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镇安

让生者有不朽的爱,让逝者有不朽的名。

一直以来,我想用一种方式诠释镇安,那怕是一个符号,一方山水,一群人物。

头顶一片缎绸蓝,脚踩一地绿地毯,虽说此时将要迈进桔黄橘绿的时节,可低山缓坡,路旁的许多小花让人在尽情的欣赏中释放视角上的疲劳,落入我的影像。花坛里秋菊含苞待放,树上桂花开始飘香,核桃刚下了树,板栗裂开嘴炸了苞。

这里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态,水洁如镜,小溪蜿蜒。山重水复,翠屏叠峦,混凝土铺设的乡道依山而筑。峰回路转里,小桥路旁座落几户庄院,犬声欢吠,溪流潺潺,一声淳厚的乡音,叫醒了我此刻行走在商洛西南方向小县镇安。

这里的春天,比别处来得更晚。有人借用唐诗的话说“人间四月芳菲尽,家乡桃花始盛开”这样来描绘镇安的春天。夏天来了花正香,秋天来了花不败。油菜花黄,红花土豆,雪青薄荷,四季的田野好像穿上多彩的衣裳,这里有梦寐的彩色花田,香味扑鼻的山果在风中摇曳。在蓝天白云的香风中,沿着河堤路上田边缓缓而过,也许你就愿意在此做一个花农。恍惚中,以为到了甘孜、藏南。一鞠清泉,不经任何处理即可达到饮用水标准。心旷神怡,暑气皆消,燥热全无,疲劳尽除,排污掉垢。你会感叹镇安愧丽壮观千秋山河,琳琅满目花草林幽。

位于陕西南部的秦巴山腹地镇安县城,这里重峦叠嶂,沟壑纵横。对于镇安,我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格局总停留在过去某一个时期大致粗糙轮廓。有时很难用文字去达成某些更新后的观念,就如同用语言文字在表达感情时十分苍白无力。 九山半水亦半田,以山地居多,怪石嶙峋,奇峰林立。这里有的山直刺云天,像把利剑;有的山宛若顶天立地巨柱,擎起陕西东南;或四面环山固若金汤,铜墙铁臂耸立;或如起伏连绵苍龙,长啸低吟做金葫芦掉线……所有的高山低岭,都在“天保工程”扶植下,披上了一身翠绿的外套。

群山连绵是这座小城的印象地标。从古到今,唐诗中的镇安,古称建业。诗人贾岛路过终南题建业 : “一山未了一山迎,百里都无半里平”的诗句童叟皆知。当代作家贾平凹也与镇安渊源颇深,早期小说、散文游记多取材于此,因而成名的小说改编成电影的《野山》拍摄地让镇安闻名遐迩。据说每隔一段时间,先生都要悄悄扎进镇安,也许汲取终南灵性,日月之晖。沾有喜藏丑石之癖,也说言不由衷的话: 祖国山河皆可爱,镇柞两除外。

对于一个在山里长大的孩子已司空见惯山的绵延,水的清甜。人们对一个陌生的地域,从点滴的文史铭志记录中间接地了解一方的风土人情。只有与江河湖海一场风花雪月的旅行,在行走中感受山水无穷魅力,体会文字书本中有时无法描绘的特有地域风情。

镇安地处秦楚融合地带边缘,西北高,东南低的倾斜地形,属南秦岭褶皱地带。又处汉江流域的上游,河流遍布5800多条。山、川、坪、滩山势纵横交错复杂的地貌,方显山大沟深。有高一丈不一样的说法,阴坡阳坡温差大。12座大山系,300多种野生动物,1300多种植物。无言的上帝把许多石头堆砌在了镇安,大自然同样对秦岭南坡的镇安也有许多的馈赠。珍稀动植物标本活化石多不胜数,地下蕴藏很多黄金白银矿产,黑铁铜矿开采历史悠久,已广泛用于生活民间。

北纬33.8度栗乡镇安,当然以板栗闻名。国家困难时期,在那时,生活在这里的百姓以秋补夏。玉米棒棒,山药蛋蛋是主粮,鸡鸭鹅狗是银行。辛苦一年喂猪羊,逢年过节杀鸡宰猪习以为常。有钱不愿做买卖,有肉不卖藏起来的习俗。镇安人不论一年收入多少,人人喜食自制腊肉。小酌,小宴,农家腊肉炖上粉条,一杯浊酒自家酝,就是一顿家常便饭。

小县人口疏稀,少数民族以回族居多,很多地方的村镇就取其独有的物产或习俗沿用为名,比如铁厂米粮,柴坪大坪,西口东川等镇,让人一听到其名就想到这里分布铁元素之广,庄户人的玉米度生粮仓,此时的你所在镇安大致位置。

作为国家第一批扶贫开发重点试点示范县,新时期镇安面貌大有改观。而一部筑路史,就是镇安人不向命运低头的创业史,表现出镇安人众志成城,自强不息历程,人定胜天的斗志和信心。作为终南咽喉要道,亚洲第一的隧道18.02公里长度的记录,突破了人们的想象力。想要去远方,就是要离开自己站立的地方。抬头看天勇敢做事,低头看路微笑面对。“同志们哟,加油干呀!修田铺路,大发展啦!”劳动人民古老的歌谣总在大山里喊起流传。逢山劈路,遇河架桥。你给我勇气,我还你奇迹。从无到有,山再险恶也变通途。“翻过这道梁,越过那座山,大家齐心干,回家吃早饭”。无畏恐惧,没有捆死的汉子,亚洲第一隧道贯通,3000多公里的柏油公路并连每个有人烟的村镇。

