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咖,分享下你們當地的特色美食吧?

呦呦美食


在南通,我們這裡的糕點也不可錯過。嵌桃麻糕與西亭脆餅,是兩大聞名特色產品。乾隆皇帝題寫“只此一家”的自蒲茶幹清香細軟,咀嚼勁韌,久吃不膩。還有頗具特色的金錢蘿蔔餅、芙蓉霍香餃、四宜糕點等,味道都不錯。

久負盛名的地方小吃也不少,有寺街臭豆腐、馬伊利推薦的栟茶蝦籽饒餅、如皋蟹黃湯包、海安麻蝦醬、海門香芋等都是外地遊客必嘗的。





米浩廚事


甘肅隴南成縣的特色小吃,其中肯定有你沒有吃過的。

我的家鄉成縣位於甘肅東南部,和陝西接壤,這裡一年四季分明,風調雨順,山有北國之雄奇;水兼南國之靈秀。這裡的小吃花樣繁多,琳琅滿目,今天筆者就整理出最具特色的三樣來,這三樣在別的地方筆者還很少見過。



馬佔祥牛肉餛飩:聽名字就知道是馬佔祥首創的,那還是改革開放初期,頭腦靈活的回民馬佔祥開起了牛肉餛飩的小飯館,用牛骨制湯,精牛肉切成指甲大小的小塊,慢火文炒,將牛肉水分瀝乾,炒成牛肉臊子裝盆待用,將熬好的湯料倒入鍋中,再把整盆的牛肉臊子和湯混在一起,加入花椒,大料,味精等煮沸,這一鍋迷人的牛肉臊子湯就算是做好了,就等開門迎客,混沌皮是手工擀制而成,吃起來爽滑勁道,餛飩餡是韭菜輔以牛肉,鮮香味厚,餛飩出鍋後,澆上牛肉臊子湯,再配上黃豆芽,綠蒜苗,看看都讓人流口水。憑著絕佳的口感和優秀的品質,馬佔祥餛飩在成縣名聲大起,時至今日,大大小小也開了好幾家分店,來成縣的朋友一定要嚐嚐哦。



大肉米飯:大肉米飯在成縣叫做臘汁肉米飯,將滷好的五花肉切成細條,再放入滷湯中回回鍋,讓肉再次吸吮夠滷湯的香味,然後一勺扣在白花花的大米飯上,淋少許湯汁,再就著一碗大碗茶,稀里呼嚕下肚,絕對是美味中的美味,上品中的上品。如果嫌肉太肥,可以自己點肘子、頭肉、肥腸、肚子等,讓店家切片,還是回鍋一煮,吃起來就會更上一層,這種直接了當的吃法可能也就是成縣獨有的吧。


酒柿子:將尚未成熟的青柿子用高粱做成的酒醅一起密裝缸,存放個把月待酒醅和柿子充分融合發酵,即可啟缸食用,做好的酒柿子皮肉呈桔黃色或深棕色,軟硬適中,酒味濃郁醇正,後味甘甜,讓人愛不釋手。

以上就是我們家鄉的特色美食,不知道大家都吃過沒有。

我是吃貨不停嘴,歡迎加關注,我們一起探尋更多的美食。


吃貨不停嘴


上海是海納百川的城市,不但中國幾乎所有的菜系都匯聚上海,世界各地的異域風味也都能在上海覓到蹤跡,融會中西精華而又別具韻味的本幫菜更是不可不嘗。上海還有眾多小吃,蒸、煮、炸、烙,品種很多,比如:

1.生煎饅頭可以說是土生土長的上海點心,據說已有上百年的歷史。生煎用的是半發酵的麵粉報上鮮肉和肉皮凍,一排排地放在平底鍋裡油煎,在煎制過程中還要淋幾次涼水,最後撒上蔥花和芝麻就好了。

地點:飛龍生煎 四川北路1345號

大壺春 河南中路612號

豐裕生煎 上海各區均有連鎖店

小楊生煎 吳江路美食街

2.南翔小籠包

南翔小籠馳名中外,已有百年曆史。初名“南翔大肉饅頭”,後稱“南翔大饅頭”,再稱“古猗園小籠”,現叫“南翔小籠”。大肉饅頭採取“重餡薄皮,以大改小”的方法,選用精白麵粉擀成薄皮;又以精肉為餡,不用味精,用雞湯煮肉皮取凍拌入,以取其鮮,灑入少量研細的芝麻,以取其香。

