這在作者心上究竟感覺了些什麼呢?我們也會因為讀了這兩句詩,在自己心上,也感覺出了在這兩句詩中所涵的意義。這是一種設身處地之領悟。亦即所謂欣賞。我們讀上舉放翁那一聯,似乎詩後面更沒有東西,沒有像摩詰那一聯中的情趣與意境。摩詰詩之妙,妙在他在對宇宙人生抱有一番看法,他雖沒有寫出來,但此情此景,卻盡已在紙上。這是作詩的很高境界,也可說摩詰是由學禪而參悟到此境。(摘編自錢穆《中國文學論叢》)

問題:

(1)為何黛玉認為不能學"重簾不卷留香久,古硯微凹聚墨多"這樣的詩?請結合文本,簡要概括。(4分)

(2)文章認為"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體現了王維怎樣的作詩境界?請簡要分析。(10分)

答案要點

(1)為何黛玉認為不能學“重簾不卷留香久,古硯微凹聚墨多”這樣的詩?請結合文本,簡言概括。

因為這兩句詩知識只是字面上的堆砌,並沒有特殊的意境與特殊的情趣。

[解析]文章第二段中,作者認為放翁這兩句詩,對得很工整。其實則只是字面上的堆砌,背後的人是一個可有可無的人物,並不見有特殊的意境與特殊的情趣。這就算做俗,高雅的人則不然,應有他一番特殊的情趣和意境。

(2)文章認為“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體現了王維怎樣的作詩境界?請簡要分析。

王維的詩歌有情有景,鮮活生動。“落” 和“鳴”字透出天地自然的生命氣息,富有聽覺和畫面感。生命力表現在山果草蟲身上,淒涼之感則是表現在夜靜的雨聲中。背後的意境深刻,不用寫明,卻能令人深刻體會,即“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

王維並沒有直白的敘述描寫出對宇宙人生的看法。讀者卻能感受到透過詩句感受到,這是王維作詩的極高境界,也可說摩詰是由學禪而參悟到此境。

[解析]文章倒數兩段中,作者分析王維的詩句,深入淺出,指出王維做詩的情趣和意境。

作文

3

一位老人上了公交車,發現忘帶老年卡,對司機說:我沒帶老年卡,讓我上車行吧?

司機說:抱歉。按規定,您不出示老年卡,就必須投幣。

有位乘客聽到,怒了:你這人咋這麼不通情達理?人家都已經說明了,你還刁難。

司機說:公司規定,我不能違背:你既然這麼好心,要不替老人把車費付了吧?

這位乘客後退,說:憑什麼?

司機自己掏出錢來,替老人投了幣。

綜合上述材料所引發的聯想和感情,寫一篇論說文。

要求:用規範的現代漢語寫作;角度自選,立意自定,標題自擬;不少於1000字。

立意

1.規則、人情、合理合情

2.我不是藥神、防衛過當

3.講人情的前提是遵守規則

《教育知識與能力》

1.選擇題

1.撰寫於我國戰國末期,被認為世界上最早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文獻是()

A.《學記》

B.《論語》

C.《大學》

D.《中庸》

參考答案:A《學記》

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映了下列哪一因素對人的發展的影響?()

A.遺傳

B.環境

C.教育

D.個體活動

參考答案:B環境

3.近年來我國對農村中小學的佈局結構進行了調整。這主要反映了下列哪一因素對教育的影響?()

A.政治制度

B.經濟制度

C.人口變化

D.文化傳統

參考答案:C人口

4.2015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明確規定,我國教育的性質和方向是()

A.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社會生活服務

B.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

C.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服務,為精神文明建設服務

D.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為人的發展服務

參考答案: B教商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

5.我國唐代中央官學設有“六學二館”,其入學條件中明文規定不同級別官員的子孫進入不同的學校。這主要體現了我國封建社會教育制度的哪一特徵?()

