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跟團遊總有購物呢?

武漢金鼠


首先需要澄清的一點是,跟團遊並不是都有購物的,在旅行社行業中,跟團遊是一個大範圍的概念,其中包含了幾種性質的跟團遊,作為業內人士,我來為您闡述不同性質的區別,以泰國旅遊來舉例:

1、特價團 1000塊以下,去到當地以後要參加無限的自費項目,安排多個購物店;

2、低價團 3500塊以下團費 去到當地有保底自費項目,安排4-6個左右購物店;

3、正常團 3500-5000塊 無自費 安排2-3個左右購物店;

4、純玩團 5000塊以上 無自費 不進購物店;

5、私人訂製團 費用根據你的要求、人數等具體情況來定價,說白了就是完全為你定製的專屬團,費用也會根據你的要求來核算價格。


看完以後,大家心裡應該有數了,至於為什麼會出現安排購物店呢?不難理解,因為旅行社作為服務性行業,始終還是要以盈利為目的的,遊客在高價和低價面前,相信大多數人依舊會存在僥倖心理,寧願選擇價格較低的團,所以為了平衡雙方的權益,旅行社就會和當地購物店聯繫,由購物店來支付部分團款給旅行社,那旅行社要做的就是把團隊帶到購物店,有客人成交,那購物店支付給旅行社的團款就回本了,這就是行業內說的“賭團”,有賭的成分在。但是也別想著旅行社把人帶到購物店就會強迫遊客購物,這個在目前階段不太可能出現,因為旅遊局隔三差五都在整治,所以即便碰上完全不購物的遊客,旅行社也不敢把你怎麼樣,只能硬著頭皮虧損。



只是個人覺得,旅遊畢竟還是屬於奢侈品,初衷是出國享受的,並不是為了走馬觀花的看一眼拍個照而已,真的有經濟實力了,要麼選擇自由行,要麼選擇旅行社純玩團,出去玩的也開心,即使條件有限選擇帶購物性質的團,也要接受其特殊性,不購物沒關係,擺正其心態,不要佔了旅行社的便宜 還耍自由行的威風,我作為一名旅行社從業者,有時候看的真寒心,好多帖子寫著報了幾百塊的團,回來就各種投訴維權,出團前一再強調的有購物店,要不要選擇純玩團,有多少人說的,沒關係,進店不強迫就行?又有多少視頻斷章取義的拍下導遊惡意中傷不購物的遊客視頻,卻不知事件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網絡時代真心可怕。我希望能為旅遊從業者發聲,為每一位默默付出的同事們發聲,每個崗位都不容易,希望大家能給予更多的尊重和理解!


白渁


這裡是荒野冒險家為您解答…

為什麼跟團遊總有購物呢?

在旅遊中購物,本是沒有對錯的,現在越來越多的遊客反對購物,一方面是被導遊帶去購物的地方,價格往往虛高,另一個方面是因為很多旅行社把旅遊購物變成了一項必有的環節,甚至還有的導遊強制遊客購物,讓遊客產生了非常不好的旅遊體驗。

跟團遊為什麼會有購物,起源是什麼呢?在很早以前,跟團旅遊實際上是沒有購物的,那個時候還沒有電商,所以購買任何商品都是在自己生活的城市裡買,而每個城市又有著自己有特色的商品和食品,在旅遊中,買一些自己城市買不到的生活用品或者紀念品,還是很有意義的。

後來,有些不良商家看到了這個商機,就跟導遊合作,只要導遊能帶旅遊團去他們店裡購物,就能拿到返點,遺憾的是很多商家沒有為客戶的利益著想,總想著怎麼坑遊客,導致了今天大家都很反感旅遊購物。

全國的旅行社能否永久取消購物?

中國消費者協會於2018年發佈的旅遊服務體驗調查報告中,被調查的40條旅遊線路全都存在強迫或誘導遊客購物的情況,手段五花八門,包括誘騙、軟磨硬泡、強制搭售、利用同情心、公開指責等。沒有購物的遊客,有些還被導遊謾罵,給臉色看!

全國的旅行社能夠取消購物,實際上不需要下文規定,遊客就可以讓旅行社取消購物。前提是大家心要齊,只要旅行社有帶遊客購物的環節,大家就誰也不去報團,他們自然就取消了。

買不買東西,應由遊客自由決定。導遊想盡辦法讓人家買東西,以此多賺遊客的錢,這會讓遊客有“被綁架”的不快之感。就算是誘導購物也很不妥。對那些讓遊客“被購物”的旅行社和導遊,應該讓他們嚐嚐“被上榜”,“被處罰”的滋味。跟團旅遊要留給大家自由的時間,遊客要不要去購物,是遊客的自由!

親愛的朋友們,大家這怎樣的見解呢?歡迎評論區留言!

