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克效应:明白自己多无知,你就赢了

蝴蝶笑应,一个有态度的自媒体。专注情感与个人成长。 陪你笑看生活百态,欢迎各位伙伴一起加入讨论。分享,让生活更美好。❤

一个人的知识状态可以分为四个维度,分别是:

1.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2. 知道自己不知道

3. 知道自己知道

4. 不知道自己知道

你觉得自己是属于哪个区域呢?其实大多数人都是处在第一个阶层,也就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状态中的。

这个状态有点可怕,可怕在哪儿呢?就是当你看到这句话的时候,你的下意识会觉得自己不会是这类人,毕竟读了那么多年的书,刷了那么多知乎,逛了那么多微博,看了那么多公众号,还看了那么多直播演讲……觉得自己知识量还是蛮丰富的。

而它可怕就可怕在,你无法完全意识到自己处于这种无知的状态中,因为无意识,所以你我都有可能深陷其中,这个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达克效应",也就是我们俗话所说的无知者无畏,初生牛犊不怕虎。

什么是达克效应?

它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决定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但是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辨别错误行为。这些能力欠缺者们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的优势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却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发现这个现象的是Dunning和Kruger,也因此获得了2001年的搞笑诺贝尔心理学奖。

而鲜为人知的是早在很久以前就有人解释了这一现象。

孔子:"真正的知识是要知道一个人无知的程度。"

苏格拉底:"我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表明越是知识丰富的人越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在生活和工作中,你是否也会经常遇到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呢?在他们的眼里,自己是充满幽默,智慧和乐趣的。但是往往自己的成果和别人的评价却都是相反的。甚至很多人也会有这种感觉,觉得某个领导其实能力还不如自己,你是否也处于自我认知的偏差中呢?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达克效应呢?

首先要保持接纳心态,承认自己的无知之处。不要封闭各路的信息来源,不断加大自己的信息储存量。然后要尝试看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让自己的格局观更大一些,才能更快的成长。想比自己厉害的人去学习,暂时能力不足或者对某方面事物的了解还不够全面,一定要会利用身边的资源,虚心学习,让自己尽早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再针对的锻炼效果会更好。

如果你遇到一个好的管理者,那么他一定会把你从愚昧之巅推下绝望之谷,能不能爬山开悟之坡,就完全看个人造化了。在自我认知越来越深刻的时候,你的世界的圆圈才会越来越大,最终才能真的和这个世界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