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沧口旧影,那些渐渐远去的记忆

关于沧口,这个我一直没有去过的地方,今日的一行不知道缘何,也许仅仅是为了沧口火车站,也许是因为朋友的一篇《沧口,被青岛遗忘的角落》。和朋友简单的商量,也顾不得天气的小雨,早上便乘坐24路来到了这个曾经繁华的重工业区,曾经有着五六家纺织厂使得青岛的纺织业在全国风生水起的老城,这里依据没有市南市北繁华,这里依旧是一片破落的样子,可是那些曾经的记忆又有谁能说的出来?告别这里的时候有一些失落,这种失落来自于数年后,那些曾经的记忆也许都已经被水泥森林所覆盖,而这些有着许多故事的建筑,和中山路春和楼、台东聚福楼齐名的三盛楼,著名的沧口锅贴铺都还会不会继续向后人诉说曾经这里发生过的种种。

继续行走,继续诉说。

沧口火车站,曾经日占时期著名的铁路枢纽,在其旁边即将盖起号称山东第一铁路枢纽的青岛火车北站

沧口火车站旁的桥洞,据朋友说是德国人侵占青岛时修建的

走过桥洞,像穿过时间的隧道

那个站台,如今鲜有人问津了吧

南,指向青岛

青岛22中,不知道是否是教室,喜欢这条美丽的弧线,据朋友说因四流中路中段扩建,22中要整体搬迁,不知这个楼能否保住。

沧口老邮局,漂亮的造型很像中山路北段的小楼,可惜据说也要拆了。

在四流中路和振华路的十字交叉口,三盛楼的牌子很惹眼,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曾经和中山路的春和楼、台东的聚福楼齐名,只是据说要拆了,这里可能要建起一个高架的桥墩

著名的亨得利,在四流中路原来也有家连锁店。

两张皆为老青岛沧口锅贴铺,始创于二十世纪中叶,青岛著名的锅贴店啊,说实话,不便宜。

和朋友要了锅贴大宴和锅贴小宴各一个,大宴是9个不同口味的各一个,小宴是四种口味共16个。


青岛锅贴店里


这就是传说中的沧口锅贴了


两张都是四流中路国棉六厂旁铁轨的交通灯,不知道有多少年的历史,只是它应该见证过很多历史。

面朝南,交通灯右侧的铁轨,据朋友说似乎可以通到四流中支路。

面朝南,交通灯左侧的铁轨。

希望这里的人民都安福

火车隆隆的经过,它拦住行人和车辆,如今它却拦不住拆迁人的手。

永平路,四流中路和四流南路的交叉口。


两张皆在永平路上拍摄,铁轨从四流中路横穿一直延伸至此。

沧口广场,据说曾经的沧口广场附近有剧院、戏院、电影院等,如今只是一个不怎么现代化的小广场。

永安路与四流中路交叉口,永安、永平这些路名如此美妙,让人安静如初。

走过的记忆,看不清有多少欢乐、离别抑或愤懑和不满,又或者是幸福和甜蜜。

沧口,这个起源于明代之“海沧”的城区,经历过数载的风雨后依旧如初,1901年开通的沧口火车站继续运行,1921年建成的大马路(现四流中路)依旧车来车往,而那些辉煌一时的纺织厂却渐渐地消失在了人们的眼中,日占时期所建的国棉七厂、八厂也因此成为现代文明建立的悲歌,空谷绝唱。

此次行走沧口的最大发现莫过于国棉八厂的这片职工住宅区,住宅区共四排,约50余独立小户,现如今每一小户分住两家,共100余户人家在此居住。一小户有独立小院,小巧精致,屋檐是典型的日式小尖顶,进入屋门是一小阶梯,想必当年日本人进屋便脱鞋于此,然后赤脚走在地板上吧。一楼与二楼间有小型旋转木楼梯相连,极尽细致,如今已成为两家住户的分隔。每一小户单独看是如此的别致巧雅,而连成排却又紧密凝结。当年这邻里的关系一定是水乳相容,上班时彼此亲切的招呼声和下班后大家坐在小院伴着夕阳余晖闲聊的场景仿佛就在昨日。

88岁高龄依然身体健硕的姜爷爷告诉我,他是58年进入国棉八厂,曾经做过技工,后又在工会工作,80年因子女顶替其工作而退休,原本进入八厂后也是住在普通的职工宿舍,后才搬进日本人盖的这些小房中。国棉八厂已于去年宣布倒闭,而国棉八厂曾经的日本管理者所居住的三层小洋楼,建国后改成国棉八厂招待所,现如今因八厂倒闭政府转交给一个外地老板经营打理,时限为五年,五年后再次收回,而那时这座小楼的命运如何谁也无法说清。姜爷爷还说到最近几年有很多日本人来到这里看看他们记忆里童年居住过的地方,这不禁让我想到贮水山公园一带也曾经是日占时期日本人的居住地,也有很多日本老人前去看看他们美好的童年在青岛留下的印记。而如今物是人非。

国棉八厂消失了,七厂的命运也是如此。当我怀着一线希望想找到这些曾经的记号时,我是如此的幸运来到了这里。这些成排的小楼与周围现代的建筑以及各种的施工机器相比显得如此格格不入,而也正因此它所承载的记忆是那些钢筋水泥所无法体会的。这些记忆也许愉快,也许痛苦,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还能记住些什么,从而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当看到原八厂的位置已经成为机械怪兽们铁蹄下的沟壑残痕,当听家住沧口的朋友说四流中路中段因要扩建而将拆除很多美丽的老建筑,当得知有着几十年历史的三盛楼将成为高架桥一个桥墩下的阴魂,我不知道该如何用语言描述这种种的残忍。是不是摧毁了记忆,就可以在这之上重构记忆呢?又或者说那些记忆远不如未来显得重要。当我们一遍遍说着文明的时候,文明又在哪里?

沧口,这些行走的记忆会慢慢沉淀,只是若干年后,你还是原来的你吗?世界在变,我们在变,而你也变了。

结束的结束:喜欢那成排的小楼,正如朋友所说,如果一群好朋友住在这里,每户住一家,彼此照应,彼此温暖,一起拥有的快乐,那是怎样的幸福和美好。

拍摄水平有限,以下图片仅作这点滴的记忆。

下图为国棉八厂成排的日式民居:









屋门上的信箱

三九的牌子还很明显,想必是当年门牌号吧。





下图为日式民居里一楼和二楼连接的木制小楼梯,有的在屋内左侧,有的在屋内右侧:

下图为原国棉八厂日本管理者居住的三层小楼,建国后改为国棉八厂招待所:


下图为此三层小楼中一楼一间屋上的模范职工之家的牌匾:

下图为此三层小洋楼对面的小楼,典型日式民居,屋内宽阔,房门为推拉式:

本组图文编辑源自【陆路的博客】,原文《【行走沧口】走一段路,看一段记忆》,发表于2011年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