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碗冲泡、玻璃杯浸泡、煮茶,不同的喝茶方式,投茶量如何调整?

《1》

暮秋时节,这座城市的秋意更浓了。

早晨起来,拉开窗户和帘幔,飒飒的北风似夹着几分冰爽薄荷感。

一时间,不禁让人冷得鼻尖都有着微微的凉。

感知秋天的脚步,很多时候是由不少零碎的事拼凑起来的。

草木黄了,狗尾巴草坠弯了腰。

拾起一把衰黄的草穗,插在双耳的陶瓶里,淡淡的草木清香,给房间增加了秋的况味。

走在街道上,梧桐叶子像雪花那样,簌簌的落着,隐隐中传递出来不少秋的美感。

若是伸出手,能接到一片黄褐的梧桐落叶。

那这片有缘的叶子,值得夹在最喜欢的一本书里,细细珍藏。

天越来越冷,又到了适合煮茶的季节,煮上一壶老白茶。

弥漫出来的茶香,混着空气里沉浮的桂花香,极为准确的诉说晚秋消息。

走过春夏,来到秋冬,对于爱茶的朋友们来说,桌前最不能少的就是茶。

但是将茶泡着喝,与煮着喝之间,茶水比例有着明显的不同。

这不,前些日子有位茶友煮茶喝,那个小巧的养生壶里,放了足足5克干茶。

后知后觉,才发现煮出来的味道不对。

太浓太重,原来根本就是投茶量上没把握好!

今天,就来分享在不同方式下喝白茶时,投茶数量该如何调整?

