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我不為996辯護,我向奮鬥者致敬,你怎麼看?

鴨綠江邊老漁翁


馬雲這種說辭,其實是對996工作制無言可辯的辯詞。

馬雲的創新一般不考慮法律。最近幾年滴滴快車老是出事。滴滴打車的老闆雖不是馬雲,但滴滴打車老闆的老闆可是馬雲。因為滴滴快車的老闆程維以前在阿里巴巴工作8年時間,在馬雲手下工作。承認滴滴經營有一定的科技含量,但遠遠趕不上利用黑車帶來的利潤。雖不能說靠黑車發家,但至少說明與馬雲有關的滴滴,沒有考慮法律因素。

今天對996工作制的拋出,實際上說明馬雲所帶領的團隊,根本不考慮法律前提。

國家近幾年依法治國、依法行政,依法經營,作為著名的企業家不會不知道吧?與范冰冰如出一轍,與黑有關。

法律問題,馬雲及其團隊,如果僅一致對外,不涉及團隊內部利益,也倒無所謂。但966工作制,恰恰與馬雲團隊內部的員工有關。所以,法律是雙刃劍,有時候不考慮,你可能佔得了一些利益。但有時候不考慮法律,偏偏落到你頭上來。


劉俊利


認識很多江浙的創業者,他們小時候家裡都很窮,有的連飯都吃不上!後來都是借錢買各種機器,都是全家齊上陣,機器不停人不歇,一天只睡3、4個小時覺,然後家裡就有錢了!我老家在東北,國企職工雖然掙得少,確實很舒服,下崗後各自謀生,開飯店的、做買賣的、去南方打工的。這時為了生存,為了過得好點,誰不是沒黑沒白地幹活!不加班的單位是沒人願意去的,因為掙得少!出來打工不是享福來了,沒那條件!所以,爭論這個問題沒有意義!你不願意沒人能強迫你,路是自己走的!


王工54643331


我公司小,不強制加班,但當天手上的工作,最好做完一個階段成果才走,如果工作比較趕,我自己都24小時工作,一星期才回家洗個澡就回公司,那我希望員工有一份齊上齊下的態度是必須的,不然你好意思待下去?加班沒有額外工資,但發工資時我會記得誰應該多發,年終時我會知道誰重要誰有獎,但如果幹沒兩天活,急不及待的跟我逐個小時要加班費的話,我就不再需要他了,我招人不多,公司就四五個人,沒有什麼空間容納那些混吃等死的人,996不存在的,如果工作都做好,班都可以不上,工作做不好的,應該自覺利用額外時間追回來


Ray神


一談到這個話題,肯定會有大批人說這是壓榨工人的勞動力。的確現在我國的企業超勞現象嚴重,很多企業都在執行譬如996等的工時制度。但這是我國的大環境造成的,我國的高速發展離不開廉價的勞動力,這是我們發展的優勢。我是一個七零後,我得父輩們當年在企業上班,每月開3,5十元工資,養活一家七八口人。那時候沒有勞動法,沒有996,沒有節假日,除了過年好像天天上班,不也過來了嗎?凡事都要有個過程,我國勞動力的現狀相比前些年已經有了很大改觀,包括五險一金,超勞補償,休假制度等都有了普遍覆蓋。而馬雲等人所支持的996工時制度,並不是從普通員工的角度出發,而是作為一個年輕人,一個對前途充滿憧憬的和渴望成功的年輕人,要有一份拼搏的決心。所謂人生能有幾回搏,成功的企業肯定需要大量敢於拼搏的人存在。看看阿里巴巴,華為,京東,騰訊,小米等,哪一個公司都在全力運轉,可能在他們的眼裡,時間總是過得太快,步伐總是走的太慢。我相信馬雲,任正非,劉強東,雷軍每天的工作時間也絕對不止九小時,這是時代的車輪推動的,不甘平庸,就唯有全力以赴


