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淘代购假货“供应商”, 海淘代购怎么维权?

“海淘代购”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即可购买全球商品,这种多元化的商品选择和便利的购物方式,

深受消费者青睐而发展迅速。

但与此同时,“海淘代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跨境商品涉嫌仿冒、海内外商品版本不一致、商品质量及相关售后服务难以保证,以及消费者个人信息遭受侵犯、电子支付缺乏安全保障等问题的存在,使得跨境电商领域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

买家怀疑是假货,却被卖家怼,海淘代购纠纷多,维权难

据广西电视台报道,山东济南的王小姐通过朋友介绍的法国代购买了一瓶高端名牌乳液,拆开快递后觉得这瓶乳液不对劲,联系卖家后却被怼“如果觉得是假货,就去投诉我。”

此话一出,王小姐顿时语塞,购买交易用支付宝,对方叫什么住哪里都不清楚,谈何投诉?

有商家为代购长期提供假货,称外观百分之百一致,甚至婴儿食品也造假。

一位在荷兰兼职代购奶粉的女士向媒体披露,曾经有商家找她洽谈合作意向。代购女士:“他微信联系我说愿意提供货源,并且能保证外观是百分之百的一致,

即便他们的产品更换内包装也能第一时间得知,另外还说不仅代购从他们那里进货,就连城市的一些母婴店用的也是他们的货,还说因为我人在荷兰有优势,他们可以从国内发货,也能提供阿姆斯特丹的直邮凭证,如果出了问题还有售后的团队解决。

海淘代购问题多,消费者该如何防骗?

北京三中院民三庭庭长侯军:进一步分析“跨境电子商务中,现货代购是指代购者从国外购买商品后将商品再公开对外销售,此时代购者已经取得了现货商品的所有权,其公开销售商品针对的是不特定的多数消费者群体,代购者将商品销售给购买人的行为实际上是转卖行为,双方之间成立买卖合同关系。”

法院裁判思路认为,跨境电子商务中的现货代购,不同于先根据购买者指定再为其代为购买特定商品的代理关系。所以在现货代购模式下,代购者在境内公开销售现货商品时,应符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规定的“经营者”范畴、《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应当保证其经营的食品符合我国食品安全标准。

规范经营者行为的同时,也要提醒广大消费者。

当您有海外代购需求时,请尽量选择正规平台购买,通过朋友关系、微信群代购的,也要对卖家的真实身份和商品来源细致了解,以免遇到假“代购”。在电商平台购买商品时,要使用电商平台提供的聊天系统进行沟通,以便保证购物过程完整记录,遇到问题方便申诉解决,并有效提示和拦截站外钓鱼网站。对于出现商品存在的任何问题一定要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不要随意点击陌生链接和下载非官方购物平台提供的APP。最重要的是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要随便泄露给陌生人,自己收到的验证码是自己财产资金的最后一条防线,一定不要轻易透漏。

打假么——专业打假,大量收集品牌假冒产品的线索,维护阳光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期待你的加入!赶紧私信我们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