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物價上漲是不是房價帶動的?

現在思念以前


物價上漲,不是房價帶動的!

不管房子怎麼樣漲價,大多數人錢少,買不起可以不買!但凡是人們要吃的東西漲價,錢少也要非得買!借錢都要買!因為人們要吃的東西,既花不了多少錢,沒有呢又不行,差那麼一頓都受不了了,即使價格漲多少,每個人不可能不吃啊!不吃有可能危結生命!所以沒有不買的!也不能不買!

糧食、蔬菜、水果等等的漲價,主要原因是產量少了,造成產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現在的有一部分好田好地種上了房子,二是氣候的問題,遇到天災、乾旱等等原因,造成減產'了,自然價格就高了!

如果沒有糧食味豬,那麼豬就少,豬肉價格就高!

這些,根房價有什麼關係?當然,物價上漲可能跟貨幣政策有關,超發貨幣也會引起物價上漲!這個不是我們普通人所談的!


周榮43165176


物價上漲,有一部分是房價帶動的!

貨幣超發,導致貨幣貶值,通脹!

當前形勢嚴峻,只能超發貨幣,帶來通脹,實現G的P增長!

超發的貨幣,在住房不炒的樓市預期和政策導下,樓市不能蓄水,只能去其他行業!

就有了你看到的各種物價上漲!

如果不管住貨幣閥門,目前的物價上漲,僅僅只是開局而已!

而貨幣的閥門,卻不是你我他可以決定的!

努力工作吧!

習慣就好了!



愛牽你手


物價上漲和房價上漲沒關係,恰恰相反,正是房價不漲了,才使物價上漲!

一,眾所周知,房地產是超發貨幣的蓄水池,而貨幣超發一般是以銀行貸款的形式放出,現在在“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和穩定房價,穩預期的前提下,房地產已經不具備投資吸引力了!

二,當政府提出如此明確的不炒房的時候,資本很難進入房地產,但是由於房地產十年來的創富神話,而養成了大量的不勞而獲,投機倒把,用錢賺錢的浮躁的,犧牲下一代的思想下,加上營商成本太高,營商環境惡化,資本會繼續進入所謂的百姓“剛需”行業繼續投機!絕不會進入實體經濟,更不會去投資高科技,因為成本太高

三,所謂百姓的“剛需”是什麼?衣食住行,大米它們不敢炒,但蔬菜,水果,蔥薑蒜等它們是敢炒的,還記得當年的“姜你軍”,“蒜你狠”嗎?

四,都說炒房子是財富增值,但你要接受市場的報復,養成習慣很難改變,想要炒房暴富,又想高位穩定房價,同時保證民生,還要保證人民幣國際化,是不可能的!這就是市場的報復!

五,至於解決方法,大家都知道,就是不去做,人性的貪婪!


東水樹秋日


房價與物價,是相輔相成的。

房價上漲,必然帶動房租上漲。

房租上漲,帶動商品零售價格上漲。

物價上漲,房東又進一步提高租金。

循環往復。

我2012年在浦東唐鎮,租了一個商鋪做超市,面積165平方,房租150000一年,合下來2.49元/平方/天。

那時候銷量8000左右,毛利潤15%,年利潤40萬,刨去房租水電,賺20萬。

現在是2019,周邊房租價格都在5-6塊/平方/天。原房租15萬,現漲到25萬一年。

銷量不變的情況下,店主只能通過提高毛利潤實現盈利,周邊超市普遍毛利潤上漲到了20%以上。

為什麼全家,好德,快客這些便利店東西比較貴,因為他們選址在轉角,動輒40萬50萬房租,所以東西賣的貴。

偏僻一點的地方,房租低,東西就便宜很多。

綜上:房價上漲推動房租上漲,房租上漲推動物價上漲,是肯定存在的。





飛天麻子李小刀


通脹稀釋房價,現在國家正在盡全力壓制著房價上漲和拉動實體經濟復甦,一旦實體經濟復甦勢頭強勁、通脹和人們的收入都會增加,再回看被壓著的房價,人們就會接受了。還是那句話,沒有所謂的價格貴與不貴,收入數字增加了就不算貴了,就拿汽車來說,十幾年前7、8萬的車大多數人還是買不起的,現在基本都買得起,就因為十多年前人均工資才1、2000左右,現在多數人工資都翻倍了,買車就不算什麼了,我特意注意身邊的人現在的工資,都比之前增加了,不知道其他行業怎麼樣,現在我們這邊製造業工人工資比前兩年3、4000多了2000左右,知道通脹的人多數知道通脹的作用和影響,物價上漲算是水到渠成……


HoldonBABY295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要講個簡單的故事:

小時候五毛錢買一包麻辣豆腐乾你覺得可以,長大了你覺得一包豆腐乾買五毛錢太便宜,不想吃,要吃貴的,然後豆腐乾說不幹,我要賣一塊。你買起吃了,說了句“跟以前的味道差不多”。

再說一個,你貸款買房,房價60萬,要你慢慢還。如果以你正常速度來還的話,你要二十年還清。但是有一天你發現貨幣貶值了,你一天都能掙夠60萬,你是不是笑嘻嘻的?

