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治水,泽被江淮”之三:新时代,踏上兴水惠民新征程

水利工作未有穷尽时,进入新时代,安徽人民将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十六字治水方针,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安徽省委、省政府关于水利工作决策部署,进一步做好引江济淮、淮水北调等重点工程,以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为根本,让江淮大地不缺水、用“好”水!

位于巢湖岸边的派河口枢纽工程已初具规模。这里是引江济淮中段―― 江淮沟通的南起点,引江济淮这一安徽人民期待了半个世纪的“超级工程”在这里一步步成为现实

共饮一江清水

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是安徽省基础设施“一号工程”,工程以城乡供水和发展江淮航运为主,结合灌溉补水和改善巢湖及淮河水生态环境,具有供水、航运、生态、排涝等功能,被列入国务院要求加快推进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其中工程建设后的江淮运河是长江与淮河流域之间的重要水运通道。

俯瞰派河口枢纽导流导航工程施工现场

2017年9月28日,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初步设计获批,工程总投资875.37亿元,项目建设总工期72个月。2016年12月29日派河口枢纽先行工程开工建设。工程自南向北划分为引江济巢、江淮沟通、江水北送三大工程段落,主体工程输水线路为723公里,其中安徽境内输水河道总长587.4公里。全线设枞阳引江枢纽、庐江节制枢纽、凤凰颈引江枢纽、兆河节制枢纽、白山节制枢纽、派河口泵站枢纽、蜀山泵站枢纽、东淝闸枢纽等8大枢纽建筑物。共设11级12座梯级翻水泵站,其中安徽境内8级9座泵站,总装机16.7万千瓦,总提水净扬程26.97米,至近期规划水平年2030年工程多年平均引江水量34.27亿立方米。

派河口泵站基坑开挖

项目建成后,安徽境内航道里程长354.9千米(其中建设Ⅱ级航道167千米,利用合裕线Ⅱ级航道18.9千米,建设Ⅲ级航道169千米),其中引江济巢段菜子湖线为1000吨级的Ⅲ级航道,江淮沟通段为2000级的Ⅱ级航道。

引江济淮派河口枢纽工程施工现场

“一河清泉水、一道风景线、一条经济带”,是对引江济淮工程建设愿景的高度凝练。工程建成后,不但能改善巢湖及沿淮淮北水生态环境,为沿线城市及皖北地区带来更多清洁水源,还能畅通安徽南北经济交流,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同享一河甘冽

淮水北调工程作为国家南水北调东线配水工程和安徽省引江济淮工程的延伸工程,也被列入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淮水北调工程兼有工业供水、灌溉补水和减少地下水开采、生态保护等显著综合效益,调水线路全长268公里,跨蚌埠、宿州、淮北三市七县(区),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疏浚河道,新建压力箱涵,新建扩建泵站、节制闸(涵)、沟口涵闸、桥梁,防污导污控污、挖压占地拆迁、调度信息系统、工程管理设施等。工程于2012年11月开工,2017年1月通过投入使用验收,2017年底全面建成。2019年1月,安徽省淮水北调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浍河一侧的固镇泵站是淮水北调的重要工程

位于蚌埠市固镇的固镇泵站为淮水北调工程输水沿线上的二级翻水站工程,站址位于浍河左侧固镇闸下刘园干沟涵以下约200m处的左岸堤后,泵站纵向轴线与浍河河道输线基本正交布置。通过固镇泵站,河水上提经箱涵流到固镇县的三八河,再流到宿州,最终到达淮北,解决了这些地方因水资源缺乏给发展带来的阻碍。

远眺固镇泵站

兴修水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淮水北调工程是安徽省委、省政府为解决皖北地区水资源长期匮乏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皖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兼有生态环境改善和沿线城镇补水功能。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必定将为皖北地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

版权须知:未经本刊书面许可,任何人或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本刊图文内容。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朋友圈✬

评论功能已开启,我们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

图:黄洋洋

《安徽画报》开放办刊,将面向社会征集优秀文章和精美图片,期待文思敏捷、下笔千言倚马可待的你;期待一部相机扫天下,大美安徽尽收镜中的你;《安徽画报》等你来激扬文字,行摄江山。

投稿邮箱:ahhb2017@126.com

赐稿热线:0551-64376898

洽谈合作:13665697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