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你的一生拍成一部電影,這電影你會叫什麼名字?為什麼?

老白觀察


一部電影的話,我覺得可以叫《夢與真的歸途》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一個女孩從不懂事的童年到叛逆的青春期,再從高考受到挫折的自我懷疑到大學的碌碌無為,然後從畢業後的迷茫到逐漸找到熱愛的方向,經歷過幾段失敗的感情最終從渴望轟轟烈烈的愛情到歸於平淡......

與此同時,每天晚上,她會做一個夢,夢裡的小女孩過著完全不同的人生,從小成績優異,獲獎無數,順利升入名牌大學,在大學創業成功,畢業前就已經經濟自由,在國外旅遊時邂逅了一個高富帥,相戀多年之後結了婚,成為了人人稱羨的人生贏家......

故事的最後,是兩塊墓碑,上面記敘者兩個人生平,卻是同一個人的名字。


瓏壹


《鹹魚的平淡人生》

我爺爺只有倆孩子,一個女兒(我姑),一個兒子(我爸)。我,做為我爺爺唯一的孫女,從小就是疼著寵著的,別的沒怎麼著,壞毛病倒是慣了一身,懶得很。而且,小時候我要的東西不用自己去爭取就能得到——只要和爺爺說就好了——導致我自己也沒什麼競爭心和上進心。

我發小可以說是人生波瀾起伏,家裡起起落落,可以說是個有故事的人。我就不一樣了,一直很平淡,家境也一直是中不溜,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爸媽倒也都是國企出來的,對我未來發展也沒什麼要求,就覺得找個平穩的工作就行。所以我從小就覺得自己不用太努力,零食夠吃就行,錢夠養活自己的就行。

身邊有很多外地朋友,他們說,在中國的三四線城市,你會覺得自己未來的人生也就這樣了,看見爸媽就看見了自己的未來,但是來到北京他們覺得世界大了,希望自己能闖出些什麼,靠著這個信念一直撐下去。

我覺得他們真的很熱血,但是我呢,真是沒法活成這樣,很多時候我寧願當一條鹹魚。覺得自己不過是這座城市裡的千萬人分之一,絕對的大分母,平凡的不能更平凡了。我特別能接受自己的平庸,也沒什麼夢想。

小時候學習一般,長大了工作一般。大學剛畢業的時候,覺得工作太累了,其實就是年底那段時間,競品總是潑墨攪渾水,我們就要應對輿情,加班、出報告、加班……突然有一天,晚上自己走在去地鐵的路上,吹著大風,圍巾打了臉,我重新圍了圍巾。大冬天的,路上也沒幾輛車,就自己一個行人頂著風走,突然就想哭,邊走邊哭,哭著上了地鐵。回家我就想離職了(當然後來也是真的離職了)。

好巧不巧,沒幾天我就生病了,高燒不退,請了一個禮拜病假去醫院掛水。我爸說他要去海南玩了,我一聽,沒兩天病好了。又請了一個禮拜假,顛顛地去海南玩了。玩回來上班第一天,崴了腳,晚上我媽帶我去醫院,結果又是在家辦公一禮拜。那段時間覺得自己簡直就是週週水逆,喪的不行。

當時有個同事和我說,他來公司的目的很明確,就是來學東西的,未來幾年如何發展,他都有明確的目標和規劃。我就發現,我和別人的差距就是,我沒有目標,也沒有什麼自己特別熱愛的事兒。小時候倒是經常幻想自己成為閃閃發光的公主,或者是放浪不羈的流浪畫家,但是長大了,不僅一個夢想沒實現,反而連夢想也沒了。

有一年看了一個日劇——《重版出來》,裡頭有個漫畫大師的助手(我不知道他叫什麼,就是演《勇者義彥》裡那個法師的,滑稽臉~),他看見一個新手的作品一下就崩潰了。為啥?因為他沒人有天賦,然後就是心生嫉妒、不甘心和自卑感壓垮了他,整個人都崩了。得~這下可好,心裡一直覺得自己是大漫畫家的夢碎了,不得不承認自己就是沒天賦,最後回家幫老爸去了。

我覺得他這個角色太可憐了,不是沒有夢想,而是沒有撐起夢想的實力,然後活在自以為是裡,最後還是一事無成。但我就不一樣了,我倒是覺得自己就是啥都不會,反正是條鹹魚了,就這樣吧。發現自己就是很平凡,也不打算有什麼上進心,不打算成為有錢人(主要是覺得自己掙不來錢,並不是不想,如果橫飛來五百萬,我也開心,但你要讓我絞盡腦汁去自己掙來,那我可懶得掙扎了)。你看,不是所有人都處在競爭之中的,我只要有個適合自己的位置就好了。

