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呼唤是我支教的答案

山路弯弯,足迹漫漫,你的呼唤是我义不容辞的答案。喀什,这个古老而又神秘的城市,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在与时俱进的浪潮中,传统与现代、坚守与进取,在这座城市得到了充分的彰显。

作为一名支教老师来到这里,我的第一站是英吉沙县萨汗乡,在萨汗乡我感受到了当地繁忙而又辛苦劳作人民的热情。支教近半年,满满的回忆涌上心头,涌进脑海,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脸,同事互帮互助的情谊…

夏季的乡村较城市清凉许多,乡村的节奏也相对慢一些。初到这里,在大家的帮助下,我们很快收拾好了宿舍,领到了送来的生活用品,就这样,我在萨汗乡的新家就这样安置好了,我也很快地适应了在这里的生活。我的新家离我支教的幼儿园差不多有六公里左右的距离,每一天的我都会很早起床准备好各种当天可能需要的物品,怀揣太阳之心,走向我心爱的孩子们。

这个夏季我和孩子们有个约会。

当我踏进幼儿园,走进教室的那一刻,发现和我想象的不大一样。天气炎热,空气不流通,凹凸的地面,一个大班50多名孩子,他们用期待、好奇的眼神凝望着我,用不太熟练的普通话说:“老师,您好!”当时的心情很复杂,但是有一个声音告诉我:我会尽我最大的能力用爱、真诚、耐心、去建造你们可爱的梦。

要听懂孩子们的普通话不是一件容易事,在配班老师和保育员老师的帮助下我们一起克服了很多困难。上活动课的过程中,由于网络不好,教学设备的使用也是麻烦不断,只能用自己的手机共享网络给孩子们播放音视频。孩子们非常喜欢唱歌、跳舞,并喜欢好奇地问:“老师,这是什么?”这些“豆大点”孩子们求知的眼神打动着我,我耐心地为孩子们讲解着,让孩子们尽可能地理解,他们的天真无邪,犹如刚刚开放的花朵看上去是那么的美。

孩子们的一言一语是我前进的动力。

支教最放松的时刻是回到宿舍,本想让自己在一天的繁忙之后偷个懒,可是想起这些孩子们,我又不由自主的努力着为明天的活动课做准备。我心里想着我准备的这堂活动课难不难?孩子们能否接受?如何才能让他们很快的理解呢?我用手机下载上课的有关内容,视频、图片,这到成了我解决工作问题中的一段充实的插曲。

孩子们年龄小人数又多,没有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在狭小的空间内,这样很容易导致细菌的滋生,并快速传播。为了让孩子们的生活环境有所改善,我给班里买了洗衣粉、香皂等日用品,让孩子们知道饭前便后都要洗手,早晨起床要洗脸、刷牙,晚上回家要洗脚、洗袜子。通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孩子们进步了不少,小手干净了,午休时候的刺鼻味道了也消失了,看到这些正在发生地改变很是令人欣慰。在孩子们离园时,我会提醒保育员老师用消毒液对教室进行消毒,我想让他们在干净、健康的环境下快乐成长,我能做的虽然不是很多,但我希望能让自己和孩子们待在一起的每一天都变得有意义。

去家访,有部分孩子的家庭,在生活上贫困、拮据,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想让孩子好好学习,她们的泪水触动着我,更加坚定了我要让孩子多学习一点知识、多开阔一点视野的决心。

远在他乡感受着当地的风土人情。

在萨汗乡,我满怀激情与热情投入到支教的队伍,虽然我的力量有限,但我不会忘记我支教的初心。我认真,负责任的对待每个求知、笑容灿烂的面孔。

孩子们从出生开始,就很少有机会去触碰外面五彩斑斓的世界。他们会因为吃一块雪糕而开心不已,一个雪糕好几个孩子追着吃,还舔舔小嘴,对他们来说是多大的欢乐?这里的孩子没有不健康的虚胖,更不会有挑食这样情况,自家院里的葡萄、香甜的杏干、红红的大枣,孩子们吃的可香啦!他们小手中每天都有杏干,“老师给你”当你拿上小朋友给的杏干之后,孩子们就转身开心地跑开了,可能那就是孩子对老师最大的认可。每次给孩子们拍照时,孩子们不拒镜头,这也许这就是他们对未知世界爱意的表达方式,简单又直接。

最后我想说,或许我能为孩子做的真的很有限,但只要我在一天,我就一定要倾尽全力,让他们学习好普通话,为他(她)们走出新疆,走向全国乃至走向世界打好基础。

在这里生活的孩子可能与在很多地方生活的孩子不大一样,包括面对的环境、教育、各方面,但是他们内心的善良肯定是一样的,只要大家一起携手、一起去关心、关爱他们,他们终究会成为时代的花朵、社会的花朵。

请坚持把最美好的自己留下。

致——支教的初心

致——我那可爱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