我是足跡踏遍91個國家,跨過4大海洋的荒野冒險家,回到荒野,我的心才能真正活躍起來,喜歡依照大自然創造我們的方式存在於天地之間;我熱愛飛行自駕和自由潛水,分享旅行和冒險中的趣事,歡迎關注我,解答你旅行的問題。

荒野冒險家


跟團遊是否有購物?我的回答是不一定。關鍵在於你參團費用,和行程單的安排,以及帶隊導遊和領隊。

例如費用的原因,上海→西雙版納6日遊,你的團費2500,別人的團費5000+。那你就只能紅眼航班,到了昆明然後8—10小時的汽車到西雙版納,再花一半時間進茶葉店,藥材店,翡翠玉器店……。畢竟機票,酒店,車費,餐費,門票,導遊服務費等,2500肯定不夠。人家也要吃飯也要養家餬口的,只能帶著你們辛辛苦苦逛購物點了。5000+的就昆明轉機或直飛了,植物園,野象谷,傣族園,基諾山寨,望天樹,勐臘河,瀾滄江,熱帶雨林,拼了命的玩。導遊有了導遊服務費,就開開心心的按行程走,也不會壓縮時間去購物,畢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再例如行程安排,我在公司的職務需要經常組織旅遊,我安排行程的時候,只安排遊玩路線,並且告知旅行社一定照我安排的路線時間走,就不會被投訴,否則哼哼!我是算足了時間,並告知公司帶隊的同事,這樣導遊也就很放鬆,因為沒人主動找麻煩。

再例如導遊和領隊的因素,一次在貴州玩,因為要輾轉幾個地方,毅然跟團,沒有購物的那種,整個團裡就10個人。導遊小姑娘年紀小,服務講解倒都不錯,走路蹦蹦跳跳的很討人喜歡。最後一天,從沒買東西的我們,主動要求小導遊帶我們去購物,作為對她的獎勵。買的東西倒都不貴,而且品質也好。

也有次在福建廈門,參加一日遊去看土樓和雲水謠,路上導遊就會推銷片仔癀雪花膏,當然現在價格透明,也貨真價實,買回來自己用也好,送人也好。不過就是半路上吃飯的地方停留太久,那裡有賣各種東西的,尤其是中藥補藥,我知道這是隱形購物,人家就賺個人頭費。出門玩,就圖個開心,我才不揭穿呢,擋人財路的事我不幹。

旅遊跟團,看清楚行程單,看明白行程單,團費合理,不是團費便宜;放鬆心情,不要去懷疑,不要找茬,你會玩得很開心!


玉幡杆


王海打假寺廟道觀亂象


shuzi12


如果不想參加帶有購物性質的旅行團,可以選擇純玩團。

那為什麼會有購物團的存在呢?首先購物團的特質都是低價,而純玩團普遍價格要高。先從最基本層面分析,所有旅行社都是要賺錢的,要養活很多員工,所有線路都是有成本的,那麼旅行社的低價團拿什麼來盈利呢?用那比飛機票都便宜的團費?所以自然要從別地方來找補。而純玩團意味著只會收你一次團費,沒有其他收錢的地方,所以自然第一次就收錢就要有盈利。

那麼為什麼還有人一次又一次的跟了購物團呢?無非就是幾點,1、沒有看清旅遊條款。2、貪圖價格便宜。假如同樣的路線,一個報價500,一個報價220,那麼一部分應該都會選擇便宜的。儘管知道這裡可能還有其他的消費,但就是想賭一把。


藏區旅行攻略



為什麼低價跟團遊造成出境旅遊購物體驗持續惡化?我們來分析下這個問題的核心點 :低價 跟團 出境遊購物 惡化

其實簡單來分析就能得出一個道理 人們再拼犯錯成本或者叫懲罰成本:一個字:賭

旅遊仰仗著人口紅利以及國內經濟形勢持續穩定的基礎,國人的消費能力愈加“可怕“,那麼為什麼不選擇國內,而選擇出境主要原因有三點1.政策原因,修門售票已經成為國內最痛心的一點,帶動旅遊業發展就靠這個我曾經去了多次幾十元門票連基礎設施都沒有的難道我們的門票不是用來控制景區人數的工具而是為了盈利的工具,上天賜予的,國家是人民的,景點是亂收費的這個具體吐槽要幾萬字,被國內景點欺詐過幾次不爽後,硬生生得被逼出境,因為那裡大部分景點不收費或者收費合理,而且出行的成本比國內還低

2.劣根性,說了這麼一個可怕的名字,其實我也是國人,但是我不得不為每一個在別人旅遊途中敲詐,欺騙,製造各種騙錢機會的悲哀,諸如青島大蝦,xx螃蟹等其實是對國內旅遊的最大悲哀,我們的一些從業者,本著你就來一次,為何放過你的思路,進行可怕的,無休止無道德的野蠻的帝國主義掠奪,這甚至不是一個偶發事件,甚至成為了行業潛規則

