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实用营销思维

思维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在产能过剩的时代,无论每个行业,每个企业都在拼尽全力想进一切策略,对其产品进行营销。每个企业的营销部门在企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营销策略的成败事关企业的生死存亡。全员营销、全民营销等被众多公司奉为瑰宝,但是营销均为粗放营销,缺乏对营销策略的总结和实时的营销理论的指导。

朴迹产业研究院

跳出营销的经典范式及语境,实用为务,下面朴迹产业研究院艾老师根据对现有营销理论总结,为朴迹产业研究读者介绍七大营销思维(均具有极强的实践操作性):

第一:体量思维

即用数字将企业的问题与未来勾画出来,如,何为大,何为快,需要清晰数字指标衡量。

营销,首先要戒除模糊思维,一切以数字为依据和标准。用数字界定坐标系,如,大(在行业里排第几,在市场规模里占有多少份额),快(增长率有多少)。

从纷繁复杂的世界里,穿越噪杂的声音,一切以数字为衡量的营销,带领我们穿越容易迷失的观念丛林。

第二:范式思维

即发现并确定一个可以复制的驱动销售增长的模式。

高增长企业营销都是“最短距简单复制”:从发现客户到说服、购买、复购有一套成熟的打法(套路),并且对这套打法涉及的资源配置、大小、顺序及人员匹配都有把握,即从自发驱动到自觉驱动的增长。

增长速度慢于行业平均水平,或规模化可以实现却没有实现等问题,核心症结就是范式没有总结清楚,还处于自发随机驱动阶段。

总结成功经验,形成标准化的流程底版,便掌握了善于找到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

第三:模因思维

即人类记忆的最小单元。有以下含义:

(1)容易被记忆的信息是极简的,一个关键词、一段旋律、一幅图片、一个场景等;

(2)最小记忆单元有病毒基因,不仅植入记忆脑库,而且可以自动复制(或被激活);

(3)模因是品牌或产品的第一落点,需要大创意。

名人都是病毒,却并非都有模因。借名人提升知名度的新产品、新品牌,大部分只有短期效果。新产品模因化的最经典案例,是小糊涂仙酒。不用重复广告,就能过目不忘,还朗朗上口。

模因思维,以容易记住的模因为单位,进行营销。

第四:端口思维

如果购买者是水!不是建渠道把产品推给终端,是找到消费者的动机出口,让购买之水冲进你的端口,水到渠成,将渠挖在水流过的主干道上。

端口有两种:其一,在一个地区,手握100家批零商,50家大中小零售店,产品覆盖率达到85 %以上,这个市场就是摇钱树;其二,以网店(官网/微官网、平台旗舰店、微店/服务号等)为唯一端口,聚集粉丝量达到50万以上,网店就是聚宝盆。

端口思维,对消费品、工业品、服务品都适用。然而大家熟悉的招商,养一支从招商里拿酬金的队伍,等于出钱为自己挖坑;招商会开完,就是无休止的扯皮,招商的钱不是销售额。

互联网时代,以端口为王,流量为王,实施流量分发,流量变现。于是成长了一大批平台型互联网公司。

第五:触点思维

就是传播到达率与推广到达率的总和。

触点思维的首要问题是:受众接触多少次信息,才会产生第一次购买?

经验数据如下:如果是一个熟悉的品类,当产品性价比较高的时候,接触2次可产生购买;熟悉品类的高价产品,需要接触5次以上;陌生品类,需要3次以上的接触。

工业时代的大众媒体,饱和轰炸是最有效方式,不浪费50%广告费,那50%的效果就不会出现,宝洁式品牌传播就是遵循这个理念。商圈、互联网时代的流量也是这种散枪打鸟的触点思维。

触点就是营销成本,营销的50%问题是因为缺乏触点思维。

深度分销、终端覆盖率之类的渠道战法,也是触点思维。

触点思维,是实现规模化的前提。

所谓精准营销,很多时候只是广告方为了提价的理想,以及迎合老板资源最佳配置的梦想而已。

第六:机能思维

在从小到大的阶段,关键人的作用是有战略意义的。每个品牌崛起的背后,都有一群功臣。这一群人是组织机能的推动者。企业要善于识别这群特殊个人(包括外部合作伙伴)。

在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阶段,人就是势能,可以因人设岗、因人立法,给关键人最大的自由,用关键人的成功经验,形成组织机能。

老板如果是关键人,就复制老板经验,员工是关键人,就复制关键员工经验。

机能思维,只认效果,不认身份。

第七:奇道思维

前六个思维都是正道,依循正道完成布局的,采取奇道思维,就很容易引爆。一开始就想用奇道走捷径的,大部分走到了绝路上。

奇道思维就是逆向思维、非常规思维,即“两个凡是”:

凡是同行都在做的,就颠覆之;

凡是顾客习以为常的,就打破之。

只有做到“两个凡是”,才能让自己弹出竞争对手的射程。

奇道思维不是考验智商,而是考验情商;不是挑战眼力,而是挑战功力。

武功到了极峰时,就不必再用任何武器了,因为他“飞花摘叶,亦可伤人”,任何东西到了他的手里都可以变成武器。营销是一门功夫,而不只是招式。是功夫,就有道法术,即战略、模式、招式。

术无定则,故可借鉴而不可复制;法有常经,故可循理而生术;道有正邪直迂,故决断在一心。

以上七种营销模式,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产品、不同阶段等具体情况,因时因地因人施策,方能达到营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