推薦理由:皮薄、汁鮮、肉嫩、餡豐

地點:南翔饅頭店豫園路85號

3.三鮮小餛飩

好像上海人對餛飩的大小分的特別清楚。上海的三鮮餛飩也有別於無錫的三鮮餛飩。餛飩餡並不是鮮肉、開洋、榨菜製成的餡心,而是純肉的。所謂三鮮名堂皆在湯裡,蛋絲、蝦皮、紫菜此三鮮調出薄皮包裹著的鮮肉,口感鹹香爽滑。

推薦理由::湯燙、皮薄如紗,三鮮份量到位

地點:大富貴中華路1409號

4.油豆腐線粉湯

乾點配溼點,這是平常上海人習慣的飲食方法。而溼點中油豆腐線粉湯則是保留節目。雖然它看上去有點清湯寡水,但配生煎等油膩的點心,則是絕配。

推薦理由:湯水夠清,味道夠鮮。油豆腐、粉絲和百葉包,再加個雙檔,保證你鮮地胃裡

地點:喬家柵 西藏南路289號

5.開洋蔥油拌麵

記得蔥油拌麵是我小時候的最愛,父親常用蔥油拌麵打發家裡的午飯。聞到油鍋煸炒香蔥的味道我就饞地不行。但越是簡單的東西,它就越難達到完美,蔥油拌麵亦如此。

推薦理由:面韌勁十足,開洋鮮美,蔥油噴香

地點:綠楊村:江寧路77號

6.條頭糕薄荷糕

南南北北,糕點是中中國人拿手的點心。論起上海的糕點,但被上海人廣為喜愛的,要數條頭糕和薄荷糕,還有雙釀團之類的。

推薦理由:薄荷糕,甜、涼爽口,夏季吃頗為下火

地點:綠楊村:江寧路77號

滄浪亭淮海中路689號

沈大成南京東路636號

7.海棠糕

海棠糕可是點心中的老一輩了,年輕人恐怕有很多都沒吃過。它的外層是粉皮,裡面是豆沙餡。

推薦理由:外形呈咖啡色,吃表面撒著飴糖,吃口分外香甜。

地址:松月樓素菜館 百翎路23號

8.蟹殼黃

發酵面加油酥製成皮加餡的酥餅。餅色與形狀酷似煮熟的蟹殼。成品呈褐黃色,吃起來酥、松、香。

推薦理由:酥、香,滿地找芝麻

地址:小紹興 雲南南路118號






滬漂的小妞


廣東的特色美食很多,江湖流傳“食在廣東”並不是浪得虛名的。

粵菜在全世界都可以吃到,廣東菜最大的特點是清淡。

廣東人吃飯喜歡先上湯,湯對於廣東人來說十分重要。餐前喝湯,先潤喉,再用餐。

廣東的湯形式多樣:

1.可以“滾湯”,比如:滾個青菜湯,滾個蛋花湯,滾個紫菜湯等等。“滾湯”是湯最簡單的一種做法,以燒開的水中投入少許青菜或者其他食材,稍微煮一兩分鐘,調味即可。

2.可以“煲湯”,比如:煲蓮藕湯,煲菜乾湯,煲淮山湯等等。“煲湯”在廣東湯裡面是最複雜的,煲湯講究食材的合理搭配,有許多湯裡都添加了一些藥材,講究食療養生。煲湯多以猛火燒開後慢火熬煮,耗時較長,有時候還需把配料在不同的時間段投入。所以,煲湯是最複雜的。

3.可以“燉湯”,比如:花旗參燉雞,無花果燉豬肺,五指毛桃燉乳鴿等等。燉湯多配藥材,食材與藥材合理搭配不僅湯好喝,而且有益健康。燉湯一般都是以燉盅隔水慢火慢燉,現在飯店廚房有蒸鍋,一般都是以蒸的形式代替燉,其效果和滋味與燉是相同的。

廣東的美食實在太多,無法一一述說,關注我,以後為您慢慢說。


愛做菜的茶農


在四川尤其是成都,有特別多的美食可以供您參考,除了網紅美食店的特色菜以外,還有很多“蒼蠅館子”也是值得大家去打卡的,味道絕對不輸大飯店,今天兔兔就給大家分享一些我們成都當地的特色美食,希望能給您一些建議。

