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龙兴之地”柯尼斯堡何以成为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

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首府加里宁格勒,位于桑比亚半岛南部,西临波罗的海,南面与波兰毗邻,东面及东南面和立陶宛接壤,面积1.5万平方公里,是俄罗斯面积最小的一个州,人口将近100万。该地区与俄罗斯本土距离500公里左右。然而,加里宁格勒原来还有个德语名字叫柯尼斯堡。因为它原本是德国的龙兴之地,普鲁士首府的所在地。既然如此,它又是怎样成为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呢?让我们共同追溯历史来解答这个问题。

1、

最初,柯尼斯堡的位置是由古普鲁士人建立的几个居住点,叫做特旺斯特。1255年,条顿骑士团征服了这里,并摧毁了特旺斯特,随后在这里建立了一个名叫柯尼斯堡的新要塞,从此柯尼斯堡登上了历史舞台。清一色德意志贵族的条顿骑士团信仰罗马天主教,主张扩张传教,经过不断的战争,最终成功占据了波罗的海等东北欧广大地区。

条顿骑士团国注意引收日耳曼人,国家由此强盛起来,又有柯尼斯堡地区地理位置好的优势,因此迅速发展,很快成为了这一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然而,大量日耳曼人的加入便形成了独立于骑士团之外的贵族阶层和平民阶层,致使国内矛盾不断加深。并随着骑士团国与波兰战争的失败,骑士团国也很快国不成国了。但是骑士团沉稳、忠诚、服从、侠义精神的传统却很好地继承下来。后来腓特烈大帝得以发扬光大,而且古普鲁士的这种精神自然成为了德意志的民族精神,影响着德国民族的性格。

2、

从1525年到1618年,柯尼斯堡一直是普鲁士公爵领地的首府,东欧的最大港口,经济文化相当繁荣。到最后一任公爵死后的1618年正式建立勃兰登堡-普鲁士。

当时的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地域广大,但悲催的是选出的皇帝却无法统治整个帝国,只是在自己领地内说了算。皇帝的下面有着三百多个各自为政的邦国。在邦国中,最高一级的是有选举下一任皇帝权力的“选帝侯”,当时的勃兰登堡-普鲁士也在这当中。

普鲁士的开国国王腓特烈一世,在西班牙战争中极力支持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获胜后,皇帝为了表彰他,决定把他的“选帝侯”升为更高一层的“国王”。而按帝国惯例,皇帝之下不能有国王。鉴于当时这两块领地中勃兰登堡属于神圣罗马帝国,而普鲁士不是的情况,从规避和皇帝有冲突来考虑,1701年1月,腓特烈一世就以普鲁士公爵领地为核心,在帝国境外加冕。至此,普鲁士王国正式诞生,柯尼斯堡成为了当仁不让的首都

18世纪后,普鲁士王国不断向东扩张,腓特烈大帝主导瓜分了波兰,这样此前因波兰隔断而不能连成一体的勃兰登堡和柯尼斯堡终于连接起来。但在七年战争中,因普鲁士没能阻挡沙俄军队的追击,致使柯尼斯堡第一次落入沙俄手中。

沙俄对柯尼斯堡觊觎已久,因为柯尼斯堡不受北冰洋寒气的袭扰,有全年不冻的港口,海运和商业发达。与寒风凛冽的俄国相比,这里就是天堂。而且此次沙俄是势在必得,因为这里正是俄军作战能力范围之内。然而不到四年,普鲁士又一次夺回东部首府。也可能正是考虑柯尼斯堡在强邻之下,在1773年,普鲁士王国迁都柏林,柯尼斯堡则成为东普鲁士省的首府,至此失去了曾经的首都地位。

3、

1871年,在德意志统一过程中,柯尼斯堡成为德意志帝国的一部分。后与奥地利分家渐成现在的德国。同时也成为了欧洲列强。因为野心膨胀,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后,在各家巨头的协商下,123年前被德、俄、奥瓜分的波兰得以复国,并纳入苏联的势力范围。这样,国土被一分为二,柯尼斯堡所在的东普鲁士州第二次成为德国的海外飞地。

过去的首都,现在成了飞地,让德国人情何以堪。所以为了民族自尊和扩展战略纵深,1939年希特勒闪击波兰,把波兰瓜分后再将两地领土重新连在一起。德国在此驻扎六万部队,柯尼斯堡成了德国对抗苏联的桥头堡,东普鲁士军事司令部所在地。

最终,德国在二战中战败,按照《波斯坦协议》,东部边境的土地必须全部割让。也就是说,占据长达三百年的东普鲁士,都必须被无条件瓜分。柯尼斯堡又落入苏联人手中。苏联人对柯尼斯堡采取了人口置换政策,驱逐德意志人,移民俄罗斯人至此,修建俄罗斯建筑,大力推行俄语。这过程中,一半以上的德国人逃离,有近十万人流放西伯利亚。目前日耳曼人仅占当地人口的0.4%。

柯尼斯堡是日耳曼人魂牵梦绕的“龙兴之地”,虽然1946年改名为加里宁格勒,但德国人一直想要能收回故土。直到1990年,为两德的统一换取支持,德国才正式放弃了收回这片土地的领土要求。

4、

自从1946年,昔日的柯尼斯堡成为现在的加里宁格勒。之后的很长时间苏联人禁止外国人进入,并在这里建设了重在军事设施。有苏联波罗的海舰队的基地,大量配套的空军,还有军工厂和军校等。但随着苏联解体一分为十五,柯尼斯堡又一次成为俄罗斯的海外飞地。使加里宁格勒在欧洲的包围之中,至此加里宁格勒的军事作用大增,成为俄罗斯军事威慑欧洲的前沿地带。

现在俄罗斯人仍在保护着加里宁格勒里的遗产,维修旧日王族的宫殿城堡和颇受争议的条顿十字架。但因战后的德国教育只讲德国而抛弃了“普鲁士”,导致了年轻一代对于过去东普鲁士的历史不甚了了,甚至今日不少人都不知道德国过去的版图还有东边,更不知道现在的加里宁格勒与过去的柯尼斯堡是个什么关系。所以,命途多舛、承载德意志过去的柯尼斯堡,似乎慢慢淡出人们的记忆,永远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