唉,感覺自己說的話真是“三觀不正”。從小看了“白日夢”的電影電視和小說,也聽了太多“努力就有回報”的鼓勵式教育。我這些話要讓原來的老師們看見,估計會以為我這孩子玩兒完了吧。可是想想呢,他們也不過是走在大街上平凡無異的一員啊。那些閃金光的人,都在我們遙不可及的地方發著光,我怎麼努力也到不了他們的高度。

當然,我還是覺得那些有自己目標和夢想的人還是很厲害的。如果他們能付出自己的全部激情、熱情,去追逐目標,那自然也是讓我佩服的。

如果你已經有了明確的目標,我覺得還是去努力實現的好。如果你和我一樣,就是甘心當一條鹹魚,那接受自己的平凡,也沒什麼不好。大概未來我也不會有什麼大起大落,結束我鹹魚的平凡一生。

唉,就是自己突然想到了這些,胡亂寫寫,如果你有不同意見,也歡迎來反駁我。

——一條喜歡自娛自樂,沒事畫畫的鹹魚。


業餘觀影者


忐忑;因為我的前半生太離譜了,起碼市重點高中的學生,挺不錯的女孩,離了兩次婚,這兩次沒有一個是自己喜歡的男人,父母包辦,即便怎麼好,也沒人說自己好了,都是錯,最可憐的是孩子,孩子沒像她爸還行呢,我女兒的爸爸走路一米六一米七,不太實數,喝酒尿褲子,這樣的還有女人跟,這是我媽給我選的第一個男人,不靠譜吧,第二個,也是我媽給我選的。啥都聽他父親的,倒是不抽菸不渴酒,沒老婆喜歡去浴池找小姐,有錢找小姐沒錢收拾自己,頭髮三個月理一次,從來不買衣服穿他妹夫的衣服;我都不知道我媽怎麼這麼愛我,是不是親媽我也沒做親子鑑定,所以拍我的前半生就叫忐忑……


程佳垚


片名:《我在地球旅行的那些年》

作為一個星際旅行愛好者,主人公也就是我本人最喜歡探索一些偏冷門的星球,相對來說更容易感受到異國風情。

剛剛結束了銀河系一千年的蟲子生活,我準備去一個叫地球的地方玩一段時間。由於很少有人到訪,關於這個星球的旅行攻略幾乎找不到,於是我決定直接去隨機體驗。

於是,我出在在了一個叫中國的陸地上。剛出生的時侯簡直太驚豔了。這裡簡直太美了,山巒疊嶂,風景秀麗,清風陣陣,花香襲人。這裡分為白天和黑夜,夜晚甚至可以透過天空看到我的老家。

在這個星球上一般遊客的觀光時間控制在500年之內,時間過於倉促,我得抓緊時間把這個星球逛夠!

剛開始我是寄宿在當地的農家,我稱他們為爸爸媽媽,當然還有爺爺奶奶兄弟姐妹。能有他們做嚮導,當然更好不過了。

我開始體驗他們的生活,融入他們的關係。跟他們一起吃飯、聊天、遊戲,慢慢的開始上學。

可是隨著旅行時間的推移,我慢慢發現了一些不對勁的地方。

這個星球上每個人都富有情感。

爸爸作為家裡的頂樑柱,從來都是不辭辛苦,任勞任怨。他會織網捉魚,會田間勞作,他會用小木板給我們製作各種小玩具,也會把蔬菜瓜果做成可口的美味。他有時暴躁如雷,有時和藹可親。他有時是無所不能的大英雄,有時也會蹲在牆角唉聲嘆氣。他似乎有一肚子的壓力怎麼也不見他釋然。

媽媽從來沒有脾氣,細聲細語,滿臉堆笑。她會把家裡所有的好東西都留給別人,她總是擔心孩子們吃不飽,穿不暖,她會在孩子生病的時候徹夜守候,不曾入眠。

他們總是莫名其妙地向我問東問西,我想出遠門體驗更廣闊的風景,他們依然左牽右掛,生怕我出了什麼差錯。

轉眼,我已經在這裡旅行了三十年,有時侯睡不著覺,我會深深地想念他們。這種感覺是我在其他任何星系之中從來不曾有過的。

這個星球我大半都沒逛完,但是在最後的旅程裡,應該陪伴在爸爸媽媽身邊。在那裡,我出生的地方,別人稱作故鄉。





卿鳥非魚


《那個炎熱的夏天記得抱緊她》

13歲,他搬來,從此他和她總是坐在同一輛公車,只是他們說不同調學校,他們天天見面,距離只有2米,他們從不說話,距離天涯海角。

15歲,他高中,他發現和她在同一個班級,他開始學會和她在公車上說你好。

16歲,他在家,而她也在他家,他們在一年多交流中知道了原來他們是鄰居,他和她家距離100米,從那以後,她天天待在他的家,她不喜歡自己的家,父母離婚,扭曲的家庭,或許待在他的家更自在,現在的他和她距離0.5米。

