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需要一个不疏不腻,不怠不急,而且始终不离不弃的知己

昨天,店里来了两个骗子,他们装成是某饮料批发商,说只要批发这种饮料满两千元可以免费摆一个冰柜到店里,还承诺会送广告伞,我觉得挺优惠就下了订单。

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两个骗子送来十几箱假饮料后拿到了钱就消失了,等我发现饮料有问题打电话给他们时,他们电话也不接了,人也找不到了,看着那一箱箱假饮料,真的是欲哭无泪。

心里难过时,脑海里闪过一个电影镜头。

看背影知道是谁不?

没错,是梁朝伟。

很多年以前,有段时间看王家卫的电影《2046》。

电影的主角梁朝伟,最后的这一幕让我印象很深。

我看到梁朝伟在镜头里很孤独地站在一个偏僻的角落,那个角落很荒芜,只有一棵偏僻的树。

然后梁朝伟在树上挖了一个洞,他抱着这棵树,嘴对着洞,说了很多很多话,说了很久很久。他说完了那些话之后,拿起了一块泥巴,堵上了这个树洞。

当时我理解不了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当发觉自己上当时,我也特别想有这么一个树洞,把心里的苦闷倾诉一下。回想他的这个举动,让我忍不住潸然泪下。

这世界上这么多人坐在我们的身边,每天有这么多人跟你擦肩而过,但是人是多么孤独。

打开你的手机,翻翻你的通讯录,你可以找到几百个名字,但是真的当你有一些心里话的时候,需要倾诉的时候你会发现,翻了手机一圈又一圈,你竟然找不到一个人可以说。

曾经的朋友已经随着岁月的流逝渐行渐远,连朋友圈里也已经很久没有更新了,年岁越长,可称为知己的朋友变得越来越少了。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可是知己在哪呢?

也难怪王维在送别好友时会这样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千金易得,知己难求。

一生中,来来去去很多人,却只有极少数可以成为朋友,大多数都是观众。

观众只是一个旁观者,笑看你起落沉浮,朋友却是你人生的参与者,该鼓励还是该表扬,拿捏得刚刚好。肤浅的人,要的是观众;深沉的人,要的是知己。

朋友不是天天见面,吃喝玩乐、相互吹捧;而是懂你,在精神上、灵魂上支持你、鼓励你、帮助你,在你有所不足时,指正你,在你失落时,安慰你。

这就是知己,在关键时刻能把后背交给他的人,这就是你心灵的树洞。

在生活中,如果不能如实告诉对方我们真实的感受,就不要过多的指望他人能理解我们。

很多时候表达出来的都未必能得到理解,更何况是什么都不说呢?

好的亲密关系不是一场表演,而必须是真实心灵的碰撞和连结。

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带着面具生活的人,是一个可以真正沟通的灵魂。沟通如果停止了,亲密关系也就没有了。

朋友,需要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你与什么样的人相交,你就容易变成什么样的人,所以,选择朋友时一定要慎重。人活着,一份自然再加一份真诚。

人要善良,但更要有尺度,还要辨得清是非。你要明白,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为朋友,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你付出真心。做人不要斤斤计较,但要有原则。

知己好友,我觉得特别重要,当然ta有可能是你的爱人。我希望你的知己好友是你的爱人,同时,你的爱人是你的知己好友。

因为这样的话,你们的爱会是一生的挚爱,你们的友情会是一生的挚友。因为那里面有很深很深的信任,有很深很深的理解。所以我们要重视知己好友给我们的一些反馈和意见,这对于认识我们自己是非常有帮助的。

因为前面所说的那种类型的知己好友,很少会有私心。Ta在给你评价,给你意见和提议的时候,很少是带了自己的私心来的,ta是中肯的,是赤诚的。

朋友有一次说她老爸有一次跟她说:“我希望你过得好,做生意赚大钱。我也希望你哥过得好,也能赚大钱,但是如果你赚到了大钱,生活过得好,而你哥却没赚到钱,我会很不开心。”

看吧,她老爸多诚实多可爱!他心里还是希望儿子比女儿有出息,嘴上说疼爱女儿,心里还是有点私心偏向儿子的。

而如果你的朋友希望你过得好,却希望你过得没他好,那是带着一点私心的。

作家亦舒说:那种难得的朋友,我成功,她不嫉妒,我委靡,她不轻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真正的知己正像亦舒所说,你过得差,他过得好,他不轻视,他希望你过得好。你过得比他好,他不嫉妒,他希望你更好;他不带一点私心。

人生难得一知己,希望我们都能拥有这样的知己:你迷路的时候,只要记得唤ta的名字。虽然ta不能立刻出现在你身边,但不论多大的雨,ta都会撑起伞,在过来的路上。他会用最适合你的方式跟你相处,不疏不腻,不怠不急,而且始终不离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