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区“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大竞赛、大比武重点项目观摩评议会议举行

10月24日下午—10月26日上午,东营区“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大竞赛、大比武重点项目观摩活动及评议会议举行。东营区委书记成秋林,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成彬,区政协主席杨继红等出席活动。

观摩期间,按照“看新不看旧、看大不看小、看特不看平、看高不看低”的原则,集中对8个镇街和部分区直部门牵头承担的重点项目进行观摩,交流经验,寻找差距,督促推进,推动形成强执行、创一流、争上游的浓厚氛围和鲜明导向。通过现场观摩,大家看到了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新亮点,看到了新旧动能转换的新成效,看到了城乡建设、油地融合的新格局,感受到了比学赶超、奋力前行的劲头、激情和活力。

现场观摩结束后,东营区召开“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大竞赛、大比武重点项目观摩评议会议,参加现场观摩人员对各镇街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评议。成秋林出席会议并讲话,王峰主持会议,刘明君对观摩项目进行了点评。

会议指出,项目是投资的载体、发展的支撑。抓住了项目、抓住了投资,就抓住了高质量发展的全链条。一要围绕“投什么”,解决项目方向的问题。各级各部门要聚焦新旧动能转换,以“四新四化”、优势产业、短板产业为重点,谋划一批建链、强链、延链、补链的核心项目,充实完善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库。聚焦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快推进东营高新区、大学科技园、油城科技创新走廊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有机融合的湿地型产业生态。要聚焦建好西城,统筹谋划无内涝城市、湿地城市、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片区开发、生态环保等项目,打造高品质的居住之城、生活之城、工作之城。要聚焦乡村振兴,围绕五个振兴特别是产业振兴,围绕公共服务的短板,谋划实施一批关键项目,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要聚焦油地校融合,紧盯六大融合工程,谋划一批重点项目,以项目推动真融合、深融合。要聚焦民生改善,结合主题教育征求的意见建议,研究确定一批重点民生实事,解决一批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二要围绕“谁来投”,解决项目主体的问题。要加大“双招双引”力度,紧盯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打好产业招商、平台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组合拳,积极盯靠意向项目和签约项目,确保高质量完成年度任务。要鼓励内商投资,支持石化、石油装备企业加大技改力度,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融合改造,建设一批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实现“老树发新芽”。要引导全区企业学习海科集团,加快向关联性强的产业进行转型,谋划实施一批关键的牵引性项目,实现领跑型转型发展。要催生潜在投资,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包容审慎对待新业态、新模式,催生一批新的市场主体,培育源源不断的投资潜力。三要围绕“怎么投”,解决项目落地问题。要健全完善“3+N”快速推进机制、“1+N”快速决策机制,为项目开辟绿色通道,一切以项目最快落地为根本。要深化区领导联系服务重点项目制度,找准并解决制约项目落地和建设的难点堵点,确保项目顺利推进。要解决要素制约问题,探索推行“亩均论英雄”模式,加快低效用地盘整回收,鼓励企业推进多层厂房建设,实现资源高效集约利用。加大项目包装力度,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资金、金融资本支持,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参与项目建设。要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积极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深化银行行长进百企活动,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提供金融支撑。要全面做优营商环境,扎实推进“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好”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社会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拿地即开工”改革,持续深化流程再造,打造“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的营商环境。要严格落实各级减税降费政策,实行惠企政策直通车制度,第一时间兑现“双招双引”政策,以政府诚信提升民间投资信心。

东营区委常委,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政府党组副书记、副区长、党组成员,区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区法院院长,区检察院检察长,各镇(街道)党(工)委书记、镇长(主任),区直有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