一、老成都擔擔麵

擔擔麵本來就是成都的特色小吃,但是這家老成都擔擔麵是我吃過最好吃的一家,麵條非常的勁道,澆上碎碎的肉臊子,辣椒油很香辣,麵條吃進嘴裡那種滾燙的感覺簡直不擺了。

地址:解放西街

二、毛記冒菜

這家店真的是“蒼蠅館子”,店面非常的小,一般都是拼桌,對於吃貨來說,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味道好久對了,每天都很很多開豪車的停在門口,人氣真的很火爆。

地址:紅花南路

三、華興煎蛋面

這是我每週都會去打卡的地方,離上班的地方不遠,經常會去吃他家的。煎蛋面和醪糟粉子都是必點的,吃米飯會點素菜拼盤。店裡的菜品基本走的是家常菜的路線,來成都的話一定要去試試噢。

地址:錦江區梓潼橋街45號附6正成財富ID大廈1樓

四、甘記肥腸粉

來成都不吃一道肥腸粉,簡直就是白來了。這家肥腸粉絕對是老成都人的記憶了,火辣辣的肥腸粉,加上一個冒節子,再加上一個鍋盔,這就是成都人的生活,簡單又幸福。

五、冒椒火辣

冒椒火辣的小吃真的很好吃,像小土豆和兔頭每次去吃都會點,有朋友過來,也會帶著他們去打卡,唯一不足的就是真的很辣,如果不能吃辣椒的朋友一定要慎重。

地址:錦江區東昇街1號附3

總結一下:

其實去一個城市旅遊,主要是吃到當地的特色美食,感受一些當地人的民族風情。以上推薦僅代表個人體驗觀點,歡迎大家一起來推薦家鄉的特色美食。如果來成都旅遊的朋友,歡迎關注我瞭解更多成都美食!


兔兔美食坊


作為貴州人,為你推薦2個:

1.魚腥草,也叫折耳根,涼拌折耳根是家庭飯桌的常客,其實在雲貴川渝都很常見,之所以分享給你是因為覺得它比較有代表性,它被很網友評價為史上最難吃的蔬菜之一,很多人聞到它的氣味就受不了,而有的人恰恰相反,一天不吃就渾身不得勁。

我相信99%雲貴川渝的人都喜歡它。

2。酸湯魚,不是酸菜魚,是酸湯魚,它是用貴州凱里的紅酸湯做的,在貴州各個地方都能吃到。和螺絲粉有很多相同之處,比如那種奇特的臭味,但是有的人就是喜歡。


你就像個蛋


崔岱遠先生的《京味兒》裡這樣寫道:“人的一種品性總是與一類吃食息息相關的,而“吃”往往又能體現一個民族的性格乃至文化。所以,要想了解一個地方的人,最簡捷的辦法是瞧瞧他們吃點兒什麼。“

一座王城,一日三餐。百態人生,五味雜陳。若聊起咱京城的美食恐怕是說上三天三夜也說不完,上至”滿漢全席“為代表的宮廷官府菜和宮廷小吃,下至”蘇造肉“改良後的民間百姓人家的滷煮火燒、”豆汁兒、焦圈配鹹菜絲兒“、炸醬麵……,還有遺失在時光記憶中的八大春、八大樓,北京好吃的館子太多了……短時間內您完全數不過來,更吃不過來。

切題吧!問及“一定要嘗”,必是不容錯過,或最具代表性的本地吃食兒和館子。作為一枚資深吃貨土著及苦逼的餐飲創業者,推薦您試試以下吃食兒和餐廳,注:絕非廣告,不喜勿噴!若有遺漏或貽笑大方、班門弄斧之處,也請各位看官和大神,批評指正,咱們的共同目的是為來咱大北京的世界各地友人們在吃貨的道路上指明一條康莊大道!