當然按照經濟學的理論,什麼供求關係呀,什麼貨幣理論呀,很有道理,但不觸及骨幹內容。真正讓貨幣貶值的是多數人的意願加權的結果,人的意志佔主要因素,平衡的打破是發動誘因,客觀供求關係是表現形式。

一般來說經濟學中關於貨幣的基本關係是:貨幣的價值=商品的價值。但是呢,商品是客觀物質,不能簡單的被人類操作。貨幣是人類產物,很容易被人類意願轉移,操作起來比商品容易。所以一旦平衡打破,最容易受損的是貨幣的價值(當然後時候商品的價值也是要受損的)。久而久之,在潛移默化中,你就會發現貨幣貶值了


離得削微遠一點


各位仔細想想,改革開放之前,計劃經濟時代幾十年工資都不漲,結果是社會發展極其緩慢!之後,步入市場經濟,“投機倒把”的多了,市場放開了,老百姓的吃穿住行得到了巨大改善,物價漲了,工資漲了城市大了,應該說是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可是為什麼都看不到這點呢?因為現在社會差距太大,造成人心浮躁,有錢的想更好,沒錢的也想住洋房,於是怨聲載道!其實,無論如何,一切都比過去好了!只要你心態放平,你就會覺得生活很美好!不用嫉妒別人買好房子,畢竟人家的錢也是辛苦掙來的!

心態好,承認自己的能力,一切就安穩,一切就美好!


用戶40303960584


有房價的因素!主要是壟斷!我國市場對壟斷和囤貨居奇根本就沒有處罰措施或者他們笨的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是壟斷!

例如央視就有報道:大蒜沒有出存儲庫就倒手十幾次!價格一路飆升!商品並不是在終端漲價的!也不是原材料!也不是深加工!就是批發商的大額金錢遊戲!

我們的政府置若罔聞!還說這是市場經濟?這是市場經濟嗎?壟斷也本身就是市場經濟的產物!為什麼要打擊!因為損害了人民的利益!算你狠!豆你玩!不勝枚舉!都是市場行為?個人不可置否!

市場經濟是國外引進的產物!但是人家知道該怎麼制定好規則!我們是完全自由化的沒有規則的!所以金錢遊戲到處充斥著老百姓的生活方方面面!

我們國內的東西比國外還貴!但是我國卻是製造業大國!這難道不矛盾嗎?工廠到終端價格何止幾倍的上漲!日本的馬桶蓋我們生產的漂洋過海到日本🇯🇵比國內的好!便宜!美國的衣服和國內的衣服一樣的情況!為什麼?真的是房價?我覺得又深層次的市場和制度原因!

似乎所有的商業活動都在向終端消費者施壓!衣食住行皆是如此!最終感觸最深的就是工農階級!因為他們就是最後買單的!而且他們不能轉移這種壓力!只能買單!因為有一種收入叫死工資!以前工薪階級讓人羨慕現在叫死工資!考公務員是因為福利~權利~最後才是工資!如果剔除權利和福利呢?哈哈哈!

死工資多尷尬的稱謂!


勇往直前60442455


是啊

房子被算作資產以後,消費開始提升,房價不斷上漲,資產不斷上升,全民一起吹泡泡,通貨膨脹加速,你的工資也上漲。

那麼多年,以房地產為龍頭帶動經濟發展的策略,造就了一切價格包括工資的上漲!國家又控制住水電煤氣豬肉糧食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價格,所以我們感覺生活更好了。

現在房產價格已經是天價了,再高就要“出事”,通脹進一步加劇!所以你會感覺“錢越來越不值錢”。

所以一切的根源就是房地產。很多上市公司的業績提升,也是他們投資房產的結果,真正的全民投身房地產啊!

我國的大國工匠是“泥瓦匠”



呵岸了吟


高價的奢侈品為什麼帶動不了物價的高漲?因為它不是生活必須品。

那為什麼房價上漲就能帶動物價的高漲呢?因為它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這裡所指的是,剛性需求用房的人,這一部分人目前在買房人當中佔大多數,其中包括,有現房居住,但面積小,急需改善的,這樣一部分人群)。

我們都知道,一種生活必需品的上漲,勢必產生連鎖反應,這是由市場經濟規律造成的,哪一個環節不漲,它就會受損失,所以也就必須的跟著上漲……。

所以說,穩定生活必需品價格,是穩定一切商品價格的首選。穩定一切商品的價格,更是穩定人心的首選。其中自然也包括教育,醫療,藥品,房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