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屢次提醒場外配資風險,正動用技術手段嚴格把控,這對股市健康發展有何影響?

厚金說


股市想要健康發展除了要完善各股市制度,讓股市制度成熟起來之外,同樣需要清理一些股市配資資金,避免2015年深痛教訓之後,監管層已經對於股市配資非常重視了,多次提醒投資者場外配資風險,目前監管層動用技術嚴格把控,自然會對股民A股健康發展有很大影響,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影響。

監管層需要的是一個健康而慢性發展的股市,而不是喜歡出現快牛,出現瘋牛。已經經過2015年快速牛熊交替的經歷,管理為了控制牛市上漲的速度,必然要查配資,因為配資就是牛市的最大推手。而今年A股漲太快,監管層必須要控制瘋牛出現,所以監管層查配資就是控制上漲速度,讓股市有良性的健康發展,這樣的股市才是健康的,類似美股這種良性慢牛,這樣的牛市才走的長走的高,不然速戰速決,這樣不利於股市長久的健康發展。

其次還有一個查配資對股市健康發展的影響是,提醒投資者配資風險,目的就是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只要保證投資者利益,保護好股民,對於股市後期健康發展有很大的幫助,而且股民投資者也是希望A股走良性慢牛,只有這樣監管層和投資者齊心協力,共同不促進股市的健康發展付出努力。

監管層提醒投資者配資風險,並且也是查配資資金,最大的影響就是引導投資者要理性投資,走價值投資思路,而不是走投機思維;目的也就是為A股市場逐步從投機市場,慢慢引導走價值投資市場。配資的投資者都是想以小資金博取大收益,完全屬於投機性,而不是投資了,一旦投資者都沉迷配資的話,監管層更加困難讓A股走價值投資,所以監管層邊提醒配資風險,邊查配資其實目標長遠,這樣對於A股是長期影響。

總之監管層告訴投資者配資的風險很大,雖然再度配合動用技術手段查配資,清理一些違規配資,這樣對於A股健康發展有保護投資者,控制股市漲跌速度,影響最大的就是引導A股走價值投資,這就是我個人認為這三點就是對於A股健康發展帶來的最大影響。


老金財經


配資帶來的風險,15年相信大家都已領教和見識過了,就是連續千股跌停和股災1.0和2.0。配資的危害在於槓槓倍數,導致的人性瘋狂和崩潰時無法阻擋。

而監管層一再強調消滅配資,每次提到消滅配資,市場都會高度緊張,因為15年的印象記憶過於深刻和恐懼。

而配資根源於p2p,根源於高利貸,根源於銀行資金的安全和對金融系統的危害,所以監管層高度警惕,每一次都會以嚴打的心態和形式打擊配資。

所以說,徹底規範或者控制配資,對於市場的中長期穩定和穩健是有極大的好處的。

反過來說,金融,尤其是股票市場,在全球或者創立之初,天然就存在槓槓,沒有槓槓的金融,就不是健全和健康的金融,放在成熟的香港和美國,其槓槓同樣不比配資低,只是他們以合法化和規範化,所以,問題不在於金融槓槓的存在風險而是金融槓槓的合法化不足,我認為,15年至今三年以來,管理層沒有系統性規範配資的合法化的機制,才是最大的問題所在。導致只要市場好轉就天然存在配資。

即使以所謂大數據和科技手段,的確會在很大程度上消滅配資,但是,始終會存在,與其於堵不如於疏。如果,像融資融券也許一樣被規範和系統性監控其動態,是否對於市場有比較充分的研判和走向規範和成熟?

總結起來,徹底高壓嚴打配資,對市場中短期的穩定和健康,肯定是有巨大的好處的,只是堵不如疏!不能什麼都一限了之!