第一篇 從“滿漢全席”中拾遺的官府菜和北京小吃

紫禁城內,宮廷御宴,基本囊括了全國各地出類拔萃的珍饈美味,尤其以清人李鬥所著《揚州書舫錄》記錄的一份滿漢全席食單最為出名。滿漢全席也成為宮廷御宴的代表作,而後所推薦的北京值得吃的美食無不與此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滿漢全席裡的菜餚涵蓋了後續推薦幾十家餐廳的招牌菜,值得一試。

在歷史的車轍下,文化斷層必然也會波及飲食文化,早年的宮廷菜技巧也在逐漸消融,但皇城根兒生活的官吏世家的後裔們仍對此有所傳承,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在北京的中高端餐飲業態中,宮廷菜官府菜一直佔據著重要的位置,無論是厲家菜、譚家菜、程府宴,還是走中檔親民路線的那家小館,都拾遺了部分宮廷菜中的烹飪技藝精髓。

1.厲家菜老店 人均300-2000左右

地址:西城區 德勝門內大街羊房衚衕11號

電話: 010-66180107 6613750

厲善麟老爺子在80年代就讓厲家菜在外交使館圈揚名立萬,開業至今30年,招待過無數中外貴賓,包括前美國國務卿貝克、加拿大總理克拉克、拳王阿里、電腦神童比爾.蓋茨等都曾是厲家菜的座上賓。港臺客人也不少,成龍、汪明荃等。。

推薦您去厲家菜的老店,雖然老店面積不大,但開創了北京宮廷私房菜的先河,衚衕四合院的風采依舊。用餐的規矩是需提前3-4天定位,老店接待能力有限,一定要提前定,仍舊不許點菜,按照套餐來。雖然老爺子已經故去了,但厲家菜的品質傳承的比較好,口味和水準仍保持的不錯,對於一家經營30年的餐廳來說實屬難得。特別推薦給各位一定先試最低檔的套餐,留個念想,吃的好了下次您再來。個人比較喜歡菜品是山楂果、抓蝦、小炒茄子、虎皮肘子,偶對還有絕對經典的打滷麵。

2.譚家菜北京飯店 人均1500左右

地址:北京飯店C座7樓(近王府井大街)

電話:010-85009688 65137766-1389

有”食界無口不誇譚”的說法,上世紀譚家菜傳承下來至今,贏得了無數社會名士的肯定,50年代公私合營後譚家菜搬入了北京飯店,可見其品質和影響力。

至今,譚家菜仍算的上是官府菜中的一塊金字招牌,“食不厭精”算是他家的特點之一,仍在堅持傳統技法,對食材的選擇和對食物味道的把控上均屬上乘。除了燕翅鮑外,點心小吃更接地氣。實屬高大上的高檔商務宴請之地。個人推薦菜品:肉末酥盒、銀絲素燴、油悶大蝦。

3.那家小館(永安裡店) 分店 人均100-150左右

地址:朝陽區建國門外永安裡10號 地鐵1號線永安裡站直達 65673663

那家小館(酒仙橋店) 分店

地址:朝陽區酒仙橋北路2號 59789333

如果前面兩家推薦的過於高大山,這家“那家小館”則更接地氣。香山老店位置較為偏遠,推薦您在市中心的永安裡店和前幾年新開的酒仙橋店。永安裡店門頭乍看並不顯眼,但進去以後才知別有洞天,亭臺樓閣,好不精緻,還有隻話癆的鷯哥,不過這家店太過著名,飯點經常等位;酒仙橋店環境則更加高大山,頗有王府大宅的氣場,離首都機場不算遠了,可以考慮離開北京前的告別晚宴。

主打宮廷私房菜為主,個人推薦皇罈子(有不同檔次的,可先試普通的,若覺得好,再試試最貴的)、稻香牛肋(這個大讚)、秘製酥皮蝦(招牌必點)、桃仁剔炒雞(滿漢全席御菜一品),還有小吃很精緻,另外,冬天等位的時候的紅棗茶很贊,還有牛腩面和小餛飩,也是好吃食。

===========================宮廷菜篇完結=========================

第2篇 北京小吃

談起北京小吃,咱先品段打油詩

《都門竹枝詞》

日斜戲散歸何處,宴樂居同六和局。

三大錢兒買甜花 ,切糕鬼腿鬧喳喳,

清晨一碗甜漿粥,才吃茶湯又麵茶;

涼果糕炸糖耳朵,吊爐燒餅艾窩窩,

叉子火燒剛賣得,又聽硬麵叫餑餑;