人常说,高山出鹰鹞。大山群立下的镇安人不辜负这个时代,注定被这个时代铭记。日复一日的地球运转到该睡着时睡着了,可勤劳的人们把饥饿了一夜的群山早早喂养。塔云山被称为是镇安“邑西仙境”;木王森林公园浓缩秦岭旅游资源精华;在云盖寺古镇,徽派建筑堪称世间杰作,明清建筑的檐下,一些老者在阳光下闭目养神,对于每一个到访的来客,好像打扰了古街的宁静,鞋底触碰着老街古镇变迁,与现代文明在时光中激荡与交融。狭窄、曲折或压抑的印象,让一些城市人很难理解一些乡村生活习俗。询问一些地方情况,他们会问你是外地人,然后用地道的方言给你说上一大堆费解的话。热情、厚道、淳朴的人,闲散里,带你寻路,目送你找到了地方,他们会很高兴,感觉自己有用处,非常自豪。

看那一幅幅多彩的大自然画卷,是祖国壮美的千秋河山。那一块块田园是上帝遗忘在这里的拼布图案,凝聚着镇安劳动人民的血汗;那一块块女娲补天留存的陨石散落在此,让镇安的群山绝响,引发国人瞻目仰望。

1991年5月25日,陕西省镇安县贫困山区12岁女孩卿远香含泪写下“我要上学”的故事刊登在《人民日报》上,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募捐广告。

20世纪90年代,镇安县余师乡一个12岁品学兼优的小女孩卿远香,一声我要上学的呐喊,引发团中央的关注、思考。由此发起的中国"希望工程",让全国许多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不久在她的邻乡云盖寺镇双庙乡邓家坡这山青水秀的地方,也曾是贾平凹小说改编成《野山》电影拍摄地一度闻名。一位名叫邓学莉的女青年,两年时间苦集980元钱自费创办了山创学校。《少年月刊》、全国发行量最大的《半月谈》先后多次报道。后来被评为“陕西十大杰出青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声呐喊,一次行动,她们无政治目的,为改变家乡贫困状况,牺牲自己青春反哺家乡。无法考究在中国镇安这一块土地上这一系列以学治穷的壮举,从中国希望工程发起到九年义务教育有什么某种意义上的关联。

镇安人一提说起镇安,众人皆知有个作家方英文,是镇安人几十年的荣光,镇安人文化名片。曾长期签约《女友》杂志专栏作家,几部作品问世发行出版。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2019年8月16那是一个流火的夏天,北京文坛权威发布,地球表面最强的声音。镇安藉作家陈彦长篇小说《主角》获取中国最高奖项茅盾文学奖,被《人民日报》,文联,作协多部门报道。镇安耀眼于世,独占头条又争当了一回人间主角。

陕北的黄土高原一曲曲信天游令人荡气回荡;八百里关中平原上人人怒吼秦腔;陕南陡峭高山中有天籁之音山歌悦耳动听。山大沟深,以歌声传递信息,交流情感,山歌是镇安县境内流行最广泛的歌谣,内容丰富,一枝独放。内容大多歌唱民间爱情生活故事,也有歌唱帝王将相,解放战争和土改情况。楚言很浓,地方语重。虽说镇安人的家乡话外人一时半会听不懂,但唱起山歌来和刘三姐的歌一样好听。“小鬼,唱支山歌听听”。那个叫小鬼的当年工友叫龚瑞凤、伍立军、班礼方……都是地地道道的镇安朋友,住在回汉融合的村庄。“太阳出来照山尖,山沟里走来了兰玉莲”。有人说不行,听惯了重换一首听。“镇安并不安,恋爱很保险!”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往事如烟

路过秦岭,挺进终南,死神不止一次跟我们打过照面,车通过结冰路面,滑向秦岭悬崖,在肾上腺素的飙升中,及时停刹,奇迹就像一只穿越春天的蜗牛。另有一次,在狂风暴雨中回村,山体滑坡和泥石流为我们唱起挽歌,误入歧途的羔羊面对天堂的瑰丽,惊魂未定,庆幸我们又一次躲过了劫难。

多年以后,在夕阳的余晖中,村庄将从我的灵魂中再次醒来:辽阔的爱在田野中奔跑,大自然的河流淌过儿时的梦想,种子在晨曦中苏醒。玉米、小麦和长角豆,沿着生命的轨迹生长;茄子、土豆和西红柿,组成瓜果飘香的乐园。潜水的鱼和扑腾的鸡,追逐着无拘无束的光影,农民在巡视菜园,像在巡视列队的士兵,狗的吠声来自天国,像最耀眼的一束光线,把整个村庄照亮。

日子在单调中饱满,猫在草丛间散步,饭后茶余诅咒政客,咀嚼童年无所事事的时光。金属之声在黑暗中爆裂闪光,渴望收割一次完美的夏末之光,明亮的秋弦在墙壁上把影子拉得老长。

为了追求诗和远方,人们抛弃种下一万亩麦田。 将低矮的屋舍与高迈的星空,隐匿其中。爱人,已经搭上行往远方的马车。熟睡的孩子,托付善良的邻居。炊烟依稀,年迈的老人领着养老金,念说共产党的精准扶贫政策恩情,比儿女还要亲。

风好,继续吹,镇安在路上,正扬帆!

(作者简介: 宋银良,闲静喜诗文读写,《文化艺术报》《文學陕軍》报刊网络散见小文。小奖偶得)

◆ ◆ ◆ ◆ ◆

wxsj20160908@qq.com

【关注我们】

文學陕軍新媒体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