17歲,他兼職,她來找他,跟他說和又一個男友分手了,晚上早點下班陪她,他說好。晚上,他給她做飯,陪她看電視,一起打遊戲,她說腰疼,他給她按摩,炎熱的夜晚,他和她睡在空調房的同一張車上,晚上冷,他抱著她。他們的距離0米

18歲,他去大學了,她選擇了職專,他們的距離大於100公里,週末,他們依舊膩在一起,他告訴她,他在學校交了女友,她告訴他新男友大她6歲。

20歲,他分手了,這是第三次被甩,她沒心沒肺的嘲笑他,這次是不是又被你的廚藝嚇跑了。他開著玩笑說,琪琪,如果我們到30歲都還沒結婚,你嫁給我可好,她說好啊。他說那先說好,我要請一桌前女友,她說怕你啊,我這要2桌前男友。

22歲,他畢業了,忙著找工作,她也離了家,不再和父母住一起,和2個小學同學合租開工作室,他們距離5公里,他們的聯繫隨著各自的工作,漸漸疏遠,除了偶爾跟著朋友們一起出去遠遊,也沒有在那麼自然而然的窩在一個沙發上,睡在一張床上。

24歲,她結婚了,結婚對象他也見過,是她合租的小學同學,一樣的家庭環境和一起的生活環境讓他們越走越近,他參加了她的婚禮,把他剛發的工資全部做了禮金給她,他有一些失落,但是,講不出,他習慣了她,但是,他不想成為一個可能,一個她前男友的可能,那樣以後永遠不會再聯繫了,這樣也好,即使結了婚,新浪不是他,至少,他們還能見面說話。

25歲,他開著車,後面坐著即將臨盆的她,他說你老公怎麼回事,要生了怎麼不讓你住院,人哪去了,她打的第一個電話竟然是他。就好像那次,他出車禍,摔斷了手,在醫院裡檢查時,打出的第一個電話竟然是給她,如出一轍。

27歲,他正在寫著什麼,他也有了固定的女友,可能會要結婚吧,但是,夜裡總有些失落,身邊少了個習慣的人,他和她的聯繫已經只是過年和雙方生日的短信問候,可能是因為她要照顧孩子,他要照顧女友吧。如果30歲,你真的有2桌前男友嗎?不過琪琪,我真的有1桌前女友。好懷念那個夏天的夜晚,你是真的睡著了,我可一直醒著呢,再有一次,我會抱緊點。


虎牢關之鬼神呂布


就叫《一個人》吧,2003年2月10日,一個小男孩呱呱落地,10歲那年因為迷上了村裡的黑網吧,開始在家裡拿錢,被父母打,罵,有一次甚至逼得姐姐要從二樓跳下來,父親想要斷絕關係,可是一次次,不知悔改,因為性格內向,老實,他還遭遇別人的排擠,6年級,被班裡的5名同學侮辱,其中還有他的發小。被他們當出氣筒,讓他拿煙給他們,他一直沒敢告訴父母,後來學校裡知道了,沒有做聲,班主任和領頭的那個男孩的母親關係很好,一次班主任直接當著大家的面告訴他,你們玩不來就離遠一點!這讓他內心的一點點希望徹底破滅,那一次,領頭的男孩直接拿著椅子朝著他的頭砸了過去,這讓他原本完美無缺的臉上畫出了即將陪伴他一生的傷疤,那個男孩扶著他到水池旁清理血跡,另一個男孩說了句“你打他就打他,他受了傷還過來幫他,你這樣做有意思嗎?”他還傻傻的說“沒事,沒事,我就說我自己磕到了。”

接下來我就簡說了因為有太多太多小細節

初中他交了第一個朋友,不過這個“朋友”總以他當話題,嘲笑他,初二他受不了了和朋友不再說話,因為性格內向,從此之後,他總是跟在別人的屁股後面玩,別人從來不拿他當回事,總是排擠他,初3他認識了一個小混混因為那個人他學會了抽菸,學會了逃課,終於初3下冊他輟學了,出去打工,從此之後他離開了叛逆心理。

今年他16歲,是一位廚師學徒,他告訴自己“以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把以前的不愉快揮之腦後”。