燒麥餛飩列滿盤,新添掛粉好湯圓,

爆肚油肝香灌腸,木須黃菜片兒湯。

自明清以來的北京小吃就有數百種,傳承至今,博取眾家之長,分為宮廷點心、漢民、回民三類小吃。常見的宮廷北京小吃拼盤的四件套多為艾窩窩、豌豆黃、驢打滾和芸豆卷,應該算的上是宮廷點心裡最具代表性的;

(圖片轉自大眾點評網-孫晨潔)

回民小吃裡以奶油炸糕、焦圈、蜜三刀、薑汁排叉、炸卷果、豆汁、麵茶、茶湯、豆麵丸子湯、杏仁豆腐、白水羊頭肉、白湯雜碎、爆肚等最具代表性。(注:本人非回民,若有不準確的地方煩請提醒更正,感謝!)

漢民小吃裡以 滷煮小腸、炒肝、燒麥、褡褳火燒、肉末燒餅為主。

北京小吃類,您大可不必去什麼王府井小吃街,人多、價高,還不衛生。推薦您試試一下幾家小吃店

1.護國寺小吃店(護國寺總店,還有多家分店) 人均20左右

地址:西城區 護國寺大街93號(老人民劇場對面)

電話: 010-66181705 83281700

2.隆福寺小吃店(隆福寺店)人均20左右

地址:東城區 隆福寺前街1號(隆福寺大廈斜對面)

電話: 010-64060668

3.錦芳小吃(磁器口店) 人均20左右

地址:東城區 磁器口大都市街南一樓大中電器1樓

電話: 010-67169788 65124564

以上幾家均為國營,價格親民,口味傳統純正,尤其早餐飯點人多,價格不貴,品種全,一次性可以嚐到主流的各種回民小吃。

再補充一家:

4.白記年糕(牛街北口店) 人均30左右

地址:西城區牛街5號牛街清真超市1樓。

多數北京小吃源自回民小吃,而牛街是老北京的回民聚集區,這家店的品質和人氣都是無可挑剔的。旁邊還有個老北京最正點的銅鍋涮肉店聚寶源,後文會有詳細介紹。

===============================================================

5.九門小吃(菸袋斜街店) 人均50左右

地址:西城區 菸袋斜街甲75號(近烤肉季)

電話: 010-84020660

這家店位於什剎海,主要是彙集了北京的多家老字號,包括了回民小吃和漢民小吃,有點大雜燴的味道,口味雖然難說純正,但能把這些老字號、老吃食聚齊兒本就不容易,不能要求太高,但價格絕對高於之前推薦的前3家。

=================================================================

您若覺得以上小店過於嘈雜、人又太多,轉為您推薦一下藏在國貿酒店裡的小吃店。

6.四合軒 人均100左右

地址:建國門外大街3號京倫飯店4樓(大北窯橋西200米)

電話: 65002266-8116

各種小吃都有,四合軒是以提供北京風味小吃以及中華傳統風味小吃為主的餐廳,在四星級的京倫飯店裡環境自不必多言,餐廳氛圍琴、棋、書、畫四個就餐區和五個單間,紅木裝修、仿舊太師椅……感覺不錯。

雖然做的是傳統京味小吃,開在涉外四星的國際賓館的確挺有意思,艾窩窩、驢打滾、豌豆黃、焦圈、炒肝、炸醬麵、韭菜合子、爆肚、門釘肉餅……基本你數得上的全有,而且走精細化路線,口味隨不及各當家之正宗,但感覺比九門要好,量小,能吃到很多東西。另外,價格小貴,以前還有服務費,不知道是不是做包間的緣故。

========================宮廷小吃、回民小吃篇完結====================

上文說:漢民小吃裡以 滷煮小腸、炒肝、燒麥、褡褳火燒為主。

滷煮火燒,源自百姓改良了宮廷的蘇造肉,流傳至今是地道的老北京小吃。火燒塊、豆腐塊,小腸、肺頭剁小塊,從鍋裡舀一勺老湯往碗裡一澆,再來點蒜泥、香菜末、辣椒油、豆腐乳、韭菜花。熱騰騰的一碗端上來,火燒、豆腐、肺頭吸足了湯汁,火燒透而不黏,腸酥軟,味厚而不膩,沒有任何異味。最出名的莫過於沒有拆遷以前南橫街的小腸陳,而今小腸陳已經只剩名字了。

