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抱歉,我不曾记得我爱过父母



2007年王朔曾带着母亲参加了一档《心理访谈》的节目。

在访谈中,王朔反复地问妈妈一个问题:“我是杀人犯你还爱我吗?”

妈妈的回答是“我会举报你”。


有心理学家分析,王朔之所以问这个问题其实是在渴望一种母亲对自己的无条件的爱,是王朔最初信赖感缺失所急于寻求的心理补偿。

但显然,母亲的回答并没有让王朔达成心理上的圆满,所以,在接下来的节目中,王朔像赌气似的孩子一样,和母亲“作对”。

当母子俩人在节目中面对同一张老照片时,妈妈试图证明自己与王朔的亲近,而王朔却用同样的照片来证明他们的疏远。

当心理学家让王朔在孙悟空、皮诺曹和哪吒三个动画形象中选择一个最符合自己的形象时,王朔选择的是哪吒,并激动地说出了自己的理由:“我选哪吒是他父亲不问青红皂白让他死,他说你不就是生我吗?我把我的生命还给你。我喜欢这个。我不欠你行吗?你们对我有什么权力呀?”

纵横江湖,所向披靡的朔爷,一直困在自己与父母的关系上而无法和解。

在写给女儿的《致女儿书》这本书里,王朔写了这样一段话:我不记得爱过自己的父母。小的时候是怕他们,大一点开始烦他们,再后来是针尖对麦芒,见面就吵;再后来是瞧不上他们,躲着他们,一方面觉得对他们有责任,应该对他们好一点,但就是做不出来,装都装不出来;再后来,一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

短短几句话,既道出了自己对父母的复杂感情,也道出了中国式家庭的一个普遍现象:父母与子女渐渐成了陌路人,心里有情,嘴上无话。


1、过早分离和孩子的被抛弃感

王朔一岁半就被送进保育院,从小就过着集体生活,过两三个个礼拜才回一次家,直到到十岁才离开保育院。

“我是在群宿环境中长大的,很长时间,我不知道人是爸爸妈妈生的,以为是国家生的,有个工厂,专门生小孩,生下来放在保育院一起养着。”

与父母过早的分离,让王朔在最初的成长中失去了家庭这样一个心灵的栖息地,尤其是母爱的缺失,构成了王朔一生最初的信赖感的缺失,让他在心理层面上早已流放了母亲。

埃里克森认为母亲与孩子的亲密关系构成了孩子对所生存世界最初的信任感。

而王朔从一开始就失去了这一切,这直接导致了王朔与母亲之间的恶劣关系:“她(王朔的母亲)是特别能激起我恶的一面的那种人,我对别人,周围的朋友包括半熟脸从来不这样,再瞧不上忍无可忍,也至多是一副眼睛朝天的操性。可能因为是妈,不怕得罪。可能是吵了半辈子,形成了一模式,好话也不会好说。”

同样的,王朔的妈妈也痛苦,她不是不爱儿子,她在自传《一家人》这本中就写到:在这里,我想对儿子说:“妈妈永远爱你。”

可惜,幼年时候的链接断裂了,就很难再修复,她的各种关切,都被儿子拒之门外。

王朔的母亲给王朔买了衬衫,王朔其实很高兴,却非要拿起来塞给哥哥:“这是她给你买的!”

母子俩之间似乎总是表错情,明明关心对方,开口变成了责怪,明明是担心对方,一说话又变成了质问。

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早年与母亲过早分离的孩子会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会深深地觉得自己没有价值,并感到沮丧,在成年后会无法形成健康的情感关系。

这一点,在王朔身上有迹可循,他对亲情是极度怀疑的,在《看上去很美》中,他用质问的口气说道:“人际关系中真的有天然存在,任什么也改变不了的情感吗?”


