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别不信,你身边的朋友可能都在悄悄地存钱

不管你是什么年纪,也不管你有钱与否,你身边总会有朋友在悄悄地存钱,冷不丁地你就会被朋友的巨额存款给惊讶到。

虽然很不想承认,但事实就是90后也要步入奔三的年纪了。纵使在很多人的心里,依然觉得自己还是20出头的小哥哥或小姐姐,可以身无分文,可以无忧无虑,但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我们已经到了该买房买车的年纪了,可转头看看比脸还干净的口袋以及六位数密码保护的两位数余额,只能一脸尴尬又不失礼貌地微笑。

存钱,也是居安思危的一种方式

那时表姐家的小女儿刚满周岁,表姐就去银行给自家闺女开了张银行卡,我问表姐,孩子还小不用急着就办卡吧,何况除了红包压岁钱外小孩子也没什么收入。

表姐一脸骄傲的说:我每个月给她的卡里存500块,月月存,年年存,等她上大学时不就有钱了吗,而且到时候我也不用经济压力那么大。

假如表侄女18岁上大学,她妈妈在她1岁时就开始给她存钱,存17年,1年12个月,每个月500块,那时她就有102000块。上个大学就有10万块傍身,想想我上大学时每个月最纠结的财政问题莫过于:下个月爸妈会不会多给一点零花钱。不由自主地必须感叹一句:居安思危,果然还是要从娃娃捉起。

10后都是从小就灌输存钱意识的,反观我们90后,大部分却都被各种毒鸡汤害惨了,月月月光,从不知存款是何物。

听过太多例如"第一批90后已经负债""27岁的我,无房无车无存款"等事迹,也被"钱挣来就是该花的"、"年轻就应该及时行乐"等观念深深影响后,你摸着良心问问自己:我现在有多少存款。

你不存钱,不代表你身边的朋友也没有存钱

身边的朋友同事表面上都在哭穷,后来你就会发现实际上真穷的只有你一个。

朋友突然在微信上问我:你有没有存款,我答有一些。朋友很惊讶似的问:你怎么可能存的下钱,平时那么爱买东西。而后又悲伤地说道:为什么你们都存有钱,而我就存不了。

细问才知原来她是被她的另一个朋友给打击到了,她说那个朋友以前总跟她说年轻人存什么钱,该花花该买买,生活本就够苦的了总不能让自己再苦吧。结果前几天这个朋友却跟她说自己已经存了多少多少钱。

哎,其实真是那么一回事,你以为同龄人都跟你一样,月月光,工资到手就是还花呗还信用卡,但冷不丁地哪天就会被朋友的巨额存款给惊呼到了。

工作第一年的春节,高中室友一起在群里聊天,正聊到工资的事,一位做教师的室友就悲叹道自己辛辛苦苦存了一年才存得2万块,当老师真不如在大城市打拼挣得多,她又问我们是不是存了好几万了,我们都尴尬地不知怎么回答,因为那时的我们钱到手就基本没了,哪里能有什么存款呀。

年轻气盛,沉迷在花花世界里的各种买买买也是很正常的。那时候我妈就经常问我:你有没有钱呀,我说没有,她就说你少买点东西不就有了,我说不行,一样东西买回来即使不用,摆在那里我看着也开心。然后,我时常就会给她灌输"钱是怎么花出去的再怎么挣回来"的道理,但事实证明鸡汤只是鸡汤,因为那一年我真的没有存下半分钱。

对钱有计划的人,她从来不会过得太差

25岁时觉得谈钱太俗气,因为觉得钱财是身外之物,甚至觉得金钱如粪土,年轻只应该是诗和远方。那35岁时就会如所愿:没有任何的存款。

刚出来工作时,在一家公司做会计,财务办公室除了经理一共5个人,刚刚毕业的我,已经毕业两年的她,还有剩下三个则是已婚妇女。

某一天办公室闲聊,她说要重新制定理财计划,好好地存钱,她们三个就劝她道:年轻人别老想着存钱,该花就花,该买就买,把日子过得逍遥又自在,及时享乐才是。不然怎么到我们这个,没钱还要照顾一家子,日子过得够累。说着说着她们就聊起了她们还是年轻姑娘时各种花钱买买买的光辉事迹。

良久她反驳道:我就是不想以后也像你们现在这样才更要好好地存钱。

后来,我才知道她大学刚毕业时就存了2万块,当然这钱是她自己平时做兼职、还有理财的成果。在正式毕业两年零两个月时,她跟她男朋友回老家买了一套房,首付全都是他们自己出的。也正是在她的精打细算之下,他们的小日子过得风生水起,除了固定的理财外她也不会忘记买买买,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果然呀,对钱有计划的人,她真的不会过得太差。

再一次,她又开始做理财计划,甚至也想把我拉进去一起做,奈何我囊中羞涩实在是拿不出启动资金。

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开始学着对自己的钱进行合理地支配,希望能早日学会"花钱"和"存钱",最终实现财务自由。

存钱时,其实是我们在和未来的自己进行决斗的时刻

年初时你开始想着存钱,可一年又要过去了,你才发现你的存款依然如初,因为你早已经习惯了要及时行乐的自己。开心时,需要吃一顿好吃的来奖励自己,不开心时,更需要吃一顿好吃的来安慰自己。久而久之哪怕工资上涨了,该存的钱还是一分没有,不该花的却一分不少。

曾在网上学过一个被很多人提倡的存钱方法,也算获益匪浅。这个方法叫三等分法:即把每个月的收入拿出来,分成三等份,一份用作吃饭、房租等必须的支出;一份存起来;另一份则当做灵活的资金,或买或吃。

这个方法的精明在于先将需存的钱从每个月的收入中抽出,而不是把每个月花剩下的再存起来:即收入-存款=花销。

至于为什么非要存钱,大家都心知肚明吧。

我们就不必再假装不爱钱了,也不要再羞于谈钱了,因为只有坦然地正视自己对于钱的欲望,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控对"花钱"和"存钱"的度。

让我们为早日实现财富自由而奋斗!

以我之笔触你之心;以其之故动你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