哈哈樂www


湊個熱鬧,加班的確不是你情我願,但加入一家需要996的公司卻永遠是雙向選擇,馬爸爸至少足夠有說這句話的資格。

▲霸氣十足,不服來辯

馬爸爸的道理

“不是簡單的加班,不是單調的體力活,和被剝削沒有關係,因為現在的人並不傻,可選擇的機會也不少。我覺得真正的996應該是花時間在學習、思考和自我的提升上。那些能堅持996的人一定是找到了自己的熱情之處,找到了金錢以外的快樂之處。”--馬雲

說來這個世界上只有願不願意,沒有應不應該吧。

▲朝九晚五的話,航天和航母至少再等十年,加班不是目的和終點,關鍵看你在想什麼和幹什麼

當你選擇工作的時候,是願意去應屆畢業生起薪數十萬的華為?還是願意在家鄉的小單位當一個朝九晚五的公務員?如果選擇前者,那你應該對華為的“狼性”有所耳聞,面試官也會跟你講清楚錢的含義;如果選擇後者,那麼意味著你基本放棄了趁著青春去打拼的理想。

筆者2005年畢業於北京某高校,上班一年後隨即“逃離”北京,後迅速結婚生子,並於四年後考入體制內成為了公務員,期間也在企業上了四年班,加班的感覺我很清楚。

工作兢兢業業,平時愛好看書碼字,忽然發現今年整十年了,期間我幾乎沒有加班的經歷,除非是突發事件,因此我不累,但收入也就那麼回事吧。

這是筆者性格使然的選擇。一直沒想的是通酷愛文史地的我當年為何選擇了工科,現在每月混一兩個青雲計劃拿頭條一千多塊錢零花錢,感覺特別開心和有成就感。

生活如同強姦,如果抗拒不了,不如閉上眼睛享受--網絡名言

馬爸爸的話裡其實有這個意思,與其等著被強姦而無力反抗,用“精神勝利法”來調整自己的情緒和理念未嘗不是一種宣洩的途徑。

加班的現實和生活的理想

對996工作制和馬雲言論口誅筆伐的都是什麼人呢?

如果是阿里或華為這些大廠員工或者天天在加班的人,為何你還在公司虛與委蛇而不出走?如果你不需要加班,那有何必替古人操心?

因此,抱怨和討伐的背後反映的不過是人性罷了,既希望高收入,又渴求低付出的人性使然。

但這個世界本來就是殘酷的,企業給你高薪,不是給你養老,而是希望你創造更多的價值。

筆者當年供職於湘北某超級企業(某一)人力資源部負責招聘,當時搞校園招聘,有一個月朝七晚十二沒有休息日的體驗過。當時還非常年輕的我渾身都是幹勁,從來沒有覺得辛苦過,更不曾抱怨。說來既有回家之後被家鄉大企業收留的感恩,也有今日事今日畢的決心,但更多的是領導的讚賞(口頭)吧。

某一的技術實力今天依舊是國人的驕傲,但其做派是不對的,不給加班工資也就算了,工資還特別低,社保需工作滿一年後申請(不一定給),雙休單休輪流來,不強制加班,實際上事情夠你做到九點。

這就是網絡上說的“每天喂草,還問你為何沒有狼性”,筆者的踟躕來自於每天申請入司和離職的材料一樣厚,大概都超過一百份吧!熱血畢竟是暫時的,後來很快就離職了。

▲馬雲和十八羅漢,當年真的只是一家皮包公司

馬爸爸至少還是懂事的,知道“三個人給四個人的錢,幹五個人的活”的道理,如果這個做不到,的確可以在獲取工作經驗之後選擇離職,去TM的。

加班不是一定不給錢,而是這個錢有時候不好算。所以阿里和華為的工資其實按工作量付的,至於什麼時候幹完,是自己的事,想不想的通,也是自己的事。

▲致敬傳奇,深夜獨行打車的任老先生

回過頭來說,當一個人不比別人付出更多的時候,有憑什麼奢望升職加薪的好事落到自己頭上呢?當我們羨慕著別人的豪車別墅時,為何不想想他們背後的付出呢?如果你幹不了這個辛苦的活,那為何不另謀高就呢?