龍哥fei0598


嚴查場外配資,是為了讓這輪的上漲行情慢點,一季度的瘋牛行情配資是推手,如果不管不顧,就像2015年那種一輪漲勢結束,再迎來四到五年的漫長下跌走勢,並不利股市穩定和健康發展。而在3月初清理配資消息發出後,A股就終結了第一輪漲勢,至今還處在震盪中,此次再次提醒場外配資風險,不僅僅是警告那些高槓杆資金,也是為了能讓市場走出慢牛行情。

2015年千股跌停行情歷歷在目,當年熊市開始,每天都是股票跌停,很多上市公司為了躲避跌停紛紛停牌,有千家公司停牌,創了A股歷史上停牌最高的記錄,當時發生了系統性風險,也開始了熔斷測試,最終不了了之,才出現了股指期貨暫停,救市場基金成立,時至今日,接近四年時間的熊市迎來了一輪的暴漲行情,很明顯就是有再走歷史瘋狂牛的跡象,此時在3000點提醒場外配資風險,很顯然監管就希望股市走的健康,也認為3000點僅僅是開始。

而場外配資一旦瘋狂,一旦集中爆發,股市就成了投機市,談不上價值投資,如果爆發到極端,就會吸引場外的新股民入市,此時最終接盤的還是新股民,雖然機構可以藉助股指期貨來對沖風險,但是股民卻會損失慘重,所以,當下開始清場外配資,當下開始鬆綁股指期貨,就可以瞭解到,其實有意為股市下一輪牛市做準備。

從另一方面來說,場外配資進入股市的資金是有,但是大部分其實是虛擬盤,這也是不利部分想配資的股民,和股民存在對賭的風險,監管的出發點是好的,而股市當下是政策有利好,經濟開始觸底反彈,技術熊轉牛,在流動性充裕時期,利好會放大,利空會化小,此時的場外配資消息,短期可能是利空,中長期是有利股市健康發展的。

感謝點贊並關注,歡迎評論和轉發,每日分享更多觀點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要想在股市長久炒股,希望大家用自己的錢炒,虧了有時間等,賺了心安理得,睡覺踏實。場外配資,賺了,風險跟盈利不成正比,虧了被平倉,傾家蕩產,多少年都翻不了身。大道理誰都懂,股市本身自己是不會產生利潤,是大家擊鼓傳花,不斷抬高股票價格產生的差價,最後高價拿到的那一批人,就要站崗。站崗也不是非常可怕的事,因為等跌到一定時候補倉,將來也是可以解套或者賺錢。但如果你是配資,配資公司是不會虧著等你解套,他要保證他本金跟利潤的安全,股票跌到平倉線了,配資公司就會平倉,那麼你本金就沒有了。將來就沒有翻身的機會了。那時眼淚就如圖所示。所以證監會用技術打擊場外配資,我感覺做的非常好,這樣做才能讓股市長久健康下去,謝謝大家閱讀,祝大家在股市順風順水,多發財。



海源汽配


目前我所知道國內的金融產品好像都是帶有杆杆的,比如股指期貨和商品期貨自帶10倍槓桿,期權自帶好幾十倍不等的槓桿,最近幾年作為金融產品的還有我們人人皆知的房產,首付25%就是4倍槓桿;現在每天回家在電梯裡面看到的汽車銷售廣告“一層首付彈個車”十倍槓桿;

對於股票市場,只有資產超過50萬以上的股民可以加不到兩倍的槓桿,像我這樣的小散戶就沒機會加槓桿。

聽證券公司的老鐵說,他們證券公司融資客戶動不動就是幾千萬的融資,這對股票市場都沒有影響,難道像我這樣的小散戶有個100來個,一人融幾十萬,總資產也就幾千萬,小散朋友們,你們覺得100個小散融幾千萬和1個大戶融資幾千萬同時進行股票交易,誰對股票市場的危害大。

我覺得資金一樣,股民基數越小的,危害應該越大,因為一個人清倉就是好幾千萬,100個小散戶要同時清倉才好幾千萬,要讓100個小散同時清倉的可能性很小。

我個人對股票配資是這麼理解的:股票配資就像一個小私募,A手上有100萬,但是不會炒股,B剛好會炒股但是缺資金,兩人一商量,A就把自己交給A去炒股,B每月給A提供一定的利息,這就是股票配資。

那麼如果A自己會炒股,把這100萬投入股票市場,難得也會對市場產生影響嗎?

