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霑:“沧海一声笑”,乐坛鬼才离世十三载,黄霑之后再无黄霑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他的传说,黄霑一生纵横乐坛,写尽了家国情仇,他的曲词既豪情万丈,大气磅礴,气势恢宏,又缠绵悱恻,侠骨柔情,义重情深。他的歌曲,陪伴了一代人的青春时代。

有人说他去之壁垒世无光,剑开尘柔当自强!有人说,黄霑不管是人还是作品,最深的底蕴有二,一就是痴,痴是悲,是凄凉,是对红尘的眷恋;二就是笑。笑是喜,是洒脱,是对人世的豁达。

痴痴笑笑的他,一生挥洒恣意,亦庄重亦诙谐,纵情豪气,活得潇洒,就像《笑傲江湖》里的令狐冲一样,勇于做自己,在滚滚红尘之中,我就是我,活得恣意,无可代替。

他走了,可他留下的那些,磅礴、恢宏到令人惊叹的作品,他笔下的那样侠义的江湖,必将永不会随雨打风吹去。

有人赞黄霑和徐克影音双绝,举世无双。而提起黄霑最得意的作品,莫过于“沧海一声笑”了。当时老友徐克登门求黄霑为他的《笑傲江湖》配曲,一连创作了6篇手稿,仍没有令徐克满意,无可奈何的黄霑只能去翻阅古籍《乐志》,从中偶得灵感:大乐必易,中国的音阶为宫、商、角、徵、羽,那么倒弹音阶呢?会是什么样的旋律?由此,昂扬澎湃的武侠经典乐曲“沧海一声笑”诞生了,令人闻之荡气回肠。

优秀的影视剧本,可以拿来反复拍摄,但是一首经典的歌曲,却只有此一,空前而绝后。

看《笑傲江湖》电视剧,和着《沧海一声笑》这首曲,实属人间绝配,令人深有同感,体验只此无二!

黄霑在无形的武侠世界里,把豪情万丈和侠骨柔情,化为豪迈的文字和激昂的旋律,振聋发聩,引人共鸣,让人隐隐中能感觉到,高山仰止的一代宗师风范。

对于在录制国语版《沧海一声笑》时,还流传了一个小故事,当时霑叔、徐克、罗大佑他们三人都喝多了,嬉闹之后开始随意唱和,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种放肆、自在的嗓音,却生生唱活了《沧海一声笑》,让人感觉到气盖云天的江湖气息在眼前徐徐铺展开来,一股江湖豪情扑面而来。

有人说文人没必要装,黄霑乃性情中人,真豪杰也,性格难能可贵。黄霑为人直言快语,不擅长遮遮掩掩,有很多的作家都喜欢卖情怀,冠冕堂皇地到处宣告,自己之所以写文学作品,那是为了心中的梦想,为了实现梦想,再苦再累都在所不辞,当然不是为了利益,所以挨点穷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但是黄霑却“一本正经”地说:“一个人提笔就为了写文学作品,那是矫情。为什么要文穷而后工?文富而后工不行吗?我摆明是要赚钱的,我喜欢赚钱,也喜欢花钱!我喜欢看书,要买资料,要买齐全的资料,便得有钱!”

如此潇洒恣意,不惧众人眼光的他,也彻底打破了人们心目中才子文质彬彬的模样,自有一种傲然风骨的存在。

香港影视界无论是分量大咖,还是无名小卒都管黄霑叫:“霑叔”,可见其地位之崇高,霑叔走了,带走了一代人的豪客情怀,以及江湖梦,有人赞他为真正的大师,他走后,甚至有人质问:他为什么要走,是对世界的不满吗?还是苍天对人间奇才的惩罚,他走了,带走了香港乐坛的辉煌,只留下豪情,洒脱,痴痴笑笑,一个江湖的传说。

大家喜欢黄霑以及他的歌曲吗?谨以此文缅怀黄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