A.繼承性

B.等級性

C.歷史性

D.民族性

參考答案:B等級性

6.我國古代教育內容中的“六藝”、歐洲古代教育內容中的“七藝”和工業革命以後出現的物理、化學等課程屬於()

A.學科課程

B.活動課程

C.綜合課程

D.融合課程

參考答案: A學科課程

7.2001年我國頒佈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剛要(試行)》明確規定,我國基礎教育課程實行()

A.國家一級管理

B.國家、地方二級管理

C.國家、地方、學校三級管理

D.國家、地方、學校、教研室四級管理

參考答案: C國家、地方、學校三級管理

8.近代教育史上曾出現過形式教育論和實質教育論的論爭,其根本分歧是()

A.以學習直接經驗為主還是以學習間接經驗為主

B.以理論教學為主還是以實踐教學為主

C.以學科教學為主還是以活動教學為主

D.以傳授知識為主還是以培養能力為主

參考答案: D以傳授知識為主還是以培養能力為主

9.班主任王老師在對學生評價的過程中,詳細記錄了學生學習、品德、體育鍛煉等各方面的日常表現,較客規地反映了學生的進步與成長。王老師的這種評價方式屬於()

A.形成性評價

B.終結性評價

C.診斷性評價

D.標準性評價

參考答案:A形成性評價

10.某中學在“每月一星”的活動中,將表現好、進步快的學生照片貼在“明星牆”以示獎勵,並號召大家向他們學習,這種做法體現出的德育方法是()

A.說服救育

B.情感陶冶

C.實際鍛鍊

D.榜樣示範

參考答案:D榜樣示範

11.“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持之以恆”的做法主要反映了哪一德育過程規律?()

A.德育過程是具有多種開端的對學生知、情、意、行的培養提高過程

B.德育過程是促進學生思想內部矛盾鬥爭的過程

C.德育過程是組織學生活動與交往,統一多方面教育影響的過程

D.德育過程是長期的、反覆的、逐步提高的過程

參考答案:A德育過程是多端的對學生進行知、情、意行的培養過程

12.課堂上,同學們的注意被突然飛進教室的一隻小鳥所吸引。這種注意屬於()

A.無意注意

B.無意後注意

C.有意注意

D.有意後注意

參考答案:A無意注意

13.曉斌認為自己學習成績好全是刻苦努力的結果。根據韋納的歸因理論,曉斌的歸因屬於()

A.穩定的內部歸因

B.穩定的外部歸因

C.可控的內部歸因

D.可控的外部歸因

參考答案: C可控的內部歸因

14.根據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學生解決困難和複雜的任務時,哪種動機水平最有利?()

A.中等偏下水平

B.中等水平

C.中等偏上水平

D.高水平

參考答案: A中等偏下水平

15.林菁擅長記憶物理定律、數學公式和化學方程式,這表明他的哪種記憶好?()

A.形象記憶

B.情緒記憶

C.邏輯記憶

D.動作記憶

參考答案: C邏輯記憶

16.張麗在進行道德判斷時,能夠超越某種規章制度,更多考慮道德的本質,而非具體的原則。根據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論,其道德發展處於哪一階段?()

A.社會契約

B.相對功利

C.遵守法規

D.普遍倫理

參考答案:D普遍倫理

17.韓老師常常說方瓊勤奮努力,孫彤細緻嚴謹,李冰誠實可信。韓老師描述的這些心理特徵屬於()

A.能力

B.性格

C.氣質

D.情緒

參考答案:B性格

18.剛進入高一,趙峰就總想“我考不上大學該怎麼辦”。他明知離高考還遠著呢,這麼早想這個事根本沒必要,但就是控制不住,以至於影響了正常學習,他的主要心理問題是()

A.強迫觀念

B.強迫行為

C.恐懼觀念

D.恐懼行為

參考答案: A強迫觀念

19.謝晶在全校大會上受到表揚,興奮不已;會議結束後,當聽到幾個同學議論“她有什麼了不起,你看她長得那個樣”時,她又很快陷入極度苦惱之中。謝晶的表現典型地反映了中學生情緒的哪種特點?()

