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現在影視劇只靠“主角光環”來推動劇情?

哈欠音樂


人們反感的並不是主角光環,而是不合邏輯。

為什麼一個人能成為主角?如果一個人平庸無比,運氣還極差,這樣的人你寫他幹嘛?這種人都是用來作為文藝作品裡面的陪襯的。所謂的主角,必然有常人不及之處,這個不及之處包括身世,秦始皇嬴政要不生在皇家,能統一中國嗎?這難道不是主角光環的一部分嗎?很多人搞不清楚一個邏輯,並不是因為某人是主角,所以他牛逼,而是因為他首先有主角光環,所以故事才有圍繞他展開來說的必要。

我相信這樣一句話:任何事情如果百分之百沒有任何破綻,那麼它就應該發生。好比我們拋硬幣,很多人覺得拋硬幣正反結果隨機,其實我們把拋硬幣這個時間細分到每一個時刻,硬幣的狀態取決於你拋硬幣的動作、力量、硬幣前一刻的狀態和此刻的氣流,簡單的說,硬幣下一刻的狀態是由上一刻的狀態決定的。如果你能保證在氣流相同環境中,以完全相同的動作、力量前後拋擲兩枚化學、物理狀態完全相同的硬幣,那麼最後的結果必然是相同的,不存在隨機,所謂的偶然只是你無法預算的必然。

那麼只要是虛構出來的故事,必然有其不合理性。我們追求的只是故事發展的邏輯合理,而並非主角的人設合理。我們舉一組例子,《戰狼2》和《星際穿越》。

《戰狼2》和《星際穿越》都是個人英雄主義,《戰狼2》中冷鋒一個人救下了一大幫恐怖分子槍口下的難民,《星際穿越》庫珀父女拯救了整個地球。但是為什麼《戰狼2》看起來就那麼浮誇,而《星際穿越》就成了經典呢?我總結起來看,《星際穿越》中拯救人類的“引力異常”現象是拯救人類的關鍵,它可以被任何人遇到,只是它剛好被有物理學家身份的庫珀父女遇到了,庫珀父女本身並沒有太過超越常識的能力。而《戰狼2》中冷鋒誇張的行動能力、打鬥能力、耐力換作任何一個地球人都不可能做到。

再舉一個例子,經典日漫《火影忍者》中鳴人的主角光環,部分人反感的真的是他九尾人柱力、阿修羅轉世、四代火影兒子這樣吊炸天的身世嗎?並不是,人們不待見的,是別人打的半死都解決不了得反派,而他僅靠幾句嘴炮就能解決。因為按照故事本身的設定,必然有一個人是阿修羅轉世,九尾必然有一個人柱力,四代火影確定有一個兒子,只是這幾重身份恰好在一個人身上,正是因為這個人身世特殊,所以故事圍繞他展開,這個邏輯是合理的。而嘴炮不合理之處在於,你力量再強大,背景再恐怖,但是你的成長經歷並沒有給你政治演說家的身份,而且實際上你說出來的那些話並沒有讓人覺得覺得特別具有煽動性,這種情況下,說教式的嘴炮就會為人所反感,因為它不合理。

藝術作品中的世界觀很多都是架空的,比如一個人腳一踩地就飛起來了,合不合理?在現實世界當然不合理,但是如果一部作品裡面設定就是每個人都會飛,那它就是合理的。所謂邏輯的合理性,是在作品本身世界觀架構下展開的。

所謂的個人英雄主義(浪漫主義)和集體團結主義(現實主義),不過是兩種不同的思想模式,並不存在高下,只是不同而已,每個人審美不同,喜好自然也不同,這個沒什麼好爭辯的。


影視阿Sir


現在影視劇至少有一半是靠主角光環來推動劇情的。其實這種方式不是不可以,主要看是什麼類型和題材的劇。

有些劇靠主角光環推動劇情也能接受不會太讓人看著難受,比如青春偶像劇,玄幻劇,架空的穿越等,這種劇情和現實社會生活和歷史都不太搭邊,主角光環也不會顯得很突兀,尤其玄幻類的劇本身就有很大想象空間,主角光環推動劇情也OK。

但是有些劇就不太時候靠主角光環去推動劇情了,比如現實題材的,尤其是歷史劇。這種類型的劇情本身就是依據真實事件改編,如果太靠主角光環推動就會特別假。那種“抗戰神劇”就是反面教材的典型,主角光環太強子彈都拐彎了打不到主角。

現在隨著觀眾訴求和品位提升,越來越多的劇應該會依靠符合常識和邏輯符合自然客觀規律的劇情來推動劇情發展的。


藍嘰嘰喳喳


一般來說,主角只是跟著劇情走,推動劇情的往往是主角身邊的人。因為主角普遍的設定一開始都是很渣的,偶像劇除外(偶像劇的主角從開始就是屌炸天的)。然後因為親人或者朋友意外的捲入了某個事件,生命受到威脅或者死亡。又或者是主角的父母輩、爺爺輩主動參與的某個事件出現了意外。

主角為了查真相或者復仇慢慢的打怪升級,一路上各種坎坷,遇名師,遇基友,遇紅顏,就這樣步入了主線,也就是前面說的跟著劇情走。題主可以好好回憶一下看過的劇,基本都如此。

總結一點就是:反派的一個決定讓主角的身邊人意外的被捲入其中,從而推動整個劇情,主角只是被動的跟著劇情走。


無名指的等待丨


一個好的作品是以編劇為主導的精彩故事構成的,任何好的影視劇,根本原因是有一個好的故事,好的故事的根本在於好的編劇,導演是將所有好的東西匯聚在一起,完美呈現出來,必定就是一個好的影視作品。而現在大多數影視劇主角光環太嚴重的的原因是,明星效應嚴重,看流量,一位迎合大部分流量明星的粉絲或者迎合市場需求,放棄創作原則,資本決定一個影視劇的好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