1.祥八福滷煮店(東華門大街店) 人均25左右

東城區 東華門大街31號(近北河沿大街)

他家的師傅是從小腸陳老店挖過來的老師傅,老闆也是老北京,這家店也有10多年的歷史了,口味純正,毗鄰故宮和王府井,在東華門那片的老北京經常惠顧的餐廳,有炒肝、包子早點,也有炒菜,麵條,最正點的還是他家的滷煮,每次去必須點一大碗碗淨腸滷煮(本人不愛吃肺頭,所以每次都要淨腸的),味道醇厚,還有炒肝和包子也不錯,店裡不忙的時候跟老闆閒話家常也是件有意思的事。

2.北新橋滷煮老店 人均30左右 位置好市中心

地址:東城區 東四北大街141號(近如家北新橋店)

電話: 010-84015365

推薦這家店的考慮主要是位置在市中心,比較好找。但味道個人感覺不如之前的兩家,但多年經營口味雖有退步,但捧場的食客絡繹不絕,且24小時經營。

目前票數第一推薦的滷煮呂已經易主了,轉讓給了八條一號。而且滷煮呂的味道,也是在2007年前後就已經退步不前了。

=========================滷煮篇完結================================

炒肝,源自清朝同治年間前門鮮魚口的會仙居,名曰炒肝兒,其實以豬肥腸為主,豬肝只佔1/3。做飯是先將豬腸用鹼、鹽浸泡揉搓,用清水加醋洗淨後再煮。開鍋後改用文火燉,鍋蓋蓋好使腸子熟透而不跑油。爛熟後切成5分長的小段,俗稱“頂針段”再將鮮豬肝洗淨,用刀斜片成柳葉形的條。

佐料是在熬熱的食油中放入大料,炸透後放入生蒜,蒜變黃時立即放入適量的黃醬,炒好置於罐中備用。此外還要熬些上好的口蘑湯。原料、佐料備齊後,始製作炒杆兒。先將熟腸段放入沸湯,再放入蒜醬、蔥花、芡同"姜"末和口蘑湯,然後將生肝條放入鍋中,以澱粉勾芡,最後撒上一層砸好的蒜泥即成。

北京的滷煮店也會搭售炒肝,但味道正點的炒肝店還是有的,鮮魚口的天興居的炒肝獲得過中華著名小吃的稱號,鼓樓姚記炒肝接待過美國副總統拜登,可見炒肝這道小吃的影響力也是不容小覷的。

1.天興居(鮮魚口店)

地址:東城區前門鮮魚口街95號(近前門大街)

電話:010-67116865

天興居是中華老字號,早年在會仙居附近開店,精良了炒肝口味,隨著會仙居的衰敗,受到很多會仙居老食客的青睞,1956年公私合營後,會仙居與天興居合併,仍舊專營炒肝、包子,1997年獲得了中華名小吃。炒肝的味道也許不如從前,但仍舊是值得一試的。

2.姚記炒肝(鼓樓店)

地址:東城區鼓樓東大街311號(鼓樓灣東南角)

電話:010-84010570

曾有要想吃炒肝,鼓樓一拐彎的說法,這指的就是姚記炒肝,跟那個做撲克的同名,而且名氣也不小。算的上是可以媲美天興居的炒肝店,鼓樓老店本就經常飯點等位,自打拜登去了以後,等位排隊的人就更多了,還在簋街開了新店,希望店家保持住水準,把這種親民的小吃生意做好吧!

=======================炒肝篇完結==================================

提前 燒賣這種吃食兒,老北京都會想到這家老字號——都一處,一家有著數百年曆史的老字號,招牌為乾隆御筆欽賜。公私合營後,現今已屬於便宜坊餐飲集團。老北京燒賣主打豬肉大蔥和豬肉三鮮,此外,它家的素三鮮燒賣的味道也相當不錯,除了燒賣、炒肝這些小吃,還有烤鴨、家常菜。在北京有幾家分店,個人感覺前門和方莊店口味不錯,以前經常給家裡老人打包,老人一直覺得味道不錯。

1.都一處燒麥館(前門店)