生活的壓力和生命的尊嚴,哪一個更重要?--趙傳《我是一隻小小小小鳥》

還是承認現實吧,從來沒有輕而易舉的成功,畢竟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人永遠是少數,當我們為夢想而打拼,想著夫妻家庭的財務自由,後代成為富二代,操勞一生的父母能夠安享晚年時,這樣的辛苦不值得嗎?

致敬奮鬥著的人們

中華民族最大的優秀特點就是吃苦耐勞,一個強大的民族不會因為現實的裹挾也隨意拋棄初心,每一箇中國人心中都有著恢復漢唐雄風的夢想。多少人盤桓於北上廣,多少人在深夜加班,多少人默默付出,多少人三過家門而不入?

沒有執著信念,何來的大禹治水?我們不需要諾亞方舟,我們相信人定勝天!

沒有篳路藍縷,何來的960萬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我們不充話費,我們願移山填海,不懼強敵!

▲馴服洪水還是造船逃跑,這不是手段的區別,而是文化的差異

沒有創新鑽研,何來領先於時代的5G技術?何來的航天事業?我們不搞拿來主義,我們家中有糧才能心中不慌。

沒有團結一致,何來的民族復興?何來的大國風範?我們不需要指手畫腳,我們目光堅定而有神。

我想這才是馬爸爸的話之真正含義。

▲對這家公司,你一直都沒向往過嗎?

華為和阿里,其實某種程度上堅定了“中國人也能行”的理念,讓國人不至於在對西方的崇拜。當然,事實上我們也真的什麼都能做到。

老外不懂國人的韌性和文化,他們只會指手畫腳於人權、體制,進而使出三拒華為和貿易戰等上不得檯面的手段。

其實西方的發展停滯很大來自於荒唐的福利制度,當福利超過底薪的時候,不光會養出一堆懶漢,更為嚴重的是社會前進動力的缺失。西方當下忽略製造也而寄希望於高科技(這個沒問題)和金融業而對我們進行盤剝,但當我們真正成為對手的時候,他們也許撐不了幾個回合。

總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信念,無腦加班還是於自己而言必要的打拼這個是有區別的,與其對於加班口誅筆伐,不如重新審定一下自己的職業目標和規劃。

不服嗎?那不如捫心自問,工資扣除一半來免除加班,你願意嗎?


涼州七里


什麼向奮鬥者致敬都是煙霧彈。

歸根結底還是階級問題。

馬雲總歸是資本家,資本家的目的就是剝削勞動力獲取利益,在馬的世界裡,追逐利益才是他最真實的目的。

平日裡梳理的一套套理論,之所以有那麼多人追捧,主要是因為他現在成功了,有了一定的話語權,加上一些“傻子”對他盲目的追捧,自然而然的被神化了。

在馬沒有創立阿里之前,可以說和我們一樣,都是一個勞苦大眾。不評論他創立阿里的初衷,現在的馬確實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資本家,馬已經脫離階級很多年了,站在資本家的角度來看996確實沒問題,甚至007都沒問題,問題在於絕大多數都是普通上班族。

以往的言論,為他樹立了一個良好的形象,現在的996動了他的奶酪,資本家的獠牙也就露出來了。

繼續灌雞湯,甩名言,除了一些熱衷追捧的“傻子”,都不買賬了,996的言論把自己玩砸了。

緊接著來一個二連彈,對996強行解釋一波,可是沒用啊,我等屁民理解不了你的高深見解。

大多數都是普通的上班族,也不是所有人都追求所謂的“成功”。

當我退休後,回望過去幾十年的工作經歷,沒有經歷過996,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而不是沒有經歷過996會很遺憾。

追求合法權益,難道只能通過革命???

如果是的話,這一天還會有多遠?


