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来临,医院如何摆脱“微利”?

2019年,各家企业进入微利经营时代,对于他们来说,一只脚已经抬出了悬崖,而另一只脚,也在悬崖边上。

除了头部的那几家企业,嗯是的,你没想错,就那几家。

他们能够凭借着自身强大的造血能力,跻身于互联网医疗,砸钱的事,毕竟别人家有钱。

扯远了,别人家的事情你也管不着,顾好自己才是实在事,医院作为特殊的经营机构,公立医院背后有国家这座靠山,民营医院运气好的话有集团可以傍一傍,那这个运气可不是谁都有,这种情况下,医院如何脱颖而出?

靠优质服务。

态度先行

罗杰斯曾经说过,“诚挚坦然的态度要比处处防范他人的态度有益得多。”

医患关系紧张,导致医务工作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总是放不开,生怕自己的一字一句惹恼了患者,说句不好听的,紧张关系一升级,就成了医患纠纷。

患者也是人,你小心谨慎的样子他都看在了眼里,不诚挚坦然,给患者留下的印象自然不好,往大的看,就是你这家医院不行。

所以,不妨让态度先行,收起你小心谨慎的样子,不管怎样,患者来到医院是为了治病,不是为了索取,你不想惹麻烦事,他自然也不想惹。来了医院,就是医生与患者价值互换的一个状况,立场是平等的。

意识紧跟

股神巴菲特,因为具有投资意识,所以拥有财富。

马克思,因为他的意识,创建了共产主义,最终被现在的中国推崇。

这些未来可以说使他们创造的,而他们的思维,创造了未来。

这正是应对了雨果的那一句话,“未来将属于两种人:思想的人和劳动的人。实际上,这两种人是一种人,思考也是劳动。”

现在市面上出现的大多数医院服务培训课程,都在课上提到了“医院服务意识”,直接证明了这六个字的重要性。

你必须要懂,服务是什么,里面的含义是什么,参透了其中的道理,才能在工作中,更好的以自己的形式,表达出来。

沟通执行

因为医患沟通导致的医患纠纷事件频频发生,在沟通这件事情上,人与人交流咋就这么难?

角色不同,说话的方式与调调,自然不同。

可能在日常生活中,你与他人交谈传达的意思是正常的,但白大褂一披上,诊室一坐上,一举一措都代表着医院的权威。这个时候你要是说错话,可能就会给患者传达错误的观点,甚至是激怒了患者。

在说话之前,尽量三思而后行,医生可以慢,说话吐字清晰,决不能随口一说,“啊你这病没啥事,吃点药就得”,这种情况大多数人都能见到,这正是患者对医院留下不好印象的问题所在。

固然,医院的优质服务仅靠医院死抓,效果不一定能好,关键在于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