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很多農作物不能留種子了?

茶客公社tea


看到好多胡說八道的答案……

所謂“只有一代就斷基因了”純屬憑空臆想,不是造謠就是傳謠。至於許多扯什麼“轉基因不能留種子”的,只是把經典謠言反覆傳播而已。

下面來正經回答:

中國並沒有什麼法律禁止農民自己留種子,也沒有任何一種種子能夠“只要一代就斷基因了”。所以,在法律上、在實際操作上,任何農作物都可以留種子。

現實是:農民不會自己留種子,而是選擇每年買種子。

對於農民來說,買種子的錢是開銷之一,獲得多少收成是成果。農民追求的是最大化產出,即“收成減去開銷的差值”,而不是“減少開銷”。

買來的種子,發芽率高,發芽之後能夠保障長得好,因而收成好。

自己留的種子,發芽率低,發芽之後後期發育也不是那麼好,收成會受到影響。

對於雜交種子,這種差別極為明顯,對自留種子的收成會低得多。即便對於非雜交種子,往往用買來的種子也要好得多。

所以,不是“不能留”,而是“留種子無助於農民受益”,所以他們選擇不留。


再說幾句關於“轉基因種子不能留種”,除了上述的原因,還有知識產權約束。實際上,當年阿根廷和加拿大都有農民種植孟山都的轉基因農作物,不買種子而是自己留種。當時的種子價格很高,農民留種對增收有利,而孟山都毫無辦法,只能通過起訴解決。在加拿大,孟山都贏了官司;而在阿根廷,政府用阿根廷法律打敗了孟山都,孟山都無可奈何。不談孟山都的是非,這些官司正說明轉基因種子可以留種。

此外,如果你拿糧倉裡出來的糧食來作種子(不管是不是轉基因的),真有可能不發芽。因為在糧倉中,為了減少糧食發芽變壞,會做一些藥燻之類的儲存處理,破壞了糧食的發芽能力。


松鼠雲無心


轉基因品種是不能自留種子的,因為其不能自主發芽,它已失去自主繁殖功能,也就不配稱為“種子”目前現在市場上的“種子”大多是轉基因品種都不能自留,這己嚴重影響到了我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一旦我國某年發生了嚴重的自然災害或局部戰爭的話,造成大面積絕收的情況下,轉基因品種的“種子”(包括一些分子、雜交品種)而這些一般都是被國外或合資企業所控制的,假如此時某些國外的反華勢力利用種子問題與政治掛釣的話,無疑將掐住我們的咽喉 。到時將會使我國在大災大荒之年,農民將無法生產自救。所以,建議國家將一些能夠自主發芽的優良非轉基因種子藏種於民間,這樣假如在發生了上述情況下,即可自主的生產自救,又可以使我國的下一代優秀的農業工作者得以研究,這樣不僅可使我國自主的農業現代化得以傳承,又可以達到備戰備荒的目的。


鷹先生V


為什麼現在很多農作物不能留種子了?

請問題主,你自己試過沒有?有沒有自己留過農作物種子,播種後後果怎麼樣?建議不要聽別人亂說,自己先試試再來發言。

農作物都是可以留種子的,跟基因沒半毛錢關係,即使現在轉基因農作物也是可以留種的。那有人就會問,為啥賣種子的地方為啥說不能留種,要每年都重新購買種子呢?這是因為你購買的是雜交種子。

種子按照制種方式,一般分為雜交種子和常規種子。在雜交種子出現以前,農民基本都是用的常規種子種植,常規種子就是種植後自然繁育的種子,常規種子一般後代性狀較穩定,不會發生分離,並且通過選育、提純,可以保持品種的特徵特性穩定不變。

而雜交種子是現代農業研究的結果,雜交種子一般是選取同一作物的兩個不同品種作為親本(父本×母本),這兩個品種分別在某一方面具有較強優勢,進行雜交,所產生後代裡面第一代F1(形象比喻就是兒女輩)具有較強的雜交優勢,它在生長勢、抗逆性、產量和品質上比具有父母本的優點,綜合性能比父母本都要高。我們通常所購買的雜交種子就是雜交第一代種子F1。

但是這種雜交優勢性狀通常只能保持在F1代中。如果將F1代種植後繼續留種,就相當於F2代(形象比喻就是孫子輩),但F2代不穩定,會出現性狀分離,通常表現農作物高矮不齊,果實大小不一致,成熟早晚也不一致,抗性差,產量也較低。

通俗點講,雜交一代留種的話,就好比我們人類的兄弟姐妹近親結婚,生育的小孩就是F2代,但近親結婚產生的不健康後代比例會非常高。

因此,一般我們所說的雜交種子,就是指具有雜交優勢的雜交第一代,而不用第二代及以後的種子,並不是因為轉基因、不能發芽等原因,而是因為性狀分離,會造成較大損失。


田園創客1


最近人們對農作物不能留種抱怨越來越多,這實在是一些無聊的人擾亂視聽的結果。

農民種地不能留種並不是什麼壞事。所謂農作物不能留種只是伴隨農作物雜交化出現的一種正常現象。首先農作物雜交化使糧食增產,這並沒有給農民帶來任何損失。農民不能自己留種了,要花錢去買種也是因為這些雜交種子為農民創造了更多的價值,農民完全是用他所創造的新增價值的一部分來買種子,總體效益是增加的,所以農民並沒有因此而吃虧。