3.嚐鮮,中國有90%甚至更多得人沒出過國,他們想感受國外人文,景緻,美食,氣候,環境,服務等,浪潮會越來越兇猛

那麼我們就談談題主的話題低價,跟團,本質上購買產品服務的人內心中已經知道了一個具體的體驗,他們事先知道了懲罰成本,就是需要強制購物,因為他們低價嘗試了出國這個概念在這個人口紅利年代,解決有無的時候,有和無去沒去過、出沒出過佔據了核心體驗,所以他們會選擇低價跟團

因為本質滿足了他們兩個核心需求,低價 跟團,這個時候在他們角度講需求成本要大於懲罰成本

至於這個懲罰成本有多大,我們怎麼平衡這個低價*懲罰VS高價*體驗

那麼接下來我再談論下體驗惡化的事題主問的是購物,但是其實還有很多,比如說美食,住宿等等由於低價跟團的影響,我們失去的是什麼,是整個社會對於旅遊所有旅遊從業者的不信任,造成的影響是什麼?這些出售機會成本的低價旅行社,拿到了出境首殺後,它吃人口紅利,在這個階段有很大的機會,但是影響的是整個出境遊的發展試問,我們是否希望以後無論出國和國內旅遊都是一個上車睡覺下車撒尿&拍照的渣行程,關門放導購的牢籠講座深受觸動的是我們這個年紀,平常家的孩子父母之前出國的機會少之又少,旅遊的機會都不甚多的情況下,我為什麼要讓父母去旅遊,為什麼報高價團原因:報團是因為他們沒辦法自己處理行程,高價團我不希望父母在這個年齡還需要被導遊指著鼻子說,老東西真摳大部分人的父母都是辛苦了半輩子,已經養成了節儉的本色,我能做的只是在行程中讓他們享受中提高規格,我也一定相信,我如果給父母報低價團,他們一樣是被罵不花錢那種我害怕父母由於這個原因對於旅遊產生一種害怕或者自卑心理我敢肯定大部分跟團的是年紀大的長輩,我想問問那些導遊,如果你的父母旅途中遇到你,會不會心寒

另一種痛點則是什麼值得買作為旅遊從業者,看過太多中國大媽 中國大姐免稅店瘋狂購物的,原因有很多,國內稅收確實高,產品少,各種不安全但拋開這些,盲目的購買行為是否是需要的,我有多次購物,都是為了購物而購的感受,真正值得購買和有特色的商品我並不知道或者在途中並沒有遇到

解決的辦法不是沒有,但是很難社會浮躁的追求利益最大化,我們儘量壓縮的是人員成本,削弱體驗也許第一次 我父母去過低價跟團,香港,也購買過商品,手錶,彩金,項鍊,那是我記憶深刻的一次,平生第一次跟母親急,我媽居然哭了。因為事先我跟她說過,這些東西不要買,可以去玩,可以去吃,可以去做活動,哪怕是自費的,但是不要購物

後來我真的很痛苦,最後我想明白了,錯了的不是父母,而是我在那種情況下,大家都買了,要是我我也多少會購買一些她沒給自己買,給我和我媳婦帶的,那是一種感情而我沒做好的是,忘了這些,應該組織她去這個低價團,這個行程這是我最後悔一段經歷,在他們的生活烙印裡已經刻下了某些事,有些人卻拿他賺錢,兄弟們,你說你做得出來麼?

其實後來很久我問他,去香港玩的怎麼樣她得回答還是意味深長,挺好的我能感覺到,大巴,購物店,旅館的三點一線行程是多麼枯燥,但是這就是機會成本,在有無面前,體驗暫時被潛意識的略掉了後來當我再沒有讓他們去過低價團,住五星酒店,必須雙飛直達後,他們才發現旅遊的樂趣,沒有強制購物的感覺是那麼放鬆,那麼美妙,五星酒店是那麼周到那麼好

人都有父母,旅遊是一場旅程更是一次感恩,一次與父母情感交流報恩的過程,他們終將老去,我們保證他們去過,開心過,放鬆過,享受過今天我的父母可能經歷過這些,但是有更多的人可能還要去試錯

我只是希望僅以此文,讓那些依舊騙老人購物的從業者,是時候停手了我相信現在如果你帶我父母去個合適的店他們會購買的,他們的購買力也肯定要比我強,請帶他們去正規的地方,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還有就是,向我一樣希望父母多出去得孩子,父母不在年輕,機會不會太多,多考慮感受,我一直相信高價格肯定存在高價值,雖然可能存在一定性價比

有可能還是帶著父母一起去,做做功課,選擇自由行,那樣才是一次真正的感恩之旅,一次感情的傳承

2017圓你西藏夢!你不需要開車,也不需要親自做攻略,跟來我們專業團隊拼車/包車/跟車走西藏,歡迎添加諮詢。

-END-

運營人員:阿健

【leyoupin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