地址:東城區前門大街38號 67021555

褡褳火燒也是老北京較為著名的小吃,其中以前門外大街門框衚衕裡的瑞賓樓飯莊了,他家褡褳火燒的名氣,卻吸引著京城的不少好這一口兒的食客們紛至沓來。不過前門大街改造搬遷後,現在搬到了趙公口,口味仍舊傳承的不錯。另外,推薦的左鄰右舍褡褳火燒,是家小有規模的連鎖店,價格親民,口味家常,美術館店面積不大,但卻是周邊居民的小食堂,飯點2-3兩火燒,配上解膩的棒子渣粥,非常完美的午餐。

1..瑞賓樓(豐臺店)人均40左右

地址:豐臺區趙公口7號樓(光彩路口)

電話:010-87263302

2.左鄰右舍褡褳火燒(美術館后街店)人均30左右

地址:東城區美術館后街50號內蒙古賓館對面

電話:010-84042321

=========================燒賣、褡褳火燒篇完結==================

烤鴨源自南北朝時期的《食珍錄》中已記有"炙鴨",北京烤鴨的技術據說定型於明朝定都北京以後,其中北京烤鴨又分為兩大技術流派,以全聚德為代表的掛爐烤鴨和以便宜坊為代表的悶爐烤鴨。這兩家老字號的烤鴨技術不僅申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也為整個北京烤鴨界輸送了不少技術人才,好吃的烤鴨店或多或少都與這兩家老字號頗有淵源。

======================未完待續========================

預告:.烤鴨及北京菜:掛爐烤鴨學派:全聚德、利群、大董烤鴨;悶爐烤鴨學派:便宜坊;高大上的新派烤鴨:1949;經濟人&北京菜學派:四季民福、花家怡園、京味齋……

4.老北京銅鍋涮肉,傳統清湯白菜豆腐粉絲涮羊肉配芝麻燒餅,東來順、洪運軒、南門涮肉(特別推薦 後海店、日壇店),牛街聚寶源、地安門滿福樓、簋街裕德孚等位等死人不償命呀……

5.北京的老字號:遺失中的八大春、八大樓(泰豐樓、同春樓)、聚德華天系(砂鍋居、同和居、峨眉酒家、 鴻賓樓、烤肉宛、烤肉季……);

以上文字雖然粗鄙,仍是本人辛勤勞作,學藝不精、貽笑大方,如您轉載請務必注版權出處。未完待續。


解憂雜貨店


感謝樓主提問!本人是湖北荊州的一名80後,說起本地的美食真是數不勝數,而我有吃一個吃貨,現在給大家分享下我們這裡的美食!

荊州是知名度很高的歷史名城,有很深的文化底蘊,美食也是源遠流長的!其中最出名的要數荊州魚糕,色澤嫩黃,軟糯爽口!咬一口滿滿的香味,是酒席宴請的必備菜之一!

荊沙財魚,原材料取自肉質細膩的黑魚,成品顏色漂亮,採用本地的特色醬製作,味道獨特,是下酒下飯的佳餚!

早堂面,在荊州地區流傳有100多年的歷史,其特點是 味鮮,湯厚,油重,麵條勁道,清湯配以各種碼子(肉絲,牛肉,豬肝,,,,,,)吃起來鮮香味美,爽心爽口!

這是荊州地區知名度最高的幾種代表之作,還有其他很多每個縣市的,比如公安牛雜,鍋盔,石首的牛骨頭, 松滋的五花扣肉,監利的糰子等等,太多了!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只有吃貨才知道哪裡好吃,這個世界不缺美食,只是缺少發現美食的吃貨而已!






陳胖子玩餐館


澳大利亞是多元化國家,有來自世界各地的飲食。發幾張自己做的











阿博講酒葡萄酒與烈酒


雲南有很多美食,其中很有特色的,就是民族菜。不同的少數民族有不同的生活習慣,有不同的飲食方式。

雲南的民族菜餐廳,一般都有民族歌舞表演,邊唱邊吃是一大特色。菜品突出民族特色,濃墨重彩的裝修恰如少數民族火熱的性格。“思茅酸湯魚片”、“麗江紫洋芋”、“爆炒昭通毛驢肉”、“雲南炸三蟲”、“石屏烤豆腐”、“竹筒野生菌”、“司崗裡折耳根拌豬耳”……多種民族風味共冶一爐,想吃啥就有啥。關鍵還real實惠,完全就是為老百姓量身定做的,強烈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