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七十年·雁振兰陵践初心”③:千年古镇 用文化“底色”绘旅游新画卷

编者按: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沂蒙大地风云变幻,沧海桑田。中华儿女多奇志,沂蒙精神永流传。在沂蒙精神的感召激励之下,一代又一代的兰陵人,披荆斩棘,在各个岗位上,为兰陵的振兴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为充分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兰陵县经济社会建设取得的巨大成绩,全面反映兰陵县各乡镇、部门单位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生动实践,展现党员干部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神风貌,进一步激发广大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决心,大众网·海报新闻联合兰陵县委组织部、兰陵县委宣传部、兰陵县融媒体中心、兰陵电视台,开展金秋兰陵媒体基层采访活动,形成“壮丽七十年·雁振兰陵践初心”专题报道。

大众网·海报新闻临沂见习记者 李秀才通讯员 徐侠 孔维克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李白一首《客中行》让兰陵美酒酒香千年不散,也让古镇兰陵称名海内外。但今天的兰陵县兰陵镇,不仅仅有美酒,“荀子劝学之地,萧氏郡望之邦”的千年古镇,立足于历史文化优势,走出了一条文旅融合的特色发展道路。

兰陵县兰陵镇地处两省三市四县区结合部,作为山东省内历史上第一个设县之地,其最大的特点和优势便在于历史文化。

后圣荀子两任兰陵令,并在此著书讲学,死后亦葬于此,兰陵镇内至今仍有保存完好的荀子墓;西汉宣帝时期大臣太子太傅萧望之开基的兰陵萧氏成为中国古代顶级望族之一;北齐战将高长恭封于此地为“兰陵王”,在近年来的影视、游戏中不断出现其形象;更有李白《客中行》称赞兰陵美酒,兰陵笑笑生作《金瓶梅》被誉为“天下第一奇书”等等。

近年来,兰陵镇在规划发展过程中,以“传承文化、突出特色”为基点,以文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为目标,力争把兰陵镇打造成鲁南苏北有名的副中心城镇。2016年9月,兰陵镇顺利获批为山东省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单位,开始进行“兰陵美酒小镇”的创建工作。在提升壮大酒业、突破推动文化旅游业、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建设思路下,兰陵镇朝着观光旅游胜地、休闲养生福地和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目标阔步进发。

“我们兰陵镇的发展就是要传承好兰陵整体文化,做好整体文化的旅游开发。”兰陵镇荀子庙景区顾问、荀子学堂教学部主任王玉玖多年来致力于兰陵历史文化发掘和研究。对于投资3000万元建设的荀子文化园荀子庙景区项目,王玉玖赞不绝口。他说,做好文化传承,才能真正助力旅游开发。如今,在荀子庙,每年清明节、重阳节都会举办“拜荀子、诵《劝学》”活动,吸引了不少游客参加。今年四月份更是成功举办首届荀子文化节,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

兰陵镇境内有52处文物保护单位和12处革命历史遗址,数量冠绝兰陵县各乡镇。兰陵镇在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十分重视文物的保护。在今年9月份萧氏文化园举办首届中华兰陵萧氏文化节前,投资300余万元对以萧望之墓为核心的文化园进行改造提升。改造后的萧氏文化园代表着望族文化与荀子文化、金瓶梅文化、美酒文化等共同成为兰陵镇的文化旅游中心点。

宜游也要宜居,文化也要惠民。兰陵镇在致力于文化旅游开发的,也着眼于服务居民的村级文化设施建设。据兰陵镇宣传委员孙云建介绍,兰陵镇当前建有村级农家书屋30余处,村级文化广场90余处。同时积极组织民间艺术团队到社区、村开展巡演,大大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以美酒为特色,以文化为根基,做好文旅结合的发展新篇章,兰陵镇正在其悠久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色”上绘出发展的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