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之差,转生野狐身500年!

我们知道,话多语失,祸从口出,沉默是金。正如,3年学会说话,但用一生的积淀,才能学会闭嘴。意思是,学说话难,但学会不说话更难。

人的失误,大多是从口中出来的,一个人说话越多,无意间,对他人和自己造成的伤害就会越多,这就象一个管理不善的企业,或一台精度不高的机器,生产的量越大,精品越少,次品废品越多。故此,要想多出精品,话要简明扼要。

可人,总是要说话的,总是要交流的,这就需要提醒自己,该说的要说,不该说的,一句也不能说。并且,即便说,也要说他人的好话,要以事论事的说,清楚明白的说,不能口无遮拦随便说,以防出现预想不到的后果。

下边这个案例,正说明了此事!

唐代著名百丈禅师,在江西说法时,有好几百人听法,其中有一位老人,三年中每会必到,而且,每次听完法之后,都是最后离去。后来,百丈就问这位老人:“你一直来听法,家住哪儿?”老人回答:“我并不是人,是后山来的野狐仙化身,过去身曾经是个出家人,因为说法时,说错了一个字,就堕成野狐五百年的果报”,并且,请百丈禅师为他解脱。

百丈禅师就问他说错了什么?老人说,当年有学人来请问,大修行人还会落入因果报应中吗?我当时答复他:“不落因果。”就因为这一句答复,于是我有了五百世堕落,成为一只野狐。

老人又说:“如今请禅师能给一个新的意涵,代为回答这个问题,让我能舍去野狐身,脱去这五百年的恶报。”百丈禅师说:“好!你问,现在就问。”老人重新问了一遍:“大修行人还会落入因果报应中吗?”百丈禅师回答:“不昧因果。”

老人听了百丈禅师的回话,当下大悟。立即礼拜:“说已经知道自己先前所犯的错误,就是这不落因果与不昧因果的一字之差,造成如此大的过失,说心中疑惑顿而消除,并说已脱免野狐身。”他请求百丈禅师,自己住在百丈山后,希望能用僧人死亡仪轨,替他送葬。”

第二天,百丈禅师带领僧人到后山,看到山洞中有一只死狐,按照嘱托,用埋葬死亡僧人的仪式,将死狐火化了!

由此案例警告我们,讲话不得不慎,尤其是佛法的开讲,更要慎之又慎。因为,一切的因果,都是在无明中造成的,都是在没有究竟证悟的情况下造成的。

所以,即使你掌握了知识,了解了佛理,自认为也懂得很多,但,只要还没有明心见性于实体,该沉默时,也要学会沉默,那怕冷场,也要学会闭嘴。否则,说错了不仅后悔,别人也会跟着走错,并且,承受的果报不可思议!

故此,即使常人,话也不能随便宣讲,不能自己想讲什么就讲什么。有一句话说的好,成熟不是学会表达,而是学会咽下,当你一点一点学会克制住很多东西,才能驾驭好人生。

《菜根谭》说: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