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问政要有“辣味”

范建生

“老百姓明明交了700元手续费,为何水龙头里却没有一滴水?”“这户人家早就评上了一般贫困户,为何至今还住在D级危房?政策落实在哪里?”

4月13日,恩施市融媒体中心电视问政现场,一个个问题“辣味”十足。

“有的干部平时不尽责,说干工作就像吃‘大白饭’没味道,我们新的电视问政就要往他碗里加‘辣味’,让他醒醒神。”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笔者以为,这位负责人说得好,电视问政就要有“辣味”!

电视问政是党政机关公开接受群众监督的一种方式,是检验干部履职作风的课堂。监督,就要动真格,不留情面,不能你好我好大家好,和稀泥。要解决问题,严肃认真,要有错必纠、有错必改,消除群众疑虑,取得实际效果,发挥监督作用。

电视问政,能够促使有关部门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白“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增强接受监督的意识。多点“辣味”,就会起到“心跳”“脸红”“出汗”的效果,达到改进工作作风的目的,改变对群众敷衍、冷漠、疏远的态度,变得真诚、热情、亲近。

电视问政聚焦民生焦点和发展热点,问的是责任和担当。群众期待的,不仅是台上的承诺,更重要的是台下的行动。希望有关部门以此为契机,举一反三,迅速整改,用实际行动回应群众关切,让群众放心、安心、开心,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电视问政这种监督和被监督的良性互动,体现了群众当家做主的意识,也折射出干部的公仆情怀。2019年是作风建设年,群众希望有“辣味”的电视问政成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