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做得好,也要说得好——工作总结如何才能写出彩

职场是“做的舞台”,也是“说的江湖”。做得好,也要说得精彩,职场价值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职场人对于工作总结总是又爱又怕:爱的是可以借机展示自己的成绩和能力,怕的是头绪太杂、不知如何下手。

向大家推荐一个工作总结的套路:总括Summary-业绩Achievement-内省Introspection -展望Look ahead,简称“SAIL启航模型”。

总括Summary

我们都知道,职场表达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结论先行”。在工作总结中,你也要在开头简要概括这一年总的成绩和收获,要是能归纳为几个关键词就更好了,例如:

回顾2018年,我想用三个词概括我的收获:成就、成熟、成长。

成就——我超额200%完成全年销售任务指标,在区域销售人员中排名第一。

成熟——我在业务知识、销售能力、表达技巧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提高。

成长——我从区域销售代表晋升为区域销售经理,开始承担更多团队管理职责。”

业绩Achievement

接下来,你要对业绩进行展开描述。在回顾业绩的时候,建议你遵循“1-2-3原理”,即1个原则、2个维度,3项重点工作。

一个原则

业绩回顾需要遵循的一个原则是:所有的工作必须有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公司在年初通常会明确几项重点工作。在总结的时候,你一定要将所做的工作与公司重点工作挂钩。能挂上钩,工作才有价值和意义;挂不上钩,说得再多、再好也没什么用。

两个维度

业绩回顾可以在定量和定性两个维度进行。

所谓定量维度,就是用具体数据进行总结。你可以选择:

和年初设定目标比较,例如:年初承诺完成100万销售任务,实际完成102万。

和岗位历史数据比较,例如:去年市场占有率为30%,今年达到50%。

和行业先进标准比较,例如:行业标杆企业的存货周转为40天,实际达成42天。

定量分析时要尽可能做到图形化、表格化,这样才能让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

所谓定性维度,就是用文字描述自己的工作内容。你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定性评价:

日常工作表现。对于日常性、流程性的工作进行主观评价,例如:“认真执行公司财务政策,严格遵守财务审批流程……”

项目中的贡献。如果你参与了一些项目,承担了某些模块的任务,就可以总结你在项目中做了哪些工作,包括工作成果、时间进度控制、成本控制等。

第三方的评价。如果你的工作是服务性质,你可以收集客户给予你的正面评价,或者做一个微型“满意度调研”。有了第三方评价,你就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了。

三项重点工作。

业绩回顾最常见的误区,就是试图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结果记成了流水账。

这里要遵循职场表达的“避轻就重”原则。对完成的工作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只选取三四件重点工浓墨重彩地详细描述。其他的工作则归结到“其他”类别中,简要叙述即可。

内省Introspection

在总结中,领导不仅关心你做了什么,也关心你如何总结经验教训——看你是蛮干还是巧干,是“做到了”还是“做明白”;看你能否“既见树木,也见森林”,把感性认知提升到理性思考的高度。

因此,你需要在这部分充分展示思考问题的深度和自我要求的高度:

复盘经验教训

你需要对工作中的成败得失进行总结:

过程中哪里做得好?做了哪些动作?解决了什么问题?做得好的原因是什么?可以总结出哪些经验?

做得不好的地方问题出在哪里?自己在工作意识和工作方法上需要如何提升?

对标能力模型

你需要找到所在岗位的能力素质模型(如果你期待晋升,就要使用目标岗位的能力素质模型),以“雷达图”的形式,针对模型中的每个维度进行分析。这样,你与最高标准的差距在哪里,提升的重点方向是什么,就变得一目了然。

展望Look ahead

在工作总结的最后,你需要就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成果做出承诺。你的承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业务方面。你给自己设置了哪些新的业绩目标?给自己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能力方面。你承诺在哪些方面提升自己的能力素质?采取哪些具体行动?

借由对未来工作做出承诺,你要让领导看到你的挑战性和可塑性:

挑战性。你期待更高的目标,敢于突破“舒适区”,勇于伴随公司的发展迎接更大的挑战。

可塑性。你乐于进入新的未知领域,你的学习能力能够匹配甚至超越公司业务发展的需求。

职场上既要干得漂亮,也要说得精彩。重视工作总结,写出价值贡献和境界高度,展现出与众不同的职业素质,才能令你的职场价值倍增,令你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