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有谱的满族人吗?



满洲人平时评论一个人是时候,习惯这样说,这个人有谱,意思这个人的人品可靠,值得信赖,是可以共事的人。如果说这个人没谱,意思就是这个人的人品不怎么样,说话满嘴跑火车,说的没一句真的。跟他只能打哈哈,千万别信他的话,更不能与他共事。

这些民间说法,其中的谱就是指满洲人的家谱。

这些话的最初来历,过去凡是在旗的满洲人,都是有家谱。大清国的时候,也是非常看重这家谱的。比如要袭什么爵位或职务,或是说明您祖先曾为国捐躯,也就是烈士家属,要领取补助,这一切,您不用去有关部门去开证明,当时实施真正的便民措施,要证明您家庭身世的,就是把家谱拿来,看看家谱。

即使是清帝逊位,进入民国了,也是看重家谱的。我们在前天发的文章《历史上的今天,光绪帝下旨许可满汉通婚》,文章中就说了:



进入民国以后,虽说早已经没有满汉不通婚的限制,但现在发现一些例子,确实当时的满洲人还是愿意在族内找,而不愿意找外族人。

比如老舍与胡絜青是由满族学者罗常培介绍的,相识的时候,老舍31岁,胡絜青26岁,在民国的时候算非常晚的大龄男女青年,之所以这么晚,估计一大原因,两人都是满洲人,还是想在族内找配偶,最后还是由族内的罗常培介绍成功。

在解放初期的民族调查时候,也发现一些例子。如1958年大连机床厂的满族工人王某说:我爷爷的民族观念比较传统,要求所有子女都要族内通婚,不允许娶汉人。结果,我三十多岁才找到一个满族女人结了婚。

那么怎么证明这人是不是在旗的满洲人呢?是否值得托付终身呢?那也是需要看看家谱的。

可以说过去,家谱就是这个人的人品的凭证。当然,是否说名门之后,就各个都是好的样的呢?

咱们也不能这样说,就如以前印度电影《流落者》中说的,贼的儿子就一定是贼,法官的儿子就一定是法官吗?那部电影说明的是,一个人未来不是靠家庭遗传,决定人未来发展的环境很重要。把法官的儿子放在贼中生长,长大了也变成了贼。

但有家谱的人,为什么人品就好些的呢?先不说满洲人非常重视家教,从小就要教导要有规矩,不能跟谁都没大没小的。说话办事要讲礼貌。

咱们今天就说有家谱,那家谱是传承下来的,告诉您的祖先有过多么辉煌的历史,为保卫国家,开疆拓土,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如果您去做个逃兵,或是说话不讲信用的人,那就是给祖宗丢脸,辱没祖先。所以,既然敢拿出家谱,他肯定就要注意自己言行,不敢做出对不起祖先的事情。


满洲人重视修家谱,历史非常久远。记得有些满洲人家庭一直保留有“子孙绳”,那就是满洲人最古老的记忆,来源于满洲人还没有文字时代,就用结绳来记事。

满洲人家庭保存的子孙绳就诊藏于“子孙袋”中,平时挂在西墙“祖宗板”右边的斜余子上。“子孙绳”是用五彩线拧在一起的长有数丈的线绳。生一男孩,即在绳上拴一竹批子制成的小弓箭,生一女孩即在绳上拴一彩色布条或是一个嘎啦哈。出嫁的女儿再将自己的那个布条祭祀后解下带到男方家去,即“起走户口”。子孙绳上,一个弓与布条嘟噜即为一支人。这种“记事”的“索绳”(即子孙绳)就是这个家族的最早的家谱。


过去,外族说咱们满洲旗人爱摆谱,污蔑说咱们爱装,爱摆臭架子。

这事来历就是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所谓摆谱,是满洲人的一个生活习俗,就是过年过节,或祭祖的时候,就要把家谱摆出。有些外族人没家谱,就有如伊索寓言了说的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自己没家谱,心理不平衡,就要诋毁咱们有家谱的。

满洲人是非常重视家谱的,平时放在哪,那是有规矩的。满族人家的老式住宅是万字炕,或叫转圈炕。家中的长者必居西屋南炕,南北炕中连接烟囱的叫西炕,而西炕建的比较窄,是绝对不能坐人的,因西墙上方有祖宗匣和家谱。坐西炕是满族人第一大忌。

昨天,我们平台发文章《老北京旗人的年夜饭》,说了咱们满洲旗人讲究的年夜饭,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年夜饭前,必须要祭神和祭祖宗。

饭前先请下祖宗牌位並在祖宗牌位供板上,供上酒菜並燃上香,同时给其它神位也点燃香火。

全家人按长幼辈份先后给祖宗和神位磕头。



现在,满洲很多家族,都在陆续恢复修谱,已经有了很大进展。通过家谱,很多人重归家族,有了家族认同感。

但因为历史原因,很多人找不家谱,怎么办?一些满洲人前辈已经给出办法,叫做建小谱找大谱。就是一时半会儿分不清自己是哪个家族哪个辈份的,那就先自己建小谱,就把自己知道的祖先先记下来。父亲在的,那就问问自己父亲的父母或爷爷奶奶的名字,越往上知道的就越好,先记录下来。做好小家谱。以后找机会寻找能对接上的大谱。

有谱的一定要整理好家谱并坚持修谱,没谱的就要先建立起自己小谱,等今后有机会再续上大谱。

所以希望大家都做一个有谱的满洲人。

还有一定要牢记,我们为祖先的光荣事迹而自豪,我们也要尽量做出光宗耀祖的事情,等我们故去,下一代也会为我们而自豪。

对那些做出辱没祖先的,甚至出现违法犯罪的,

按满洲人规矩,是不记入家谱,不许葬在祖坟。

把满洲人做人的传统规则一定要传下去,

让外人一提起满洲人,

各个都要竖起大拇指!


作者富察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