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穷还是富,这样一笔账你真算清楚了吗?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网友,在街边购物因2块钱与老板讨价还价,错过末班车,最后花50块钱打车回家的故事。

我想在工作中我们也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为了走捷径往往付出了更大的代价。

比如在工地上,我们用到的机械有很多,机械的施工速度也比人快上很多,然而机械虽然好用,但是租赁费太贵了。

加上现在整个行业竞争压力大,整体利润薄,故此很多时候,老板为了省一些机械费用,而少租或者不租机械,利用人工进行作业。

最后年底算账才发现,钱是省了不少,但是施工进度也拉下了不少。

我们坐下来分析分析分析原因,其中固然有管理的问题,但更多的是老板的错误选择。

多一台机械,不同的工作面可以同时施工,如果只有一台机械,往往在不同的工作面都需要使用机械时,必须等待第一个工作面施工完成,而整个施工流水过程中就存在断流的现象,也就是进度滞后。

进度没有完成,也就没有相关的产值,老板赚的钱也就不多,反而会因工期拉长,增加老板的管理费,及其其他需要的措施费。

这笔账怎么算都是亏的,而老板所担心的只不过是机械闲置。

但是如果能够提前完工可以拿到一笔奖金,管理费及措施费可以省下一部分,是不是还可以继续下一个项目?

因工作进度没有按时完成,最后来抢工期,结果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而在整个建筑行业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就像2016年发生的丰城发电厂的事故,死亡73人,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上亿元。

接着往上说,机械虽有闲置的时间,但是综合算下来或许这个闲置时间的租赁费,不及其他费用的一半,这笔账如果不算好,是不是损失更大?

我看过一本书《我在底层的生活》,作者为了探求底层贫穷的真相,潜入美国底层的生活圈,最后发现“穷人越来越穷因为他住在边远的郊区”。

他们上下班花在路上的时间一天有三四个小时,这些时间如果用来提升自己的能力或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当能力上去之后或者寻找到更好的工作机会,薪资也相应的水涨船高,如果将时间浪费了,在时代更新迭代下,就会发生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现象。

同样在生意场上,往往会做生意的人,都懂得让利给合作伙伴,如果不会算这笔账,赚到的只是眼前的利益,从而错过了永久合作的机会。

而在目前炒的火热的“996工作制”下,无论员工还是老板,如果各自的账没有算清楚,最后亏的永远是自己。

最后我想如果你没有把这些账算清楚,丢了西瓜捡芝麻,你只会越来越穷。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下方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