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泰斗袁宝华先生因病医治无效,5 月 9 日 7 时 37 分在北京逝世,享年 103 岁

袁宝华生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留影

哀歌大地,国之重宝驾鹤去。南阳泰斗,国家发改委正部级离休干部,原中顾委委员,原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原国家经济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创始人、原会长、名誉会长,中国企业管理科学基金会创始人袁宝华先生因病医治无效,5月9日7时37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少壮常怀济民志

“故乡河山足风流,五十年来几梦游。而今后生多俊秀,不须杯酒释杞愁。”这是袁宝华在1991年回到家乡南阳时写下的深情诗篇。后有友人以此诗做书法赠与袁老,这幅作品便挂在了客厅中最重要的位置,诉说着伏牛赤子“月是故乡明,桑梓最牵情”的绵绵乡愁。

袁宝华1916年出生在南召县,父亲是南召第三区区长。童年时期,父亲早丧,在与母亲相依为命的日子里,袁宝华形成了坚强、自立、开朗的性格。1928年,他进入河南省第五中学(现南阳一中)就读。当时,杨虎城部队驻防南阳,部队有许多进步分子,他们对袁宝华的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

1931年,他考入河南大学附中,在那里,和同是南阳人的姚雪垠相识。1935年,袁宝华在北京大学学习期间,积极参加了震惊中外的“一二·九”运动。1936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11月,回到家乡的袁宝华任南召抗敌自卫团政训主任,并和王锡璋、胡子云等一起,组织战地服务团,建立抗日武装,从此,走上了职业革命道路。他历任中共南召县委统战部长、南阳地委委员和豫鄂陕工委委员。1940年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1941年调到中央组织部任干事。1945年到东北工作,曾任县委书记、省青委书记。

新中国成立后,而立之年的袁宝华投入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相继担任中央重工业部和冶金工业部局长、副部长,国家物资管理部部长等职务。粉碎“四人帮”后,他又先后担任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等职务,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作出了很大贡献,成为蜚声中外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经济学家。

袁宝华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是我国经济各个重要时期和重大事件的见证者与推动者,在经济体制改革、企业改革、教育改革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

垂暮犹存报国心

袁宝华在近80年的革命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尤其在经济体制改革、搞活企业、强化企业管理和职工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学和现代企业管理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2015年5月,《袁宝华文集》出版发行,朱镕基在序言中道:宝华同志是我参加工作后的最早领导,也是我一直努力学习的榜样。书籍出版的座谈会上,朱镕基说:“宝华同志在其80年的革命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他的系列著作丰富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理论与教育理论,也是总结历史经验的宝贵文献。”

胸怀家国的袁宝华对家乡的建设发展更是深切关注。数十年来,《南阳日报》成为他案头的必看报刊,透过这扇窗,他欣喜地看到了家乡的每一步发展变化。在2008年12月23日上午在京召开的南阳中学北京校友会迎新年(2009)顾问茶话会上,作为南阳中学校友会名誉会长的袁宝华,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讲话中,他特意提到:“南阳日报社给我寄的报纸,我每期必看,报纸办得很好,内容很丰富。报纸办得好,说明宣传工作做得好嘛!”

据袁宝华身边工作人员介绍,数十年来,他与南阳联系广泛,对南阳一中、南阳师范学院、南阳理工学院等尤为重视,常与之沟通、交流,并不遗余力地为家乡发展献智献力。还曾多次为家乡捐赠图书,共计数万册。

2013年,年逾九旬的袁宝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饱蘸深情寄语家乡,深情厚谊令人动容:深切怀念家乡人民,祝愿家乡越来越好——袁宝华。

一世豪情酬祖国

袁宝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回忆道,最令他难忘的,是《企业法》的出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981年,根据小平同志指示,袁宝华组织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拿出了工业企业法初稿,但因各方面对企业领导体制看法不同,未能出台。从1984年到1986年,《企业法》草案数次修改并数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因意见不一,暂时搁置。1988年3月,经党的十三届二中全会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简称《企业法》)作为立法建议,于同年4月提交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从起草到审议通过,《企业法》用了十年。而该法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明确了企业的内部关系、外部关系、经济关系和行为规范,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为了纪念袁宝华在企业管理方面作出的贡献,2004年12月,中国设立了由中国企业管理科学基金会推出的中国企业管理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并以袁宝华的名字来命名,即“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袁宝华说,该奖项旨在进一步促进中国企业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的创新,提升中国企业管理水平和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现代化事业。

在人民大学任职期间,他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倡导理论联系实际,勇于改革,不断创新,鼓励学术研究面向实践、面向改革开放主战场,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学校学科优势进一步得到发挥,学术影响力大大提升。卸任后,他依旧不忘初心,长期关心学校发展,担任了吴玉章基金委员会名誉主任,并积极为学校“双一流”和通州新校区建设出谋划策,为中国人民大学的改革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他还十分重视国家行政管理干部的教育,在他的倡议和推动下,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了经济管理、行政管理方面的教学和研究机构,随后中央也决定组建国家行政学院,由中国人民大学负责筹建工作,为国家行政学院的建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他也是我国MBA教育的开拓者,提出“中国也要发展技术型的工商管理硕士”,曾担任第一届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

袁宝华逝世的消息传出后,社会各界哀思如潮,纷纷痛悼袁老百岁风华,德厚仁高,风范永存。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讣告,袁宝华同志遗体送别定于5月21日(星期二)上午9时,在八宝山殡仪馆大礼堂举行。

南阳报业传媒全媒体记者 柏伴雪 编辑/监制 陆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