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搶人大戰!杭州放寬落戶條件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今天,當很多國人正在清明旅途中放鬆身心時,中國互聯網經濟的一大重鎮—杭州,突然扔出了重磅炸彈。

就在剛剛,杭州突然正式發佈《關於貫徹落實穩企業穩增長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政策舉措的通知》,提出“全日制大學專科及以上人才在杭工作並繳納社保的,可直接落戶”。


打雷聽聲,說話聽音。杭州這項政策背後,或發出了兩個字的吶喊:搶人!!

要知道,此前,落戶杭州是相當嚴格的有限定條件的:

全日制本科(45週歲以下)+連續一年社保+連續一年居住登記;

全日制研究生(50週歲以下),無社保和居住證要求,享受“先落戶,後就業”政策;

全日制普通高校博士生(55週歲及以下),無社保和居住證要求,享受“先落戶,後就業”政策;

全日制專科緊缺專業學歷(35週歲以下)+連續一年社保+連續一年居住登記。

是的,你沒看錯:今天,濃眉大眼的準一線城市杭州,終於放下了身段,大肚能容,容天下豪傑之士,加入了落戶門檻放低的大軍中。

可以預見,杭州之後,一場席捲全國的搶人大戰,或將硝煙再起!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

杭州之所以突然出手搶人,其底層邏輯,或就在於這兩句古話、十六字真經

第一句話,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對城市而言,沒有年輕人就沒有未來,沒有人才就沒有未來。

“二十一世紀什麼最貴?”

“人才。”

十幾年前,葛優在電影《天下無賊》中的一段臺詞,已經成為搶人大戰最好的註腳。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一個兵營如此,一座城市更是如此:有人口,才有活力,才有消費,也才能做出更大的GDP蛋糕。有人才,才有科技發展,才能能掌握未來的發展機遇。

作為阿里巴巴總部所在地,科技企業雲集的杭州,杭州擁有16596平方公里的轄區面積,卻僅僅才有980.6萬人,遠遠少於北上廣深。

根據浙江省統計局數據,2018年杭州新增人口33.8萬,人口總數達到980.6萬人。2017年增加了28萬。這個人口流入速度,對杭州來說,是不夠的。

杭州也有引進人才的本錢,杭州有引進人才的需求:為搶奪最後的人口紅利,為城市的百年輝煌奠定勝機,杭州拼了!

第二句話,面多加水,水多加面:為了穩房價、穩地價,樓市過熱的要壓下去,樓市遇冷的要托起來。

杭州這幾年賣地一騎絕塵,頭牌位置風光了幾年,也因此被外界封為“土杭”的名號。

然而,從去年10月開始,杭州樓市也開始遇冷了。房價穩住是好事,但杭州也不敢讓樓市過冷,畢竟一過冷就意味著土地不好賣,那杭州一年數千億支出資金從何而來?

僅僅靠1800億的稅收收入可不夠,今年還要減稅降費,同時還有那麼多在建項目等待完工,地方也很焦慮。

因此,杭州把落戶標準降低到大專,一定意義上,或也是在搶奪人背後的“六個錢包”,進而穩房價、穩地價。

要知道,年輕有為的大學生,就是張“行走的房票”。他們要消費就業、戀愛結婚、扶老攜幼,人口上“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妥妥的房地產剛需。

這也不違背國家當前一城一策的房地產調控政策。畢竟,每個城市面臨的問題差異極大,你的蜜糖,或是他的砒霜,調控政策不可一刀切,還得從每個城市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有人斯有土,有土斯有財”。一切都在按照古老的邏輯運行。有時候,現實的邏輯更強大。

“接盤俠”正在逐漸變成一種稀缺資源。

“西安一天遷入8000人”、“今年以來已有1334人落戶三亞”、“有30萬人在申請天津戶口的路上”,各種吸引眼球的新聞標題背後,是南京、武漢、成都、天津、海南、長沙等20多省區與城市爭奪人才的滾滾硝煙!


各地給出人才的獎勵政策,也是真金白銀嘩嘩的來。你推出“僅憑學生證和身份證就可以完成在線落戶”,我把“人才落戶門檻降低到中專學歷”;你打造“大學生留漢新政2.0版”,我醞釀“鵬城英才計劃”,各種搶人新政層出不窮,令人目不暇接。


從各城市搶人釋放出的信號看,“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仍然是今年樓市調控的主打歌。國家希望看到的,是房價既不大漲,也不大跌,而是波瀾不驚。

從更長遠看,這場城市大戰,或將深刻改變中國,也註定與我們每個人的命運息息相關。畢竟,在任何一個時代,風雲人物與宏圖大業,大都聚集在少數幾個永載史冊的城市裡。


是的,往一線和準一線城市去,往那些搶人的地方去吧!你們或許會度過奔忙的白晝,焦慮的夜晚,加班的假日,但最終將獲得難忘的記憶,和飽滿的春天!

人生,選擇也比努力更重要!!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