“存在即是合理”不要資金進場的時候不聞不問,等資金進來得差不多了才打壓,這肯定要出問題的。

我們要得是一個健康的市場,所謂健康就是不要主觀的去幹涉,只要把規則訂好就得了。

如果股票配資成為一種常態化的市場行為,那麼就不會出現股災了。

股災是短時間內抽走大量資金所產生的。


JRDSH


提到配資,首先想到的就是2014、2015年的槓桿牛市和股災。最近又傳來清理配資的消息,那麼這一次的配資浪潮和上一次有什麼區別呢?

2015年的場外配資的來源是民間借貸p2p和傘形信託,通過配資公司接入HOMS等軟件,利用分倉功能實現控制,然後再接入券商。2019年的配資相對簡單,民間借貸以私募的方式直接接入券商分倉系統。

從資金的來源來看,2015年互聯網金融正值興起,大量高息資金流入證券市場,傘形信託更是大行其道,資金的來源是非常豐富的。隨著國家對互金平臺持續整頓,對傘形信託全面叫停,配資的資金來源大幅縮減。對HOMS等軟件全面限制,也使得資金更加透明。2019年的這次配資潮的規模和幾年前不可同日而語,並且可以通過對券商的管控來控制風險。

對於配資這件事,我覺得是有兩面性的。首先,配資或者說高槓杆炒股不可能杜絕,任何市場都會有膽子大,敢於以小博大的投機客存在的,樓市如此,股市亦然。投機客是把雙刃劍,一方面活躍市場氛圍,完善股市生態,增加流動性。另一方面,投機大都以短線炒作為主,過度投機會助長炒作之風,形成個股泡沫,放大風險。

最近的整治配資就是對最近市場炒作之風的遏制,要買股票,歡迎,真金白銀的買進來,享受公司成長帶來的資產增值。

我們可以看到,前兩年隨著股市的持續下跌,無論是大股東的質押危機,上市公司的融資困境,還是普通股民的財富縮水,都嚴重影響到了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行。從今年開始,監管層對於股票市場的政策呈現監管放鬆,甚至鼓勵的趨勢。225行情更是對高層講話中深化金融供給側改革的正反饋。

人間正道是滄桑,中國資本市場一路坎坷,從野蠻生長到成熟規範。總有一天,待到山花爛漫時,它在從中笑。



dachao9398


今天剛好寫了一篇關於配資風險的文章,大家可以到我的文章中去看看。行情好的時候,都會出現很多的配資公司。

我是不建議配資炒股的,第一,配資本身需要出高額利息,第二,配資的本金有可能也是危險的,不要自己錢沒有賺到,又折了本金,這就更得不償失了。一旦行情有變,配資公司跑路的風險也是很高。

所以規勸大家還是少用比例槓桿的好,用自己的錢心裡踏實,不要想著賭一把的人生,一步一步腳踏實地也不會太慢的。




飛哥的股市投資之道


股票市場在全球或者創立之初,天然就存在槓槓,沒有槓槓的金融,就不是健全和健康的金融,放在成熟的香港和美國,其槓槓同樣不比配資低,只是他們以合法化和規範化,所以,問題不在於金融槓槓的存在風險而是金融槓槓的合法化不足,管理層沒有系統性規範配資的合法化的機制,才是最大的問題所在。導致只要市場好轉就天然存在配資。

場外配資一旦瘋狂,一旦集中爆發,股市就成了投機市,談不上價值投資,如果爆發到極端,就會吸引場外的新股民入市,此時最終接盤的還是新股民,雖然機構可以藉助股指期貨來對沖風險,但是股民卻會損失慘重,所以,當下開始清場外配資,鬆綁股指期貨,其實是有意為股市下一輪牛市做準備。

配資對於股市猶如興奮劑,只能短期提振並快速拉高。一旦風險苗頭出現,將比賽殺跌。所以管理層不管用何種手段遏制配資苗頭都是尤為正確的,而且及時。


掘股掏金


這是好事情,並不是壞事!


