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愈是发牢骚、鸣不平,自己只会陷入更加痛苦的境地

对于自己身处的环境,可以采取两种态度。一种是负面消极:卑怯或者憎恨。另一种是正面积极,把客户提出的苛刻要求看作提升自己的机会。因为选择的态度不同,结果也大相径庭。

人当下越是痛苦就越会发牢骚,鸣不平。但是,这种牢骚和不平,其结果都会返回到自己身上,使自己陷入更加痛苦的境地。

所以我认为,不管身处怎样的环境,都不能忘记感谢之心。

02

但在现实中,即使强调要持有感谢之心,却总是持有不了。

尽管如此,要告诉自己哪怕勉强,也要说:“谢谢。”这句话非常重要。这样来把感谢这种行为习惯化。

通过这种哪怕勉强,也要让自己心里想“谢谢”的做法,可以让自己的情绪轻松起来,内心开朗起来。

03

再进一步,诚恳地将“谢谢您了”这句话说出口,那么,周围听的人也会心情舒畅,整个氛围就会变得和谐。相反,郁积怨言的糟糕氛围,会给自己和周围的人带来不幸。

不管对于多么细小的事情都要表达感谢,这是优先一切的大事,其中蕴含着巨大的力量。

感谢是万能药,感谢不仅能把自己引向愉悦的境界,同时,也会让周围的人快乐起来。

04

人无法单独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今天之所以活着,之所以能尽情工作,离不开周围的一切,从空气、水、食品等外界环境,到社会以及家庭成员和工作伙伴等,周围的一切在支撑我们。

从这个意义上说,与其说是活着,不如说是这一切“让我们活着”。如果这样想的话,对于能活在现世,能健康地生活,就能自然而然地产生感谢之心。

05

只要能产生感谢之心,就能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幸福。

不管身处何种境地,都不要发牢骚、鸣不平。对活着,不!对让我活着,时时地、由衷地表示感谢。

这样来培育一颗能够感受到幸福的心,就能把自己的人生变得丰富、润泽和圆满。

本文摘自《思维方式》

每天诵读六项精进:《活法》P113-114

①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努力钻研,比谁都刻苦。而且锲而不舍,持续不断,精益求精。有闲工夫发牢骚,不如前进一步,哪怕只是一寸,努力向上提升; ②谦虚戒骄。“谦受益”是中国的古话,意思是谦虚之心唤来幸福,还能净化灵魂; ③天天反省。每天检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是不是自私自利,有没有卑怯的举止,自我反省,有错即改; ④活着就要感谢。活着就已经是幸福,培育感恩之心,滴水之恩也不忘相报; ⑤积善行、思利他。“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行善利他,言行之间留意关爱别人。行善积德有好报; ⑥不要有感性的烦恼。不要老是忿忿不平,不要让忧愁支配自己的情绪,不要烦恼焦躁。为此,要全力以赴、全神贯注投入工作,以免事后懊悔。

我经常将这“六项精进”挂在嘴上,提醒自己实行。虽然字面上平凡之极,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必须一点一滴去实践,融入每天的生活之中。不是把这些道理当成摆设,关键是在日常生活中贯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