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工資2000元就算中等收入,那麼中產家庭真的養得起一個孩子嗎?

今天,國家統計局公佈了2018年我國的收入等級劃分標準:

低收入人群:月收入低於2000元;

中等收入人群:月收入介於2000-5000元;

較高收入人群:月收入介於5000-10000元;

高收入人群:月收入高於10000元。

從大數據來看,中等收入人群的收入確實低於我的估計。然而,中間群體永遠是社會中基數最大、範圍最廣的一個群體。

我們常說養孩子很費錢,衣食住行、娛樂學習等樣樣開銷不菲。但就公佈的中等收入數據來看,即使月入5000元,在沒有其他力量的幫助下,夫妻倆加起來共同撫養一個孩子,真的養得起嗎?

中產家庭每個月用於養育孩子的開銷是多少?我採訪了一些中產家庭,不禁五味雜陳。

·中產家庭一:丈夫月入5000+,妻子月入3500+

講述:我們家孩子還小,沒到上興趣班的時候,但是光普通的托兒班一個月就要3700,加上奶粉、尿不溼、衣服鞋襪最少最少也得花1500+,一個月就花完了一個人的工資。這還沒算生病的時候,孩子上醫院就是無底洞了。

·中產家庭二:丈夫月入4500+,妻子月入4000

講述:我們女兒一歲,目前孩子的月開銷有奶粉2000元/月,一週兩次的早教(音樂+大運動)160元/節,一次游泳課240元/節,大約會去3-4次游泳館游泳40元/次,這些都是辦卡後的優惠價了。孩子還有早教課程,都是1W元起步。算上其他七七八八的瑣碎花銷,孩子每月支出得有6000元左右。光靠我們夫妻兩是吃不消的,雙方父母有給金錢支持。

·中產家庭三:夫妻各月入4000+

講述:大家各有各的養法,我們在經濟水平範圍內不虧待孩子就行了。現在孩子2歲,奶粉一個月兩罐吃不完,尿不溼一包就夠了,這兩項大概600吧。其他的買衣服玩具(不追求牌子,網店促銷活動多買點)、去童趣館玩之類的,總共一個月2000多就夠了。將來上幼兒園也是去公立的,學費尚可。

·中產家庭四:丈夫月入5000+,妻子月入4000+

講述:我剛生完孩子,就堅定思想不能要二胎了!從懷孕到生產,已經花了將近10W,孩子出生24小時內,各種花銷又去了1W,簡直就是碎鈔機啊!我真不敢想象孩子到了學齡,要怎麼去面對那些天價補習班,不上補習班是不可能的,階級壁壘越來越明顯,孩子小時候不拼命給他好的教育,將來真的出不了頭!

這幾個家庭,在中等收入人群中算是中等偏上的收入了,然而他們每個月至少要為孩子花掉三分之二的工資,甚至有的家庭夫妻倆的工資都供不起一個孩子,還得陶光“6個錢包”。

有的人會說“富有富的養法,窮有窮的養法”,如果經濟水平較差,那就確保孩子能吃飽穿暖就行了。然而,真正有孩子的家庭,根本捨不得窮養,因為窮養就意味著讓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

曾有人說:“現在不給孩子花錢,孩子以後搬磚不惱恨嗎?”別人家的孩子都在學特長,自己家的孩子高考的時候能有素質教育的加分項嗎?別人家的孩子假期各種環遊世界,,自己家的孩子就家裡蹲,開學了都沒法融入同學的話題。其他培訓班更是如此。

之前有報道說,開放二胎後,生育率反而下降了。其實下降的理由很簡單,就是養孩子的支出越來越高了,擁有最大基數的中產家庭甚至連一個孩子都養不起!那還怎麼生呢?

唉,來說說你每個月為孩子支出多少吧?大家可以交流一下。

椿萱漫談:二胎媽媽在兩個孩子的環境中,摸滾打爬體會到的不同的育兒方式,在這裡與你交流,為你分享促進親子關係的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