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一个赛季 辽篮与广东就调换了结局,辽篮退步 一人有责任

有种感觉,CBA的总决赛似乎越来越乏味了,总是4:0的结局,竞争强度明显不足,没有悬念就吊不起球迷的胃口和兴奋点。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近几个赛季CBA的总冠军归属几乎是一年一换,轮流坐庄,没有哪家球队能独大称霸。这似乎还是球迷所希望的,最起码还有一些刺激感。真要是哪家建立王朝,统治CBA,反而就更没啥意思了。

不过,这几个赛季的总冠军之争,好像也有个特点,虽然四强球队变化不大,可一旦哪家球队突然加大投入就会成为暴发户,吃老本的球队就越来越缺乏竞争力了。

现实已经证明,咱就拿上届总冠军与本届总冠军说事,辽宁男篮与广东宏远干脆来了一个位置大调换,一方停在半决赛,另一方就是总冠军。当然,这并不是什么必然的规律。我所要说明的,就是当一支球队真心加大投入,和毫无变化故步自封的球队,最后将会是两个不同的结局。

客观而论,辽宁男篮今年常规赛和季后赛变化的落差很大。从常规赛看,辽篮是夺冠热门。可从季后赛看,辽篮打到半决赛就算很不错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大家都清楚,就是缺少了内线主力韩德君,使辽篮整体实力下滑。那么,我们再换位思考一下,假如今年的半决赛辽篮是完整健康的,冲进总决赛的希望会不会大些呢?我个人观点,应该能和新疆扳扳手腕,起码也是五五开的一个局势。但是,也很难保证就能战胜新疆,毕竟辽篮的短板实在是太明显,而整体实力仿佛也不如去年。

至于辽篮的卫冕计划,或者是进入总决赛力拼广东,感觉辽篮今年的信心并没有去年那么足,以至于在广东引进两名超级外援的时候,辽篮并没有积极跟进补强,而有点听天由命的味道,这好像并不是很有自信心的含义吧?

其实,说句心里话,今年的辽篮即使韩德君在,也难过新疆,广东这两道坎。人家两家都在大力补强,而辽篮是停滞不前,甚至略有退步,这是一个很鲜明的反差。这一点,辽篮的队长杨鸣应该最清楚。所以,他在总决赛第四场结束之后,就明确表示,广东队夺冠是实至名归。意思就是说,辽篮与广东确实有差距,该服就得服。

既然是这样,咱们就分析一下,看看辽篮与广东之间的差距究竟差在哪里?说句实话,广东宏远本赛季的实力暴涨,表面上看好像是签了两个强力外援,要靠大牌外援打天下。但实际真不全是,广东的强大,本土球员的高效发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两大外援,并没有特殊的发挥,甚至并不比新疆的两个外援强。我有组数据,是疆粤双方四场总决赛两边外援的得分和篮板数,也可以侧面看看双方外援的效率情况。四场总决赛,新疆的费尔德共得到103分16个篮板,斯托克斯共得到106分56个篮板,二人总和209分72个篮板。而广东布鲁克斯共得到88分30个篮板,威姆斯共得到93分17个篮板,二人合计181分47个篮板。这就看出来了,新疆队的两个外援,无论是得分还是篮板球,都高于广东的两个外援。

以上的数据说明了什么?可能大家也都看出来了,广东的崛起,实质也是本土球员的崛起。那么广东的本土球员为什么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呢?我觉得,这功劳应该是杜锋的,首先是他的大胆变革,使球队实现了小球风格,既提速又增强了火力点,使整个球队都活起来了。第二点就是大胆启用新人,看看曾繁日,杜润旺,尤其是徐杰,他们都进入了正常轮换,使球队能打球的人特别多,球员都能保持充分的体力。看看易建联今年的高效发挥,主要原因是他不那么累了,有充沛的精力自然就会有好的效率。更值得一提的是,杜锋敢启用徐杰打总决赛,一个只有19岁的小孩,而不用经验更丰富的老将孟铎。从种种的现象来看,杜锋的大胆创新,不保守,是广东夺冠的重要因素。

这样,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辽宁男篮,郭士强指导非常敬业也非常认真,这是大家公认的。战术理念也不差,每次叫暂停之后,辽篮基本都能打出一个小高潮。但郭指导最让人不太理解的地方,就是不爱锻炼新人,基本就可那几个老人凿,郭艾伦,哈德森场上打40分钟的时间太常见了。而且老球员状态不好也不换,年轻小将有亮点也不用。比如鄢手骐已经有所表现,并且常规赛打过新疆发挥不错,可一个赛季没给10次出场机会。板凳球员马壮,明明就有得分能力,也有身高,但还不如鄢手骐,连CBA的地板都没踩着。倒是老将杨鸣获得的机会不少,常规赛期间接近场均9分钟的时间。相比之下,杜锋宁用徐杰不用孟铎,而郭指导则是只相信杨鸣,不用鄢手骐。不知道这是不是差距,或者是开化与保守之间的鲜活对照呢?

郭指导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换的战术,基本都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打法。用人也是常规操作,不怎么讲究变阵,或者是演练第二阵容。正是因为如此,在韩德君受伤之后,球队一时找不到更合适的战术方式。也就是说,对韩德君的依赖特别严重。这些,都是郭指导应该思考的问题了。辽篮打到这个地步,原因很多,不只是缺少韩德君那么简单,千万不要用缺少韩德君掩盖问题,即使大韩不受伤,本赛季的辽篮也不如去年,刘志轩,丛明晨越打越不会玩了,锋线的缺口越来越突出,又越来越被人家针对,这都是实际问题。

辽篮必须要经过一次大的调整了,如果单纯以引进好外援来补强,这并非是上上之策,更不是长远之计。引进内援,挖掘年轻球员的潜力才是根本。我就这样说,有想要签周琦的2500万,就引不来一个本土的替补中锋,和一个有点实力的锋线球员吗?事在人为,就看是不是真心运作,是不是真想花钱。

另外,说一千道一万,辽篮的调整和补强,首先需要郭指导打破原先的保守观念,下决心挖掘新人,为辽篮增加新鲜血液,使球队真正活起来,这是最重要的。既然卫冕没有成功,那就没必要急功近利了,下年夺不夺冠似乎也没那么重要,而把辽篮这帮年轻人能开发出来,使辽篮的板凳深度真正的丰厚,这才是硬道理。当然,我并不是说放弃夺冠,以上我也说过,签两个实力外援,至少再挖一名本土内线,辽篮的实力仍不可小觑。但不管如何,锻炼新人不可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