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我的故乡,我爱上高

故乡

独上江楼思渺然,

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在?

风景依稀似去年。

赵瑕

<>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我越来越爱赖在家里不走了,从小到大每到开学返校总是心情特别的低落,原以为上了大学真正独立之后这个情况会缓解,没想到越发严重了,今年国庆长假趁着在家的时间,早上出门,用脚步丈量我的上高。

上高烈士陵园

Oct.1

上高战役(上高战役、锦江作战、鄱阳扫荡战、宜春会战)是抗日战争中中方取得全面胜利的一场战役,被军委会参谋总长何应钦称为"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

1941年3月,驻南昌的34师团大贺茂因友邻第33师团预定要调到华北,要求33师团走前配合自己扫荡周围的中国军主力,却因两个师团严重不配合导致34师团扎进4个中国军的合围圈,是为"上高战役"。中国军队统计击毙日军大佐联队长滨田以下日军15000余人,日军自报伤亡千余人。

上高会战在政治和军事上,给日本侵略者造成了极为沉重的打击,大大加速了其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大大减轻了东南亚各国人民的深重苦难,延缓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同盟的正义战争中,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因而具有深远的国际意义。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高人,作为从小接受爱国教育的人,如果不是因为电影《我的上高》的上映,我甚至不会主动去了解这段家乡的历史,那我也就不会知道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上高人民的英勇奋战,全员出动保障后勤,我就不会知道我的家乡有如此辉煌的历史,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种种原因的影响下,这段历史却渐渐被湮灭,直到烈士陵园被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才逐渐让他绽放光芒。历史应该永远被铭记,历史应该时刻被当做提醒我们的警钟,因为有你们让我们得到幸福,感恩,祈愿你越来越好。



锦阳广场

Oct.2

依山傍水,面向新政府大楼的锦阳广场显得气势磅礴,早晨在广场各个角落散布着打太极,拉二胡,聊天散步,晨跑,跳舞以及环卫工人们,朝气蓬勃的上高人向我们诠释了那句话,上高最大的优势就是上高人!



镜山口

Oct.3

地名由来—— 镜山距县城东一公里处,“其山有三,端圆如镜。”镜山有上镜山、中镜山、下镜山三座山峰,其山顶皆如圆镜一般,故取名镜山。它西枕敖岭,南临锦水。中镜山、下镜山与上镜山对峙形成的峡谷——镜山口,320国道贯穿而过,山上松杉蔽日,林深草长,地形极为险要。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上高县历史沿革节选

春秋战国时,上高镜域先后属吴、越、楚三国。

秦朝,上高属九江郡。

汉代,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置建城县(含今高安、上高、宜丰、万载及樟树市一部分)时为建城县地,属豫章郡。

东汉中平间(184—189年),在萍居建城的汝南上蔡(今河南省)人聚居地析置上蔡县,这是本县立县之始。

西晋大康元年(280年),因上蔡人怀念故土,改上蔡县为望蔡县,属豫章郡。

唐朝,武德五年(622年)复立望蔡县,属靖州;七年(624年)属米州;同年改筠州;八年(625年)望蔡县并入高安县,属洪州。中和元年到五年(881—884年),镇南节度使钟传以望蔡地居高安之上游,加上地形也比较高,初置上高镇。

五代十国时,南唐升元中(937-942年)废上高镇,改设上高场。南唐保大十年(952年)升场为县,始名上高县,属筠州。

民国三年(1914年)江西省分为四道,上高县属庐陵道;十五年(1926年)废道,上高直属于省;二十一年(1932年)省下设行政区,上高隶属第八行政区;二十四年(1935年),上高属第二行政区。

1949年7月14日上高县解放,属袁州区;1952年9月属南昌专区;1958年12月属宜春专区;1968年2月属宜春地区;2000年8月宜春撤区设市,上高属宜春市至今。

这是我的家乡上高,不知道你是否愿意与我携手在她的街头感受她的魅力?

晨姑娘,一个97年爱美的天秤座小姑娘,爱生活爱文字爱书写,创建了个人公众号,即将在医学路上奋斗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