但有人爭辯說,如果能夠創造出一種方法,同樣可以增加價值,農民還可以自己留種,不需要額外的成本來支付種子費用,那不是更好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如果是這種情況,種子公司就無利可圖,沒有繼續加大科研投入的積極性,即使是有良心的種子公司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農民自己留種,種子公司哪來的錢搞科研?所以也就不會有更好的產品出現。


種田博士後


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種子是農作物繁殖下一代的基礎,因此對於農民來說種子就是根本。至今農民依舊保留有留種子的習慣,比如說大豆、花生、乃至於個別農戶留種小麥等,但是並非任何作物都會選擇留種子,再比如說水稻、玉米等,也就是說農民是否選擇留種是具有很大的自主性的,農民不留種的農作物也並非該作物所結出的果實下一代不能發育或者說不結籽,只是因為留種之後產量無法得到保障。

種子是一個很廣闊的概念,廣義的種子並不僅僅指代植物的果實,也包括植物的營養器官,指代能夠繁殖下一代的果實或者營養器官,均屬於種子範疇,比如說馬鈴薯種子,自然也包括馬鈴薯器官來進行無性繁殖,大蒜的蒜瓣也同樣屬於這麼一個類型,當然我們通常所見到的種子大多數是屬於有性繁殖所得的果實。

如今每逢種植季節,農民也都要市場選購種子或者種苗,比如說紅薯購買紅薯苗,玉米購買玉米種子等,那麼如今是不是如今的農作物真的不能留種,必須要到市場購買種子或者種苗了呢?顯然不是的。

對於農民來說購買種子的目的自然是為了獲得高產,如果市場所謂的種子無法得到更高的產量的話,同購買種子所需的投入不成正比的話,那麼自然不會激發農民購買種子的動力。而今農民年年更新換代種子,其實更多的是自願主動更換,而非被動!

我國法律並沒有明確的條文律法規定農民必須購買種子,但是每年農民都會自覺的選購新推出的農作物新品種,不外乎農民打心眼裡已經認同購買的種子能夠獲得高產。

在這裡需要指出的是,在農民所購買的自交種子,比如說某種小麥種子,如果自己條件控制得當是不會發生品種退化的,也就是後代的基因型是可以保持穩定的,完全可以保持上一代品種的優良特性。但是大多數農民依舊選擇更換新品種,正是新品種的某些優良特點足以讓他們替換舊品種。比如說可能新品種更加抗白粉病,更加高產等。

而對於雜交種來說,比如說玉米,已經有充分的科學實驗證明,雜交種確實可以大幅度的實現農作物增產。我國並不是沒有種植過自交種,剛解放乃至文革時期我國還普遍是自交種,然而文革後期隨著玉米雜交種的推廣,迅速將玉米自交種,農民手中的自交種給淘汰出局,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難道如今要向後退步嗎?

最後說一下無性繁殖的種子,理論上來說這類種子的退化速度是最慢的,因為後代不會也不可能發生基因型的改變(除了少數基因突變外),如此一來即便是農民沒有育種方面的理論知識及經驗後代所收穫的種子依舊可以保持上一代的基因型。

那麼是不是這類種子就不會發生品種退化了呢?顯然不是,無性繁殖由於年代累計,所出現的一個問題則是病毒累計,造成後代發病率偏高。目前應對無性繁殖品種退化的一個方法是進行脫毒處理,愈傷組織——脫分化——再分化——成苗,經過一系列的處理之後新生苗則擺脫病毒的入侵,具備更高的生長活力。

因此來說,即便是類似紅薯這樣無性繁殖的農作物依舊有大批農民想要更換新品種,當然沒有誰要求或者逼迫他們更換品種,所謂科學種田,在模範的帶動下,沒有更換品種的農民也會主動去更換。


科學興農


種子,我們知道是一棵植物的起點,也是植物能夠繁殖的根本所在(排除遷插),要說農業種植不能留種子,這個是不切實際的。一般來說,任何植物的種子都能萌發下一代的植物,然後都會有果實結出,這個是肯定的。

既然植物留下來的種子能夠再繼續種,繼續繁殖,那為什麼農村不把自己種出來的農產品比如稻穀、黃豆、小麥等作種子再培育下一代呢?其實很多人都明白,那樣雖然可以再結出農產品來,但是它的產量會變低。就拿水稻來說,若拿上一代的稻穀直接來培育種植下一代的話,那水稻的產量就相對應的減少,還有的話就是稻穀,也是就我們口中的飯與上一代的比對,口感就會相對的差一些。這就是農民長期種植下來所得到的經驗,所以大家都寧願再買新的種子,即是新雜交所得的初代植物種子回來種植,這樣不止產量可以得到保障,質量也還可以。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其實站在生物學的角度上交,這就是近親與遠親基因融合所得到的結果區別。就拿兩個人來說,兩個遠親的人,他們身上擁有著相對於近親的人更多的基因差異,基因差異性越來,其後代的個體優越性就會越好。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膚色的雜交人種為什麼那麼好看,那麼優秀的原因。

植物也是這樣的,種子的初代是遠親雜交的結果,所以它產量高,質量好,而二代的種子已經算是初代種子的近親雜交,所以產量跟質量都是沒辦法跟初代的相比的。

因此,農業植物不留種子的原因就是因為二代以後的種子產量跟質量不如初代。





浪徒小馬達


是科學進步,更是私利操縱!

