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副部长:中国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政策成效经得起市场主体和国际社会的检验

央广网北京10月25日消息(记者李思默)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世界银行昨天(24日)发布《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我国排名成功实现高位提升,位居全球第31位,并连续两年被世行评选为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全球10个经济体之一。在国新办今天(25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财政部副部长余蔚平表示,中国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政策成效经得起市场主体和国际社会的检验。

余蔚平表示,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以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政策,坚持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特别是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打好政策“组合拳”,并在制度设计上进一步加强同国际通行的经贸规则对接,积极打造与中国国际经济地位和影响力相匹配的营商环境。他说:“从世界银行对于全球190个经济体的评价结果来看,中国的营商环境全球排名屡创新高,去年首次进入全球前50强之列,今年已经接近了全球前30强,可以说中国是新兴市场经济体中营商环境改革力度最大、成效最显著的几个国家之一。”

余蔚平说,中国近年来还在“证照分离”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放宽外资行业准入限制、推行公平竞争规则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这些已经远远超出了《全球营商环境评估报告》所评估的范围。

余蔚平表示:“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会用脚来投票,分享两组数据,一是营商环境改善持续激发了创业创新的热情,今年1-9月,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的数量达到了1766.4万户,日均新设市场主体6.47万户,同比增长达到13.1%。二是让利于企业,实实在在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今年前8个月,减税降费规模超过1.5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