2、母子连接比你想象中更重要


一个婴儿从从降生的那一刻起就在寻找母亲的声音。

相信很多妈妈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哄孩子睡着后,悄悄把他放下,放在另一个人怀里,有的孩子可能马上张开嘴巴大哭起来。

眼睛都没睁开,她就知道换人了,因为他熟悉母亲的味道和气味,所以是不是母亲,婴儿都非常清楚。

听过一句话,很难听,我个人很不喜欢,叫“宁死当官的爹,不死讨饭的娘” ,一个孩子失去父亲是失去了世界的完整,而要失去母亲,则是失去了整个世界,可以说母亲和孩子之间这种天然的生物性连接是无法更改的。

小可一岁半时被送回老家由奶奶来抚养,直到4岁才再次见到父母,别人让她喊爸爸妈妈,她很想喊,可是喊不出来,那时,父母在她眼里完全是陌生人。

两年后,父母准备把她接到身边,当她知道这件事时,恐惧大于兴奋。

为了见到父母能叫出“爸爸”、“妈妈”,一个6岁的孩子,居然独自藏到一个没人的地方悄悄练习这两个发音,尤其是“妈妈”这个音,她练习了很久很久,小可说父母是有文化很善良的人,他们也想努力爱她,彼此都做了最大的努力,她后来克服心理障碍,终于学会了喊妈妈,但和父母的隔阂却一生也不能消除。

小可说:“我和父母之间永远也不可能有弟弟妹妹和父母间那种贴心贴肺的感觉,我永远觉得自己是个孤儿。”

作家陈岚说:一个孩子在婴儿时期,对母亲的爱非常痴迷。

而小可正是在特别渴求母爱的阶段,却被迫分离,斩断了和母亲的连接,所以,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心的这个空洞都无法被填满。

3、母爱需要训练,更需要父亲的支持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所谓母亲的技巧,我们指的是她和孩子合作的能力,以及她使孩子和她合作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无法用教条来传授的。

闻名世界的苹果CEO乔布斯从小成长在一个收养他的家庭里。尽管收养他的养父母对他很好,脾气都很温和,尽可能地抱持着他的情感,也他们尽力供他读大学。

但是,乔布斯一生的许多行为,依然充满了破碎感、流浪感。

他人际关系始终非常糟糕。亲密关系也很糟糕。合作伙伴即使尊敬他的才华,也无一例外地认为他是个人渣。

他对完美主义的超出正常的苛求,当然给这个世界带来了美妙无比的电子产品。但对个人而言,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心理上的孤独、无助和绝望。

那是很典型的被抛弃的孩子的绝望:“是不是我更好一点,我更完美一点,你就不会抛弃我?”

除此之外,他还抛弃了自己的长女,不承认她是自己的孩子,诋毁她的生母。拒绝法庭要求的血缘关系鉴定——尽管实际上毫无疑问,她就是他的女儿。

就算后来接纳她住进自己的家庭(甚至是强迫长女必须和他同住),也通过忽视、苛刻、冷淡来不停地心理虐待这个孩子。

他富甲天下,却拒绝给自己女儿买一台人人都有的电脑;他开剩下的车,女儿卑微地问她,是否可以把他不要的车,给她开。(美国孩子成年时通常会得到父母赠送的一辆二手车)他没给,同时还讽刺地对女儿说:“丽萨,你永远别想从我这得到任何东西。”

很明显,他在他的长女身上,重复宣泄着自己被抛弃的愤怒。

他在其他孩子面前正常,把攻击性、把恶劣的一面、把被抛弃被伤害的绝望,都倾倒在长女这个容器里。

如果你浓缩他一生的心理轨迹,就会发现,伟大强大如乔布斯,终其一生,就是个不安的、孤独的孩子。


都说孩子要屎一把尿一把地亲自拉扯才会亲,这是很有道理的。

血缘固然是一条纽带,但仅靠血缘沟通亲情,恐怕不够,如果和孩子早期相处不足,彼此间的情感联结就会比较稀疏,而这种联结是有时间段的,错过了就很难再建立新的联结。

母亲对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这并不意味着父亲就不重要,父亲最重要的地方在于给予母亲足够的支持和理解,这样母亲才能全心全意的把爱投入到孩子身上,一个自我破碎的母亲和一个过早离开孩子的母亲,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同样巨大。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句话:“母爱不应建立在抽象的理性认识上,应建立在情感基础之上。”

也就是说一个母亲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每天都会产生新的情境,其中有很多地方都需要应用她对孩子的领悟和了解,她只有真正对孩子有兴趣,而且一心一意要赢取他的情感,并保护他的利益时,才会有这种技巧。

从这点上来看,王朔和乔布斯的幼年时期的确缺失这种来自母亲的最原始,最本真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