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从前慢》:那些走丢的时光,不如慢慢来

从前的日色变得很慢,

车、马、邮件都很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慢》


初读这首诗那年,我17岁。

嬉笑怒骂的年纪,只见日头慢慢西斜,从朝阳到黄昏,似乎总是那么一成不变。

而如今,马路上奔行着潮水般的人流,城市像一个巨大的摩天轮,朝夕斗转星移。

那个想一生守望之人,多久不曾记起。

1


2011年,木心先生去世。

8年后,当我再读这首诗时,一切都已悄然改变。

3个月前一个深夜,我的手机传来一道简讯,一个熟识多年的老友得了白血病。

当得知这个消息时,我瞠目结舌。

老友一直是一个很努力上进的人,他善于把生活的一切都安排地井井有条,然后以疯狂的精力投入到计划的实施当中。

拼命、努力、不知疲倦,他用两年半的时间就修完大学所有学分,然后一个接一个地考着各种证件。

毕业后他马上就进入一家银行单位工作,业绩斐然,很快供了一个60平米的房子,生活有条不紊地向前,怎么突然就病倒了?

我去医院看他时,他已经接受了两次化疗,体重只剩下75斤。那天,我们聊了很多。

我们回忆起毕业那年一起去阳江海边捕鱼捉蟹烤地瓜的情景,那会儿我们几个人一起骑着单车,晚上的海风带有咸咸的味道,路灯一盏一盏地亮起,说不出的温暖和惬意。

沉浸在回忆里,半晌后,他突然跟我说了一句:

“阿奇,其实高中到现在的这几年,我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听完后,我没有回答,内心徒生几分伤感。

我们何尝不是如此?

学习、考试、升学、工作、结婚、生子,一步又一步。

生活,有时像不停快进的电影,让人不禁感到疲倦和焦虑。

总是要快,总是讲效率,总是追求着成果,

却没有人问一问,快,真的有那么好么?

2


遥记刚刚毕业那年,我有幸进入了一家大公司负责写文案。

那会儿初出茅庐,一门心思想着赶快学点东西,赶快在公司站稳脚跟,赶快实现经济独立。

为了这“三快”,我疯狂地工作,有时候通宵达旦地写稿,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七八个小时。

周末也是不停地加班、搞活动,力求让别人看到我的认真与努力。

在我的拼命下,我的文案很快就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顺利地成为一名主笔,收入也慢慢增加。

却没人告诉我,快,是有代价的。

一年多以后,我突发急性肠胃炎住进了医院。

在医院的那段时间一度脱水,上吐下泻,连上楼梯也是别人抬上去的,想想依然觉得后怕。

那一次,我整整吊了一个星期的生理盐水,后来调理了半年,身体才慢慢恢复。


我们在拼命追求快的同时,真的常常忽略了身体的负荷。

熬夜,导致生物钟经常紊乱,精神不佳;长时间在电脑前工作,让眼睛发干,常常充满血丝,视物模糊;为了不浪费时间经常食用快餐冷饮,又使得身体发胖,脾胃虚弱。


这不是危言耸听,有70%的上班族和白领正过着这样的生活。

爱默生说,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可我们却用最宝贵的财富去换取其他的效率、名利、金钱......

他们用身体交换着一时的欲望。

却不知,魔鬼早已悄悄埋下它的种子。

日薄西山、病入膏肓,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