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防務大臣威廉姆森因洩露華為參與英國5G建設的機密被特蕾莎·梅免職,你怎麼看?

神祟者


這位年輕的國防部長,終於為自己的任性和無知埋單。而且是以一種近乎於恥辱的理由被開除出英政府團隊:洩密。



不得不說,他的洩密行為是撞到梅姨的槍口上了,成為半年來被脫歐議題弄得狼狽無比的執政團隊一致的出氣筒,同時梅姨也借殺雞駭猴之機,讓還有異心的同僚們引以為戒,對“組織”要忠心耿耿,不能三心二意。

由於這位防長長相類似威廉王子,所以很受國人喜愛,儼然是一顆政治新星。去年年底,他隨間諜船出訪烏克蘭,在與波羅申科會面時公然威脅俄羅斯,引來俄羅斯的強烈不滿和斥責。後他又不假思索,在南海問題上不負責任的亂言亂語,還要派遣尚處在維修狀態的航母到南海巡遊,讓英國一片譁然,引發亞洲大國不滿,最終讓即將登機出訪的英國財政大臣,不得不狼狽地止步在倫敦希思羅機場。他的不負責任、喜歡出風頭的說話風格,引來內閣部長們的一致聲討,讓梅姨也動了“殺心”。

有人說,開除這位防長是“揮淚斬馬謖”的行為。但我們必須指出,這位防長不是梅姨的“門徒”,又胸無點墨,才智上遠不及馬謖。再者,為了儘快脫歐,一味只會使用蠻力,又一切唯美國馬首是瞻,在大是大非面前一再犯糊塗的梅姨,也根本無法與足智多謀的諸葛亮相比。所以開除防長的行為,頂多算是清理“豬隊友”。



作為五眼聯盟成員,在是否使用華為設備問題上,英國承受的壓力確實令人唏噓。當脫歐議題已近走入死衚衕,即將硬脫之際,德國不計前嫌施以援手,為英國爭取到延期再議,給英國提供難得的喘息機會。時值百無聊賴之際,眾閣員卻為了一己之私,紛紛辭職以躲避清閒,逼迫梅姨必須要在華為問題上找到突破口,不僅要修復與亞洲大國的關係,吸引更多投資,確保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而且還要刻意展現外交獨立性,謀求英國的重新定位。

5月1日本週三英國首相特蕾莎·梅突然宣佈解僱內閣防務大臣加文·威廉姆森的職務,原因是有證據表明威廉姆森涉嫌洩露上個月23日國家安全委員會有關華為參與英國G5網絡建設的相關內容。

這個本以為具有重要意義的決定,卻被國防部長提前故意洩露出去,不僅讓美國有了準備,開始提前施壓,更讓這個原本具有爆炸性的新聞,突然失去了衝擊力,以致能不能上“熱搜”都成問題。

本來想一鳴驚人,到頭來卻成為一地雞皮。讓梅姨“是可忍孰不可忍”,不得不痛開殺戒,用開除防長的舉動,向亞洲大國表明心志,等於是揮舞起一面白旗。

其實,我們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不會輕易被這種所謂的“犧牲”行為所打動。

俗話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面對善於進行撒潑打滾表演的英國人,我們不僅要聽其言,更要觀其行。


新文化街男孩


5月1日本週三英國首相特蕾莎·梅突然宣佈解僱內閣防務大臣加文·威廉姆森的職務,原因是有證據表明威廉姆森涉嫌洩露上個月23日國家安全委員會有關華為參與英國G5網絡建設的相關內容。這些內容在第二天被刊登在了英國主流全國性報紙《每日電訊報》上,內容顯示特蕾莎·撤銷梅政府已經決定允許華為參與英國5G建設的非核心項目。然而,當時包括威廉姆森、內政大臣賈維德、外交大臣吉米·亨特在內多名內閣成員對於特蕾莎·梅的決定表示憂慮,擔心著這一舉動會使得美英關係受挫。

(特蕾莎·梅與威廉姆森)

英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是2010年五月由時任英國首相戴維·卡梅倫創建,是一個內閣專門委員會,負責監督與國家安全、情報協調和防禦戰略有關的問題。網絡安全則也在其審議範圍之內。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由首相擔任,成員包括內閣辦公室主任,財政、內政、外交、國防內閣大臣,商業能源工業戰略秘書、英國總檢察長在內的共九人,同時內閣其他成員、情報機構首長、軍方高層在必要時可以列席會議。由於所討論內容都十分機要,所以有著嚴格的程序,非經過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對外透露會議議事內容。所以這次洩密事件的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並不是說洩密內容有多麼重要,而是其洩密這個行為影響很惡劣。

(卡梅倫召開國家安全會議)

這件事出來之後,參與討論的五名主要成員被要求就此事進行表態,說明是否洩密。然而,包括威廉姆森本人在內的五人均表示否認。不過經過初步調查,特蕾莎·梅認定威廉姆森就是洩密者,並表示對其繼續擔任此職位已經失去信任。威廉姆森在當晚在社交媒體發佈聲明,再次“極力”否認自己是洩密的源頭。不但如此他還表示不接受首相的解僱決定,因為這可能表明他有罪。他有沒有罪現在還不清楚,因為特蕾莎·梅並沒有披露具體的調查結果。但是可以說威廉姆森本身的嫌疑確實非常大。