A.兩極性

B.不平衡性

C.階段性

D.爆發性

參考答案:A兩極性

20.根據富勒等人的教師發展階段論,衡量教師發展成熟的重要標誌是能夠自覺關注()

A.生存

B.情境

C.未來

D.學生

參考答案:D學生

21.王健在課堂上玩手機,老師沒有直接提出批評,而是表揚了認真聽講的馮軍,王健看了看馮軍,也開始認真聽講了。該老師使用的課堂管理方法是()

A.直接干預

B.替代強化

C.團體警覺

D.處理轉換

參考答案: B替代強化

辨析題

2

22.教材編寫的直接依據是課程計劃。

參考答案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課程計劃是指根據教育目的和不同類型學校的教育任務,由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制定的有關教學和教育工作的指導性文件,是課程設置的整體規劃。課程標準是課程計劃的具體化,是課程計劃中每門學科以綱要的形式編定的、有關學科教學內容的指導性文件。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學、評價和考試命題的直接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

因此,教材編寫的直接依據是課程標準而不是課程計劃,所以本題說法錯誤。

23.遺傳在人的發展中起決定作用。

參考答案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遺傳素質是人的身心發展的必要物質前提,但並不起著決定性作用,只是為個體身心發展提供可能性。

具體地講:

(1)遺傳素質是人的身心發展的生理前提,為人的身心發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遺傳素質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約著人的身心發展的過程及其階段。

(3)遺傳素質的差異性在構成身心發展的個別特點上具有一定的影響。

(4)遺傳素質在個體發展的不同階段作用的大小不同,隨著個體不斷地發展,遺傳的作用日益減弱。

(5)遺傳素質對人發展影響的大小與其本身是否符合常態有關。

同時個體的主觀能動性是人的身心發展的動力,是促進個體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所以說遺傳在人的發展中起決定作用的說法是錯誤的。

24.問題解決不受情緒影響。

參考答案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影響問題解決的主要因素有問題的特徵、思維定勢與功能固著、遷移、原型啟發、動機強度以及情緒等等。情緒對問題解決有一定的影響,往往肯定、積極的情緒狀態有利於問題的解決,而否定、消極的情緒狀態則會阻礙問題的解決。人們對活動的態度、責任感等可以成為發現問題的動機,影響問題解決的效果。動機的強度不同,影響的大小也不一樣。除了上述因素外,個體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徵、認知風格和世界觀等個性心理特性也制約著問題解決的方向和效果。

所以說,情緒影響著問題解決,故題幹這種說法錯誤。

25.心理健康的標準是相對的。

參考答案

這種說法是正確的。

心理健康的標準具有相對性,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健康與疾病不是完全對立的,它們之間沒有明確的界限;另一方面心理健康並不是某種固定、永恆不變的狀態,它會因為社會、生物等方面的影響而發生變化。

所以說,心理健康的標準是相對的。故題乾的說法是正確的。

簡答題

3

26.一堂好課的基本標準有哪些?

參考答案

(1)目的明確:一是目標制定得當,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及學生的實際;二是課堂上的一切教學活動都應該圍繞教學目的來進行。

(2)內容正確:保證教學內容的科學性和思想性。

(3)方法得當:是指教師根據教學任務、內容和學生的特點選擇較佳的方法進行教學,力求使教學取得較好的效果。

(4)結構合理:要有嚴密的計劃性和組織性。是指課的進程次序分明、有條不紊,課的進行緊湊,不同任務變換時過渡自然,課堂秩序良好。

(5)語言藝術:講普通話、清楚、抑揚頓挫等。

(6)氣氛熱烈:是指課堂應該自始至終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教師注意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地動腦、動手、動口,課堂內充滿民主的氣氛,形成生動活潑的教學局面。

