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胀、反酸、嗳气会发展成胃癌吗?胃炎到胃癌只需4步,这样预防

有很多胃病患者常会有这样的疑问:我这老胃病十几年都没彻底治好,经常不舒服,胃胀、反酸、嗳气,是不是会癌变啊?胃炎治不好一定会变成胃癌吗?今天黄大夫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

慢性胃炎到底会不会癌变?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胃病,是由不同因素导致胃粘膜出现的慢性炎性病变。最为常见的慢性胃炎主要包括三种: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以及慢性糜烂性胃炎。

关于慢性胃炎会不会变成胃癌这个话题,一直很受大家关注,癌症虽然可怕,但也不是一下就能出现的,从慢性胃炎到胃癌需要经历4个过程,即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

胃炎会不会癌变,首先看患者处于哪一个时期。一般来说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最为常见的,也是最轻的,不需要特别担心,遵医嘱进行用药和检查即可;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往往是最关心这个问题的,萎缩性胃炎的确比一般浅表性胃炎严重,但大多数慢性萎缩性胃炎都能控制,多数研究发现癌变率不超过千分之一。

从慢性萎缩性胃炎到胃癌,中间还要经过肠化和异型增生,在这个过程中积极治疗能够阻止癌变发展,比如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P)、抑酸或制酸、保护黏膜等。

另外,定期复查,可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不伴胃黏膜肠化和不典型增生的患者可1~2年做一次内镜和病理检查;病理组织活检发现有中重度萎缩伴肠化的患者可1年左右随访一次;伴胃黏膜轻度不典型增生的患者,可根据内镜和临床情况缩短至每半年随访一次。重度不典型增生者需立即复查胃镜,必要时需接受手术治疗或内镜下局部治疗,阻止病情向癌变靠近的进程。

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虽然被认为是癌前病变,继续发展下去就是胃癌早期,但这个概率也不是百分之百的,只要积极治疗,定期复查胃镜,完全有可能避免胃癌的发生。

所以说,胃炎是有癌变可能的,但可能性很小,且这个过程一般比较漫长,及时发现并治疗可以有效阻止胃癌的发生。如果担心自己的病情,不妨到医院做一个系统的检查,并养成定期复查胃镜的习惯,这样能够有效将胃癌扼杀在摇篮中。

胃炎到胃癌的“紧急刹车”,我们需要做什么?

保持好心情

很多胃炎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比其他人要严重,而不良的情绪会对胃部的血流、胃酸的分泌产生影响,导致胃炎的出现和加重。还容易陷入“情绪不好→各种胃不适→症状让情绪更不好→症状更严重”这种恶性循环。

应该学会自我调节,不要让不良情绪长期影响自己。必要时应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饮食规律

饮食要定时,细嚼慢咽,切忌狼吞虎咽。容易胃胀的人,可以少吃多餐。

健康饮食

通过摄食大量的新鲜水果和蔬菜可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能够阻断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从而起到防癌作用。

少吃不健康的食物,包括腌制、烟熏和油炸、霉变食物,此外,高盐食物会损伤胃黏膜,饮食应以清淡为主。

注意卫生

导致胃炎的幽门螺杆菌多是通过不干净的饮食感染的,注意饮食卫生、勤洗手,可以大大减少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几率。

戒烟酒

吸烟会使胃黏膜血管收缩,影响胃黏膜血液循环,从而造成营养缺乏;还可导致胆汁反流,损伤胃黏膜,引起胃炎。酒精可直接损伤胃黏膜,导致胃炎,严重的还会引起急性出血性胃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