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驴奶却从“食用”转成了“药用”?

驴奶,虽然知名度不高,为何却被中医所重视?甚至早就被中医药用,历代中医典籍中都有“驴乳,疗大热,止消渴”的记录。

驴奶能荣登大雅, 原因有几个:

人体是由蛋白质构成的,如果说人体是一座大楼的话,蛋白质就是决定其结构的钢筋。血虚的时候皮肤发黄,头发变枯,就是因为它们是“血之余”,血不充裕的时候,只能舍掉它们保证重要器官,中医说的“血”,就包含了蛋白质,蛋白质不足时,身体的结构功能都会受影响。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虽然中国是“食草民族”,但对含有优质蛋白的大豆和奶类都很认同。但这个情况,在晚近有了变化,越来越多的中医不让病人喝牛奶,理由是它能“生湿”,而湿邪是很多疾病的缘起,其中包括癌症。

所谓“湿”,就是身体该排出去而没有排出去的脏东西,现在人容易生湿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吃进去的太多,另一个清除垃圾的能力日下,后者就是中医说的脾气,类似身体消化吸收的能力。

食物中,脂肪含量越高的,在胃肠道中排空所需的时间越长,这也是喝全脂牛奶,吃油腻的食物后会有饱胀感的原因。食物不外乎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这三大营养物质,它们进入身体后,都要转为能量,但其中,脂肪转化为能量的路径是最复杂的,转化时间也是最长,身体吸收消化脂肪花费的成本,是所有食物中最高的,油腻的食物不好消化,原因就在此。

脾虚是现在人高发的状态,本身清运垃圾的能力就不足,再遇到个排空时间长,转化吸收成本高的脂肪,很容易因为无力吸收和清除而变生垃圾,垃圾就是中医说的“湿”,牛奶生湿的关键之一就是它脂肪含量高。

每100克牛奶含有3.2克,牛奶之所以很香,就是因为含有很多的脂肪。在饮食热量已经普遍超标的现在,就算牛奶含有优质蛋白,但它高脂肪的这个特点,很容易使之成为身体的负累而生湿。湿邪会阻滞气血运行,变生瘀滞,很多疾病甚至肿瘤,就是在瘀滞基础上发生的,中医就是因此才不提倡现在的病人喝牛奶的。

但驴奶却常被医生推荐给身体虚弱,重病康复期的病人,为什么驴奶就没有生湿问题,而且还有补益效果?

因为驴奶是凉性的,而很多疾病到后期,都会因为久病而伤阴,阴虚而生热,特别是一些消耗性疾病,比如糖尿病,甲亢,癌症,结核等,病重时人会很瘦,这就是阴虚了。这个时候人很容易上火,就是所谓“大热”,但他们吃去火药却无效,因为这种上火的根源不是火真的多了,性质偏凉的驴奶是通过补阴而降火的。

从营养学角度看,驴奶的蛋白质含量却比牛奶要高,驴奶乳清蛋白的含量,占总蛋白含量的64.3%,比羊奶和牛奶高2倍以上,人奶也不过70%。

从补钙角度讲,单纯含钙高的食物并不能补钙,必须有磷元素的协同,所以食物的“钙磷比”很重要。之所以说驴奶是最接近人奶的,因为驴奶的“钙磷比”为1.77:1,和人乳的2:1最相似,其中的营养最容易吸收。与此同时,普通驴奶硒含量是牛奶的5.2倍,而据驴产业研究院研究表明,东阿阿胶的康硒驴奶硒含量则是牛奶的8倍,而硒元素,是迄今为止被认定最重要的抗衰老元素长寿因子……

驴乳的脂肪含量低,只有牛奶的不到三分之一,而这,恰恰是驴奶不生湿的关键所在,因为脂肪少,吸收成本低,不仅能使驴奶具备的补养效果充分发挥,而且不会因为身体消化不了而蓄积,在病人原本虚热的基础上再加生湿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