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縣西大坪堡



下午,沿著112國道一路走過來,猛然抬頭髮現了坐落在土崖上的西大坪堡。逐漸走近觀瞧,古堡上的白土在強烈陽光的照射下,似乎有些刺眼,身居高地輪廓分明雄渾壯觀巍峨挺拔,使人第一眼看到就為之震撼。



距離古堡東側百米外的三官廟


戲臺


硬山頂的三官廟正殿


遠看三官廟


西大坪堡正面


距離古堡不遠處像是過去的廟牆遺址


光天化日下古堡使人震撼


藍天白雲下的古堡


古堡的北面

西大坪堡建於明代的洪武年間,最初設計是用來進行防禦性屯兵的軍堡。所處位置正好位於當年蔚州通往宣化府的通關大道上。作為軍事要塞,整座堡壘修建在三面懸崖一面與高地相連的險要位置上,且結實而嚴密,前面僅有一個狹長出口進出,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直至清末,古堡才不再屯兵,逐漸成為了當地百姓躲避匪禍的避難所。



古堡下的土崖溝壑


站在古堡內看堡門


古堡內景


古堡下的懸崖峭壁


古堡內有放羊人留下的印記


這裡像是掏過窯洞被回填了


堡內一角

其實,古堡在蔚縣有很多,號稱八百古堡當中,保存較好的還有近百座。著名學者羅哲文先生曾寫道:“在世界的東方,存在著人類的一個奇蹟,這是中國的萬里長城。在長城腳下,還存在著另一個奇蹟,那是河北蔚縣的古城堡。”蔚縣古堡與明長城是同時代的產物,都是為了防範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當時,往往一座古堡便是一個屯兵的堡壘。



堡牆上留下的層層印記使人感到它的異常堅固和當年築堡人的艱辛


幾百年的風風雨雨堡門腳下已被衝出了溝壑


堡門頂部


堡門外景


西南面


東南面


雄渾挺拔的西大坪堡似乎在告訴人們這裡曾經發生過的故事


站在西大坪堡看山下壺流河畔的112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