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蚊子!我劝你善良

在这,咱们先感谢一下南都美女记者

因为她,所以我们再一次拥有五一小长假!

本周五就开始了为期三天的清明假期

再好好搬砖个23天

就又迎来为期四天的五一假期!

相信不少小伙伴都已经摩拳擦掌

早已规划好到时如何自由的飞翔了吧

身为疾控小卫士的我得提醒一下你们

在飞翔的时候,多多注意下你们头上的蚊子...

以及它所携带的针!

四月份随着气温上升,雨水增多

蚊子们也开始传宗接代了

登革热是由蚊子叮咬人传播登革病毒引起的,以高热,全身肌肉、骨骼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者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上可分为Ⅰ、Ⅱ、Ⅲ、Ⅳ四个血清型,各个血清型都可以发展为登革出血热导致出血、休克甚至死亡。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

上图为埃及伊蚊

我国主要为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

临床特征

登革热流行于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尤其是在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和加勒比海等;在登革热流行地区旅游回来半个月(登革热潜伏期3-14天),如果出现了以下症状:

1、突发高热:一两天内体温升高到39℃~40℃,体温常持续一周不退;

2、“疼痛”:感到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整个人觉得很疲乏;

3、“发红”:脸部、颈部、胸部及四肢皮肤发红,貌似“酒醉状”,甚至出现眼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牙龈等无端出血等;

4、皮疹:以麻疹样和出血性皮疹为主,不高出皮肤。

请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外出旅行史

目前没有治疗登革热的抗病毒特效药,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近期旅行史。早诊断、早对症治疗可减少疾病加重的风险。发病后要注意休息,注意防蚊。退热之后仍然存在病情恶化的风险,一旦出现腹部剧痛、持续呕吐、皮肤红色斑点、口鼻出血、呕血便血、嗜睡易怒、皮肤湿冷、呼吸困难等症状时,提示需要紧急就医。

长假出游小贴士

1、出游前,要先了解当地的情况或者该地区有什么流行病,可通过网络查询旅游部门、检疫部门的旅游提醒,做好预防措施后再前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菲律宾已报告40614例登革热病例,马来西亚报告26545例,越南报告38122例。泰国、老挝、柬埔寨、新加坡报告病例数均超过去年同期。

2、如果前往南美、东南亚、非洲等地,必须采取防蚊措施,比如穿长袖衣服、喷防蚊液,避免在树荫、草丛等蚊虫较多的地方逗留过久。选择有空调或有蚊帐、防蚊纱窗的宾馆。

3、一旦身体不适,出现发热、头疼、关节痛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外出旅行史,以便早期诊断治疗。

往期文章

“清明蔗,毒如蛇” 一棒送你进ICU

今天我要讲的是,屎的那些味儿

“舌尖上的毒蘑菇”正在火热上映!

感冒,老妈说用上老偏方就得了!

喜欢我们文章的小伙伴们,请麻烦点个好看~小编的鸡腿就靠你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