謝謝您能浪費一點時間看到這裡,我能把我的心裡話全都說出來真的很愉快,謝謝你讓我傾訴的陌生人


我想把我的名字取長點


《光輝歲月》《崢嶸歲月》《人生大觀》
人的一生都是為了活著,生活。匆匆歲月中我們會接觸很多人,經歷紛紛擾擾的事情,我們接觸了,我們經歷了,我們就學到了,看淡了。

人生不過如此,平平淡淡才是真。一部電影的開頭是我們出生後的小時候,那時候真的是夢境般的存在,天天高高興興,單純無比,無憂無慮,不過如此。春天到了去田野裡放風箏,夏天來的時候去小溪裡捉魚,在大樹下面乘涼,聽著知了的歌唱。秋天快要到的時候,一絲絲涼意使家長讓我多穿了幾件衣服。去田野裡掰玉米,一個有一個,很是高興。冬天到來了,小夥伴們全副武裝,準備去打雪仗......
到了電影中間的時候,我去讀初中,是在當地讀的,非常的高興,可以說是每一天,那時候真的也很調皮,和幾個小夥伴瞎混。高中的時候,三年是至關重要的三年,結果讓我考上了還行的中國傳媒大學,從事了電影行業。
電影結尾我一如既往的在歡聲笑語中慢慢老去.......


用戶100540629706


片名:《微笑面對生活》

主要講一個女孩,從卑微到強大,有苦有甜一生的故事。

六歲時,摔傷了一條腿,紮了繃帶,那一隻腿動彈不得。因好靠家長背才能來到學校,同學們就說我嬌氣,摔斷了腿就什麼都不能幹了!誰願意摔傷一條腿呀?那時候好幾個月都不能跑,不能跳。好的時候,有同學來關心我,你都腿好了吧?她笑了,這是第一次受到同學的關心。我笑了。漸漸的,有不少同學陪她玩了。

十二歲時,她遇到了不少困難,受到不少挫折,經常在晚上偷偷哭。結果第二天全部拋諸腦後,迎來新的一天,新的煩惱,新的快樂。她容易笑,卻很難哭,她經常抬頭,卻從不低頭,其實她自尊心很強。別人罵她都總是裝作無所謂,其實心裡很受傷,但她變了,罵就罵吧,無所謂,就當有一隻蒼蠅在她耳邊飛。她性格不錯,長的一般,班上很多同學和她玩,男同學也很多。

她的一生就到這裡,很短,卻特別充實,流過的淚,笑過的臉成了她在這個世界上真正的姓名


鞠騎比愛麗絲愛穎火蟲


《遙遙無期》

弟弟出生在一個小康家庭,上面還有一個姐姐,姐姐從2年級開始了寄宿學校,而弟弟也從3年級就去市裡的寄宿學校讀書了,一個小孩沒有本來該有的童年,每週回家都希望星期天的下午再也不要來是遙遙無期的。弟弟知道爸媽都是為了他好為了他有更好的學習環境,但是爸媽從來沒問過弟弟想不想去,弟弟在一間學校一直一直讀,他閉上眼睛都能知道他在學校的哪個位置,從三年級盼望換學校,但是不知不覺中度過了9年,少年也成為了青年,他慢慢的發現他回到自己的小鎮上沒有一個認識的本地夥伴,兒時的發小也逐漸出現了距離,直到他沉迷網絡遊戲,爸媽經常把路由器藏起來,逼著弟弟出去玩,弟弟也只能在樓下的球場打打球,憑藉這弟弟的身高,和一群附近工廠的大人在籃球場上打球,漸漸有幾個老是一起打球的夥伴成為了弟弟的朋友,好景不長,弟弟上到高中,學習的壓力愈來愈大,寄宿學校也從一週回家變為兩週,學校的活動時間也越來越短慢慢的打球的小夥伴就變淡了。

機緣巧合下去旅遊中的弟弟,買了一塊外國的小魚板,他在他們家附近的公園遇到了他可能一生都不會忘記的夥伴,開頭弟弟就換了一塊和他們一樣的滑板,每次弟弟回來都是去和他們呆在一起去玩滑板練動作。弟弟覺得那是他最開心的時刻,每次放長假弟弟都是晚上玩到很晚才回來,媽媽老是擔心他學壞了,玩物喪志。但是弟弟確實需要一些朋友和自己的空間。

弟弟再也不沉迷電腦了,他沉迷滑板去了,刺激的感覺和off the wall的精神令他痴迷不已。但是練動作路上弟弟沒有天賦,總是對一個動作遙遙無期。

上了大學離開了家鄉的弟弟去到了北京學編導.....


電影大頭


農村小夥一人進城打天下

為什麼起這個名字?

因為我確實是一個人出來打拼的15歲跟著親戚就出來上班了,因為爸媽是在工地上班工作重沒有讓我跟你,吧我讓親戚帶你出來了,16歲我覺得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就開始一個人出來打拼了,到現在20歲了,可能不喜歡跟親戚一起上班的原因吧,習慣了一個人明年都自己一個人出來上班,祝自己和我一樣農村出來的人,努力打拼吧,我們都有一個一樣的夢,那就是打拼有錢了開著豪車回家,成為爸媽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