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守敬”望远镜发现银河系“俘虏”恒星,在北斗七星附近

北斗七星可能是人们最早认识的天体,我们对它的外观很熟悉,但根本不了解它,根据最新研究显示,北斗七星下方有一颗外星闯入恒星,它不属于大熊星座。

我们知道,北斗七星分别是大熊座α到大熊座η,中国科学家在观测这七颗星的时候,偶然发现了附近一颗恒星的化学结构不同,它似乎是一颗来自外星系的“异乡人”。

新的研究显示,这颗恒星不同寻常的化学特征,与银河系中所有已知恒星的化学特征不同,反而与附近矮星系中的恒星有更多共同之处。

研究人员怀疑这颗名为J1124 + 4535的古怪恒星,起源于很久以前与银河系相撞的矮星系。根据这一理论,当矮星系分崩离析时,这颗恒星被困在了银河系的大熊星座,成了一名“俘虏”。

2015年,这颗恒星首次被中国“郭守敬”望远镜(大型天空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发现。2017年,日本科学家又拍摄了一组更加清晰的照片,随后,中日联合团队将此发现发布在了《自然天文学》杂志上。

郭守敬望远镜

根据这颗恒星的光谱读数显示,其镁金属含量较低,但重金属元素铕的含量却出乎意料地高,与银河系的其他恒星相比,这颗恒星的元素比率是独一无二的。

恒星中的元素反映了其形成的尘埃和气体云的组成。近邻的恒星通常由相同的材料构成,因此具有相似的化学特征。

银河系

先前的研究发现,银河系本是一个“饕餮之徒”,通过碰撞和吸收较小的星系而形成。科学家说,金属贫瘠的恒星如J1124 + 4535,在银河系不常见,但在今天绕银河系运行的矮星系中很常见。

这颗恒星的发现,并不是暗示银河系动荡历史的唯一宇宙证据。

银河系中心的一个独特凸起,被认为是大约100亿年前与香肠形矮星系碰撞的结果。这一事件使数十亿颗恒星涌入银河系的核心,其中一些是宇宙中最古老的恒星。

银河系注定动荡不安,在遥远的未来,可能会有更大的冲突:我们的银河系目前正与另一个螺旋星系——大麦哲伦星云靠近,幸运的是,至少还有20亿年两个星系才会碰撞,此外,45亿年后,银河系将会和巨大的仙女座星系碰撞,形成一个超级星系。

厕读观点:天文学是最能让人类感叹的学科,感叹自己的渺小、肤浅和不值一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尺度是100块钱的购买力,可如果把头抬起来,望向深空,那里的尺度是是每秒30万公里,以及137亿年的历史。

参考资料:《Nature Astronomy》(自然天文学)

你对中国发现银河系内的“俘虏”恒星怎么看,欢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