MrJia


在這點上,馬雲真不如馬化騰啊。

我就是給馬化騰打工的,人家馬化騰老闆這點特別好,人家從不和你講996,也不和你講情懷,更不和你講其他亂七八糟的話,只是給你一份冰冷的合同。

在這份合同上,刨去些律師亂七八糟的話,我就記住了一件事,你在我這掙的錢,咱倆五五分賬,稅錢也有你小子來出。

小子,你給老子好好幹,在老子平臺上,只要能五年以內掙到一百萬,那麼,我給你個大神頭銜,而你的收入,可以從五成增加到七成。

為了那份七成的合同,我每天只能睡六個小時,還沒有禮拜天,每天起床,就是打字,看書,然後再把書裡的知識轉化成文字寫上去。

是的,我每天八點起床,十一點睡,除了吃飯看孩子,每天要做的事,就是看書,寫字。

那你們問了,你覺得苦不?我只想說,一點也不,為啥,因為我還有理想,而文字就是我的理想。

可是重點是………

除了卡塔爾皇帝陛下,我沒看到那個資本家可以每個月給員工開二十萬加的工資。


劍筆聖本尊


馬雲說的好:不為996辯護,但向奮鬥者致敬。很多人自己不想努力一事無成,天天想著社會不公,天天想著不出力而多拿錢。還有些就是天天仇富,他們不會反省自己卻天天怨天尤人。只有奮鬥才能成功,有多少人知道一個人在成功之前付出了多少努力,即使成功之後也不敢鬆懈的心。很多人都喜歡為自己找藉口,說什麼人家平臺好,其實你只要把目光看遠一點就會發現,很多大老闆都是靠自己起家的。不想努力就是不想努力,沒有能力就是沒有能力,為失敗找藉口的人永遠都是無用之人,自己付出多少就只能得到多少,這是恆古不變的真理。



自然傳奇MOMO


題主所謂的“奮鬥”,“致敬”是愚昧無知,令人嘔吐的,因為提到了馬雲。

“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中的奮鬥是為國家,為人民,為集體而奮鬥。青少年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是為實現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而奮鬥。黨員,幹部衝在最前面,是群眾學習的榜樣,那是奮鬥。馬雲之流是當婊子又想立牌坊的“奮鬥”,是為大把的鈔票裝進自己腰包而奮鬥。是青年人努力補課學習,為考公務員而奮鬥,為買房買車而奮鬥……那奮鬥是為國為民,此奮鬥是為已為私,有什麼可致敬?

《勞動法》是法律。一個連法律都不講的資本有什麼可吹噓的!一個拿著別國發明的高科技來唯利是圖國人的腰包的思維有什麼可致敬的!要是錢學森,李四光等科學家鼓勵我們奮鬥,我們一定要奮鬥。

國內資本家已形成了氣候,企圖組團通過稅收,就業綁架人民群眾,而群眾為了生存而不得不“奮鬥”。


三國演義66


判斷一個人的言論,重要的不是看他說了什麼,而是看他做了什麼,但更重要的是看他代表了什麼樣的利益。


近期996的討論引發了很大的關注,一些互聯網大佬們發表996的高見更是處於爭議的焦點,其中就有馬雲的長篇大論,他的“能進996是福報”到“我不為996辯護,我向奮鬥者致敬”說法,似乎有所轉變,但其實質並未改變,只不過換了個奮鬥者的名頭,為996代言罷了。


人是理性的動物,所以他的言論來源於他內在思想;但人又不全是理性動物,根子裡還有著利己自私的感性,所以他的思想會受到他的利益導向影響。


不可否認,馬雲、劉強東等不少今天給996唱讚歌的互聯網大佬們都是白手起家,艱苦創業成長起來的,996甚至8116對他們來說就是家常便飯。但不要忘記了,他們現在的情況、利益導向和當初已經完全不同了,從利益關係的角度來說,他們現在已經處於很多奮鬥者的對立面了。所以,儘管他們的那些關於996的讚歌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很有道理,但其實質不過是為他們自己的利益說話罷了。


既然有矛盾對立,那怎麼辦?


很好辦,那就按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則辦事,按法律、契約辦事。工作時間、加班時間,相關法律有明確規定,按法律執行就是了。在此基礎之上,自己願意996的,願意奮鬥加班的,按協議、按市場價格支付加班費用就是了。

如果撇法律不談、撇開協議和市場規律不談,不願意遵守法律法規,而忽悠奮鬥、忽悠996,那純粹就是耍流氓。


因此,建議他們回到事務的本質、尊重法律和約定、尊重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擺正自己的位置,想清楚了再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