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力系統中,為什麼送電時必須先合母線側刀閘,後合線路側刀閘

如下圖1:1QS為母線側刀閘,2QS為線路側刀閘,CT為線路電流互感器

電網倒閘操作規程中規定:送電時,必須先合1QS,後合2QS,最後合QF;停電時,先分QF,後分2QS,最後分1QS。

圖1

這樣設定的操作順序理由是什麼呢?如果先合2QS,再合1QS的可能會有什麼不同的結果呢?下面分兩種情況分析:

第一種操作順序:先合2QS後再合1QS。針對此問題,我們先得假設QF是處在誤合閘狀態(即開關本應該處在分閘位置,但由於某種原因開關已處在合閘位置,且未經操作人員發現),這時我們去合1QS,這時其實就是帶負荷合刀閘,刀閘是不具備滅弧能力的,勢必將造成接地短路故障,如下圖2所示,此時的故障點1處故障電流不會經過本線路的CT,本線路的保護將不會啟動,它將引起越級跳閘,造成整段母線停電。

圖2

第二種操作順序:先合1QS,再合2QS。同樣假設QF處於誤合閘狀態,這時我們在合2QS時,一樣是帶負荷合刀閘,同樣造成短路,但區別是現在的故障點將發生在如下圖3故障點2的位置,這時該故障電流將流經本線路CT,CT二次電流會觸發保護裝置啟動,同時向QF發出跳閘命令,切斷故障電流。顯然,此時的停電範圍只有本線路。

圖3

針對停電的操作順序,按上面的思路推導結果是一致的。

結論:這兩種不同的操作順序將可能造成不同的停電範圍,第二種操作順序可能造成的停電範圍是本線路,而第一種操作順序將造成整段母線的停電,因此,操作規程中,對此做了相應的規定必須先合母線側刀閘1QS再合線路2QS。

一點思考:如果沒有出現開關誤合閘的情況,也就是說合刀閘之前開關只要是在分閘位置,其實採用哪種操作順序,都不會有什麼區別的。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如有瑕疵或不足,望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