(7)板書有序:形式上字跡規範、清楚、位置適宜;內容上重點突出,條理。

(8)態度從容:充滿自信、適當應用肢體語言。

27.簡述學校美育的基本任務。

參考答案

學校美育的基本任務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提高審美能力,培養審美情趣,在掌握有關美的知識的基礎上發展表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具體來講,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提高審美能力

(2)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激發他們對美的熱愛和追求

(3)發展學生表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28.簡述元認知策略的種類。

參考答案

元認知策略包括計劃策略、監控策略和調節策略。

(1)計劃策略包括:設置學習目標、瀏覽閱讀材料、產生待回答的問題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學習任務。

(2)監控策略包括:閱讀時對注意加以跟蹤、對材料進行自我提問、考試時監視自己的速度和時間。

(3)調節策略是指根據對認知活動結果的檢查,如發現問題,則採取相應的補救措施。

29.簡述品德的心理結構。

參考答案

一般來說,品德主要是由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四種心理成分構成的。

(1)道德認識是人們對道德規範及其執行意義的認識,是個體品德的核心部分。

(2)道德情感就是伴隨著道德認識而出現的一種內心體驗。

(3)道德意志是一個人自覺地調節行為,克服困難,以實現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過程,通常表現為一個人的信心、決心和恆心。

(4)道德行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標誌。看一個學生的品德,主要不是看他認識到什麼,而是看他是否言行一致。

材料分析題

4

30.材料:

王曉是我班一名對學習缺乏興趣的學生,當其他同學在課堂上求知若渴地學習時,他卻經常開小差,時而做出古怪的動作,發出干擾的聲音,時而在教材上臨摹插圖,毫不在乎老師的批評。在多次苦口婆心勸說無效後,我決定換個思路。

經過細心觀察,我發現他在班上沒有一個朋友。誰也不愛理他。課間,他四處溜達無所事事,偶爾趁人不備拍打一個同學的背後迅速逃離。透過這一幕,我看到了他自暴自棄的背後對友情的渴望。

為了轉變他在同學心中的不良形象,我創造時機對他表揚。這種積極的評價果然有效。他的書寫從“狂草”變“潦草”,作文從數行到一頁,學習有了較明顯的進步。過了一段時間,我發現他的一篇作文有些新意,就幫他輸入電腦並加以潤色,在班級網頁上展示,結果被同學們熱烈“點贊”;他繪畫有基礎,我請美術老師私下指點,他的畫也上了學校的展板。同學們開始對他另眼相看,他也找回了一些自信。

在此基礎上,我策劃開展“伸出手、不拋棄”的班級活動,先在班幹部中討論了與王曉交友的行動計劃。班幹部動起來了,更多的同學參與進來,關注他、幫助他、跟他交流、找他玩的同學漸漸多起來了,被他欺負而打小報告的同學逐漸少了,他為引發他人關注的惡作劇也逐漸沒有了,他終於融入了這個班集體,成為班上積極的一員,我們班也因此獲得了“包容友善先進班集體”的稱號。

問題:

材料中這位老師貫徹了哪些德育原則(8分)?請結合材料加以分析。(10分)

參考答案

第一問:

材料中的“我”貫徹了疏導原則、依靠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原則、因材施教原則、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的原則,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二問:

(1)疏導原則,要求教師講明道理,疏導思想,因勢利導,循循善誘,以表揚激勵為主,堅持正面教育。材料中,“我”在面對王曉經常開小差、搗亂等破壞課堂秩序的行為,並沒有採取簡單粗暴的方式,而是循循善誘,耐心指導,發現他的優點,對他進行表揚鼓勵,體現了疏導原則。

(2)依靠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原則,要求教師在教育過程中,一分為二地分析學生,依靠、發揚學生自身的優點,調動學生自我教育的積極性,克服缺點和不足。材料中,“我”創造時機對他表揚,對創新性作文進行鼓勵,發揚他繪畫的優勢,幫助他找回自信,正是在依靠王曉的優勢開展德育工作,從而促進學生的轉變。