配資,就是借錢炒股;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股市是一個有風險的地方,本來借錢炒股就不對,所以打擊配資,我認為是真正的保護散戶,是對的!


2014年2015年牛市,槓桿資金很多,配資是主力。隨後去杆杆,踩踏風險,動用幾萬億救市。前車之鑑啊,難道,悲劇還要重演?所以,查配資,是不想瘋牛,想慢牛!


很多公司打著配資的幌子,乾的是違法的勾當!這類打擊完,合法,利國利民,有利於和諧社會和社會主義價值觀!


我是我是螞蟻聊股市,希望大家在閱讀後順便點贊,以示鼓勵!長期堅持原創真的很不容易,多次想放棄。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態度!


螞蟻聊股市


不說配資,說一下什麼是健康的股市吧!我覺得健康的股市可能是符合價值投資的理念的。

什麼是健康的市場?首先要從它的作用來看,分為兩個方面:

一、對經濟、對企業

股票這個東西誕生之初是為了分擔風險,大航海時代,海外貿易的利潤很高,一本萬利,但是相應的風險也很高,翻一次船就是一個商人賠的傾家蕩產。生意總不能不做,聰明的荷蘭人就想了一個辦法:把公司責任和個人分開,建立企業法人,虧就虧投入的本錢,稱為有限責任公司。也不知道那個時候有沒有保險,反正他們就是沒用。


二、對投資者

說了這麼多是為了說明為什麼會誕生股票以及相關的股市。是因為風險高嗎?是,但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還是因為資金不夠,準確的說是資金流通渠道不暢,導致配置不到位。因為普通人有大量現金,但是他們又沒有哪一個人有那麼多資金,能承擔起失敗的後果。當然,也沒有渠道。所以為了大家都能參與這種生意,就把股份化成股票,同時也獲得了流動性。


當然也有那種富可敵國的人能養那麼多船以及覆蓋相應的風險,但是這種人太少,根本滿足不了市場需要。


現在可以總結了,資本主義(公司)的發展需要市場、勞動力、技術、資金等,股市的作用基本就是這樣,一方面給企業提供一個融資的地方,幫助企業擴大生產,滿足市場需求,尤其是優質的企業。另一方面,讓普通人能夠享受到高利潤的生意。

同時,這個也帶了負面的東西,也不能完全說負面,附加的東西吧。就是溢價,也就是波動。溢價是最能吸引企業家將公司上市的,畢竟他的一塊錢可以翻好多倍,波動是最能吸引投資人特別是散戶的,畢竟有了報復的夢想。



可以說,健康的股市的主要作用是幫助企業融資,擴大生產經濟才會進步。一般企業獲得融資就兩個方式,投資和貸款。

我們國家的情況大家都知道,銀行貸款普通民營企業很難拿到,而且還時不時的通過各種方式進入房地產。加上高利貸、債券這些,而且信貸擴張會帶來通貨膨脹的後果,國家也在降槓桿。

總之,貸款滿足不了企業的融資需要。而現在經濟壓力又大,怎麼辦呢?那就是投資這一塊了,這其中的大頭就是股市。


其實國家的想法也是好的,要幫助企業上市融資,首先肯定要是牛市嘛,要大家肯投錢才能融到啊。所以15年就提出了這個想法,讓股市牛起來。

誰知道,那一輪剛好遇上了槓桿牛,開始國家還高興,最後發現越來越不對。因為有一個根本矛盾,融資會抽取市場上的資金。那些配資的人都是想快速擼一把就走,誰想跟你企業一起成長啊?所以勢頭不對成了股災。


現在政府弄明白了,要幫企業融資就要老百姓肯投資,要老百姓肯投資,就要股市牛起來。但是,這種牛市不能一抽水就跨,必須是長牛、慢牛。配資帶來的槓桿牛跑得太快必須控制。


說了這麼多,其實就是想告訴大家,政府是想要一個慢牛、長牛的。而且,考慮到現在國際環境和國內經濟,這還是一個很緊急的事情。



不過話說回來,都說經濟好轉了,股市才會上漲,但是現在的情形是股市好轉了經濟才能好轉,到底哪一個才叫健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