(加文·威廉姆森)

威廉姆森本人非常年輕,今年只有43歲,在2017年11月他被任命為國防大臣。這也是她第一次入閣擔任重要職務。不過他的能力卻並不是十分出眾,在處理相關問題時缺乏相應經驗,往往都是“口號喊的很響亮,但是卻沒有什麼真正的行動。”在脫歐議題外交與安全戰略上也與特麗莎·梅唱反調。在去年12月他更是公開表態稱,英國軍隊已經為無協議脫歐做好準備,並且認為英國脫歐,將是英國拓展全球戰略的一個契機。他還提出要在亞太地區和加勒比地區開設新的軍事基地,以應對地區威脅和挑戰。

(威廉姆森與英軍士兵)

受英國脫歐陷入僵局的影響,現在特蕾莎·梅內閣可以說權威崩潰,很多內閣成員似乎在為自己的未來做打算。這也使得威廉姆森開始表露自己的野心。他將自己包裝成為一個“民族主義者”,提出各種不切實際的口號無疑是為自己以後的發展撈取足夠的政治資本。所以說對於現在的特蕾莎·梅而言,她很難相信這麼一個人,所以在“洩密門”之後將其炒掉也就在情理之中。目前特蕾莎·梅已經任命國際發展大臣彭妮·莫當繼任國防大臣,她也成為英國首位女性國防大臣。

本文圖片來自谷歌圖片,感謝提供,歡迎加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贊、關注!


古姿


這個事情可能牽扯到大英帝國的內鬥了,很可能壓根和中國沒有任何關係,也和華為沒有任何關係。


威廉姆森出生於1976年,上任以後一直是媒體的焦點,大學時候就加入了保守黨地方團體,2010年擔任英格蘭南斯塔福德郡國會議員,其後在卡梅倫內閣身邊工作,擔任過保守黨黨鞭,他當保守黨黨鞭還是特蕾莎梅推薦的,2017年擔任國防大臣。


威廉姆森上任後表現特別奇怪,經常拋開內閣發表一些言論,導致內閣有時候不得不四處滅火,比如說他公開表示,英屬直布羅陀的居民如果發現通過海峽的西班牙船隻,可以自衛開火,西班牙和英國之間有直布羅陀爭議這個大家都清楚,但是同屬於北約組織,同時同屬於歐盟(迄今為止英國還沒正式脫歐),如果真有居民聽信了這位國防大臣的話,朝著西班牙船隻開火,那真的就是鬧大了。


最離譜的還不是這個,最離譜的是英國財政大臣菲利普•哈蒙德當時對華訪華,說中國對外基建很好,大大稱讚中國一番,說中國“真正具有史詩般雄心”,當然好聽的話大家都願意聽,關鍵是英國有這個意願和中國交好


英國《金融時報》


哈蒙德的意思非常清楚,正如同《金融時報》所說的那樣


其實錢大家賺,這並不是什麼壞事,英國要脫歐,脫歐就要面臨和一系列國家重新簽約的問題,大英帝國倫敦金融城在脫歐以後會喪失對接歐盟金融的能力,英國急需要達成新的協議,比如說人民幣清算啊,離岸金融業務等等。


在英國財政大臣和中國交好的時候,這位國防大臣威廉姆森不失時機的放了一把火:



威廉姆森公開聲稱,英國可以在中國南海和加勒比海建立新的海軍基地,“真正發揮全球作用”。

威廉姆森此言一出,輿論大譁,大家都知道今天的大英帝國可不是過去的大英帝國,過去的大英帝國搞個炮艦政策,清政府還真有點怕,現在的英國來搞炮艦政策-----怕不是來賣淫的,外加上英國本身就曾經對中國搞過炮艦政策,威廉姆森給人一種似乎腦子被水泡了的感覺。


於是中方非常遺憾的對財政大臣說:

我們希望英國能切實尊重中國的核心利益和重要關切,並且言行一致。

然後財政大臣沒能成行。


在英國脫歐這個節骨眼上,威廉姆森突然搞這一出,特蕾莎梅和財政大臣都非常尷尬,財政大臣這個位子在英國極其重要,僅次於首相,就英國今天的海軍,炮艦不炮艦無所謂,重要的是為什麼同一個英國內閣,發出了不同的聲音?


也就是說:到底誰說了算?是財政大臣說了算,還是國防大臣說了算?

英國到底有幾個政府?我到底要跟誰去談判?

政令出多門,這是大忌。


外加上這次洩密事件,我看特蕾莎梅實在容不下這位爺了-----這是來幫忙的,還是來拆臺的?


根據BBC的報道,這次事件可能問題更大,BBC猜想是這位國防大臣威廉姆森不是對中國事務有什麼看法,而是想篡位謀權,因為他既然連對西班牙船隻開火都說得出來,還有什麼說不出來的?

開會不說,會後亂說。

《衛報》批評威廉姆森魯莽,稱其自己想當首相的慾望而洩密,適得其反。

特蕾莎梅開除威廉姆森,對外展示的是自己依然有掌握革職內閣人員的權力。


說白了,這就是英國內閣保守黨的一起內訌,假借中國的名義而已。


李建秋的世界


很好,開除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