《2》

第一类:白瓷盖碗冲泡

论及喝白茶,用盖碗冲泡是最普适的方法。

不论新茶老茶,散茶饼茶,银针、牡丹还是寿眉,都适合用盖碗冲泡。

素净的白瓷盖碗,外层覆着光洁的釉面,质地紧密。既方便清洗,不易残留茶渍,还能让一款茶的风味,得到原汁原味的呈现。

使用盖碗冲泡白茶,在一冲冲注水泡茶间,能将一款茶的浓淡清浅茶味变化喝尽。

对完整了解一款茶的茶香和茶味变化而言,是再好不过的选择。

盖碗冲泡白茶,一般建议使用110ml标准容量大小的器型。

这样容量既不会过小,冲出一道茶汤,刚好足够三四个人分饮。

并且,容易也不会过大,注水泡茶时,显得笨重且重手。

一不留神,倒出茶汤时没能将盖碗拿稳,就容易将盖碗摔坏,甚至于让滚烫的茶水溅出,导致烫伤。

所以,选用器型标准的盖碗,可以省去不少不必要的麻烦。

并且,用器型容量标准白瓷盖碗泡茶,还能够更好的方便换算投茶量。

110ml标准容量盖碗,搭配白茶干茶5克,刚好足够。

投茶结束后,就可以开始注水泡茶。

注水完成后,注水线要达到碗沿位置附近,才是适合。

反之,注水线过高,或者过低,都不适宜。

投茶5克,在数量的把握上,要做到精与准。

毕竟,不同等级的白茶,干茶蓬松程度有着很大的区别。

芽头肥壮俏丽的白毫银针与枝横叶阔的秋寿眉之间,体积相差的远不止一点。

于是,泡银针时,干茶只能占到盖碗空间的一半。

而同样的5克干茶,秋寿眉却能将整个盖碗占据得满满当当,甚至于还要隆出一截。

可见,单凭借手感和视觉去判断,投茶数量太容易出现误差。

最好的做法,是用克秤称茶。

《3》

第二类:将上年份的白茶煮着喝

秋冬季节提起煮白茶,往往得煮上了年份的茶。

而没有经过长时间陈化的新白茶,则不适合煮。

将白茶煮着喝,与冲泡完全相同。

水温不同、时间不同、茶水比例不同等等,所以在投茶量的多少上,煮白茶不能直接沿用盖碗泡茶的投茶量。

煮白茶,具体投茶多少,得分为两种情况考虑。

在直接煮白茶干茶时,壶内注水在300-400ml的情况下,建议搭配干茶2-2.5克,刚好合宜。

煮茶时,茶友们可以根据个人喝茶口味的浓淡偏好,加以适当的调整。

品质到位的老白茶,经过良好陈化后,内部拥有着丰厚的茶味物质。

直接煮干茶时,由于茶叶内部的物质处于100%完好、没有被消耗的状态。

所以开始煮茶时,建议等到茶壶内的水烧沸后,水面不断涌起大水泡时再将干茶放置其中。

这样可以避免煮茶时间过长,导致茶汤滋味变苦、变涩。

水烧沸后,投入干茶,不需多煮,水面再沸时,就可以停止加热。

等到壶内的茶水,停止沸腾。

这段止沸的过程中,茶叶内部的物质仍旧在不断的释放。

等到最终,壶内的茶水平静后,倒出茶汤,待凉饮用,茶汤滋味正好绵柔、清甜、顺滑。

除了煮干茶外,还可以煮老白茶的叶底。

通常,用盖碗泡过六、七冲后的白茶叶底,茶叶内部深层次的茶味物质,依然没能得到充分的释放。

这时,可以将这类叶底,用茶夹拨入茶壶内,进行煮茶。

与煮干茶相比,由于随着前几回的冲泡,叶底内部的茶味物质已经释放了不少。

所以在煮叶底时,可以直接将盖碗内5克泡开的叶底,全部拨入壶内煮茶。

并且,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需要,注入冷水,直接煮茶。

这样在等水烧开的过程中,可以让叶底内部深藏的茶味物质,得到更好的释放。

最后叶底煮出来的茶汤,滋味更绵柔,浓淡合宜。

《4》

第三类:玻璃杯泡茶

现代快节奏的生活里,玻璃杯泡茶方便又快捷,受到不少上班族的欢迎。

毕竟,工作闲暇之余,到茶水间里,泡上一杯茶,特别的放松。

喝上一杯清香鲜润的白茶,对于缓解秋燥,缓解皮肤缺水,喉咙发干等小毛病,大有裨益。

再加上,喝几杯清茶,还能帮助缓解疲惫,提神爽思,改善工作状态。

用玻璃杯泡白茶,适合选择新白茶当中的白牡丹、寿眉一类带芽带叶的茶。

这类以清香鲜爽著称的白茶,能够在玻璃杯中,窈窕的舒展身姿。

喝上一杯,看着杯中的茶,浮浮沉沉,是再好不过的休闲放松方式。

那么,在办公场合下,该如何用玻璃杯泡好一杯白茶呢?

茶水比例搭配得当,就是其中关键的前提。

玻璃杯泡,与盖碗泡茶不同。

由于茶水比例无法实现分离,所以泡茶的时间会延长不少。

为了避免将茶泡得太苦太涩,玻璃杯泡茶的原则之一,在于投茶量以少不宜多。

常见的直筒型玻璃杯,在注水200ml的情况下,投放干茶1-1.5克,正好适合。

玻璃杯泡茶时,通常只需要将底部浅浅覆盖上一层干茶,刚好适合。

办公场合下喝茶,在喝茶条件有限的前提下,为了方便把握投茶量,不妨预先在家中准备好所需的茶量后,用茶样袋分装。

这样在办公室泡茶时,一袋一泡,最是方便。

玻璃杯泡茶,为了让白茶泡出更好的滋味,需要注意两点。

其一是要先投茶,再注水。

若不然,将这顺序颠倒,等注水后再投茶,干燥的茶叶容易浮在水面上,不利于茶味的充足释放。

其二是得用沸水泡茶。

办公室场合下,用玻璃杯泡茶,最好不要选择用饮水机里的热水。

原因在于,市面上绝大多数的饮水机,根本达不到烧沸的温度。

在条件允许的时候,可以用烧水壶烧水。

一等到水烧沸时,提起水壶,将滚烫的沸水注入玻璃杯内,更能激发出充足的茶香与茶味。

《5》

暮秋的天气,总是暗沉的。

偶尔飘落几丝雨,轻柔的雨丝织成一张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世界。

抬头,望见的是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云朵。

低头,瞧见的是落满一地的黄叶。

南方的城市里,虽说终年树木常青。

此时的乔木树梢上,由春夏时的绿树浓荫,变成了绿翳翳的模样。

看起来,总是缺少了几分精气神。

但就在这时,泡上一杯茶,情况就能好多了。

一杯茶的清香里,能发散出草木的清新滋味。

这般有穿透力的香,最是能缓解深秋的沉闷天气。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