自交育種,可以自留種子再種!但由於近親繁育,種子會退化。需要政府介入,適時扶優,交換種子。

雜交育種,自留種子再種會減產、甚至絕產。這屬科學實踐找到的保證種子優勢的方法。但此法必須由種子公司進行種子的培育和運營,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種子品質和較低的制種成本。當然農戶也可依據科學方法自己制種,但成本較高。

轉基因育種,效率更高,制種成本更低。

當今世界,在資本的操控下,主糧的種子,在被金錢支持下的科學家們,已基本停止了自交育種新品種的研發,轉而大量研發轉基因種子,並幾乎全部採用雜交育種方式制種。

當國家主權強勢,有能力控制種子價格時,各方均有利。但一旦國家主權勢弱或資本擁有者染指國家權力,種子將成為資本擁有者剝削農民的特種工具,成為如美國政客所言的控制他國的重要工具。

今日世界,在轉基因農產品還是個250作品(對DNA認知不全、編輯技術還不成熟的情況下產出的具有可視優勢而必須多年選育)的情況下,核心技術在外、制種成本優勢在外、國內腐敗、官僚嚴重現象尚在消除中、幾乎全國人民都支持轉基因技術研發、部份人反對轉基因農產品食用之時,有人挺轉產品食用,其目的自是為利,誰利大也不言自明。

希望國家永遠強大,無論何時,都可控制種子的培育與價格,保證中國糧食安全!


張勇願國強民福


雜交品種不能留種,常規品種是可以留種,但為什麼不用原來的老品種(自留種)?因為通過種業公司繁育的品種,品種更純,抗病能力更強,產量和品質更高,當然也有部分優秀的老品種在繁育過程中仍可繼續使用。在生產時,若連續使用自留種,品種的抗病能力下降,導致產量和品種都降低。

為什麼要推廣雜交品種?因為產量更高,抗病抗倒伏能力更強。

若想自留種,可以掌握提純復壯的方法,每年都可以用好種,但工作較為繁雜,可能對於小農戶是不值得的!

最後,更正部分回答說轉基因不能留種,是不會發芽的問題。轉基因育種,品種可以是雜交品種也可能常規品種,若是常規品種一樣是可以留種。



農科有道


為了反轉而反轉,而且這還是反轉中很有代表性的一個說法。

然而,這些人是否瞭解種子、萌發、雜交優勢以及基因等基本概念?若連這些都不清楚,只因“轉基因”三個字而人云亦云的反這反那,只會給那些裝睡的人收智商稅的機會。

可以很明確的說,一個作物能否留種子和轉基因一毛錢關係都沒有。轉基因技術應用之前,用雜交技術選育的品種能留種嗎?當然不能?不信你問問那位搞傳統育種但反轉的老專家。但是它們能萌發嗎?當然能!不信你依然問問那位老專家。那些說什麼斷了基因不能萌發的言論就是典型門外漢說法。

種子種子其實有兩個含義,一個是植物繁育下一代用的種子,一個是農業生產上保證高效率農業生產的種子。繁育下一代是種子最基本的含義,但是要保證高產高質量等農藝性狀則是需要去選育專門用作農業生產的種子。簡單的關係是:農業生產的種子一定具有繁育下一代的功能,但是植物繁育下一代用的種子不一定都適合農業生產!搞清楚這一點,對能不能留種的事就明白的一大半。

農業生產的種子又分為兩大類:自交系品種和雜交種。只要是自交系的種子都可以留種,只要是雜交種都不能留種。這個留種是指留用作農業生產的種子,因為兩種品種的後代都可以萌發用作繁育下一代。但是,雜交種留的種(種下去再收的種子)再種下去的話會因雜交優勢丟失而嚴重減產,這才是不能留種的原因,而不是不能萌發基因斷了的外行說法。


柳小慶


其實不是這樣的,大多數常規農作物都是可以留種子的(雜交種除外),不過需要提純復壯,只有做到不斷優化才能保持高產穩產。

如果是雜交品種則不能留種,因為留下來的種子已經失去了雜交優勢,再種產量,品質等各方面都會受影響。

還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雜交品種不是轉基因品種,跟轉基因品種沒有半點關係,轉基因種子是利用基因工程技術改變基因組構成並用於農業生產的種子,對原始的野生農作物具有滅絕作用,都是絕育產品,所以更不能留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