(3)因材施教原則,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個性差異以及思想品德發展的實際狀況,引導學生,加強德育的針對性和時效性。材料中,“我”對王曉的教育從最開始苦口婆心勸說卻無效果到通過觀察瞭解王曉的內心需求,再到根據王曉的特點用各種方式對王曉進行教育逐漸收到良好的效果,正是因為所有的教育方式都具有針對性,體現了因材施教的原則。

(4)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原則。這要求教師利用集體的教育力量間接地影響個人,同時利用個人力量影響集體的發展。材料中,“我”通過班幹部開展“伸出手、不拋棄”的活動,號召全班同學積極幫助王曉,這正是利用集體的力量影響個別人的體現。在幫助王曉的過程中,每位同學都積極努力,班級凝集力得到提升,最終獲得“包容友善先進班集體”的稱號,這是通過個人影響集體的體現。

總之,材料中的“我”真正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堅決不放棄任何一名同學,在教育過程中採用恰當的方法,促進全班同學的進步。作為新時代的教育教學工作者,在教育學生過程中也應該向材料中的老師學習,靈活、合理的運用各種德育原則。

31.材料:

曉寧平時沒有複習的習慣,還有一週就要期末考試了,他開始著急起來,並暗自發誓要考出好成績。他覺得只要自己努力,反覆背誦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績。所以,只要有時間他就去背——背外語單詞,背課文,背語法,背數學、物理公式和化學方程式等,不會合理安排時間,連課間休息也不放過,從晚上背到深夜,早晨四、五點鐘就起床接著背,以致到了頭昏腦脹的地步。他從沒有哪次考試像這次考試下這麼大的功夫,自以為一定能考出好成績。然而,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各門功課成績都很不理想。他很失望,百思不得其解,到底什麼地方出了問題?

問題:

(1)簡述學生應該如何有效進行復習。(12分)

(2)請指出曉寧複習中存在的主要問題。(6分)

參考答案

(1)學生有效複習的方法如下:

第一,及時複習,經常複習。這是根據艾賓浩斯的遺忘的規律來進行復習。一般來說,當天學過的內容要在當天之內進行復習。

第二,合理分配時間。高效利用早上和晚上的時間,減少抑制干擾。

第三,做到分散與集中複習相結合。複習方式多樣化,可以採取整體複習、部分複習和綜合複習,其中綜合識記效果最佳。在期末複習全學期的功課時,採用分散複習比集中複習效果更好。

第四,反覆閱讀與試圖回憶相結合。

第五,複習方法要多樣化。避免單一的機械識記,可以有效結合意義複習。

第六,運用多種感官參與複習。

第七,複習活動既要避免無限過度,又要堅持適當超額。超額學習程度達到150%時,效果最佳。

(2)曉寧在複習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沒有做到及時複習和經常複習。及時複習是指學完知識之後馬上進行復習。材料中,臨近考試前一週,曉寧才開始著急複習,表明他在平常學習過程中沒有及時複習和經常複習。

第二,未合理安排時間,制定合理的計劃。材料中,曉寧只要有時間就開始背誦,而且各種內容都背誦,表明其對學習時間和學習內容都未合理安排。

第三,複習方法單一,機械背誦。材料中,曉寧認為只要反覆背誦就能取得好成績,而且僅使用這一種方法,說明他複習方法單一,只是機械背誦。

第四,沒有做到將集中複習和分散複習相結合。材料中,曉寧從早上背到深夜,而且只要有時間就去背誦,連課間都不放過。

第五,未排除抑制干擾。材料中,曉寧背誦內容時,是將所有學科的內容都放在一起背誦,容易造成學科之間以及相似內容的干擾,所以導致背誦和複習的效果不佳。

第六,學習動機過高。心理學家耶克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各種活動都存在一個最佳的動機水平。動機不足或過分強烈都會導致工作效率下降。材料中,離考試只有一週,曉寧又發誓要取得優異成績,動機過強,造成頭昏腦脹,複習效果不佳。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