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看起來三觀很正的吳菲,為什麼要說明玉“不是省油的燈”?

火鍋影話


最近一直在追《都挺好》,一直都覺得大嫂吳菲是三觀很正的人,她對蘇家的每個人都有很公正的評價,她說明玉“不是省油的燈”,這句話雖然顯得她沒有什麼人情味,畢竟明玉對她和孩子很照顧,但也的確是句實話。

為什麼這麼說呢?第一蘇明玉一直都不是“省油的燈”,年紀輕輕就是眾誠這麼大公司的分區總經理,除了運氣、努力、我想也許還有她不給自己留後路的狠心。第二雖然她被蘇明成打了,但是她也用視頻讓蘇明成怕了她,我還記得她給蘇明成拍視頻的時候那滴眼淚,用這種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方式去博弈,這樣的性格怎麼會省油?

所以吳菲不過是說了句實話,雖然由吳菲來說很有點不近人情,大家看著蘇明玉對她的照顧,對小咪的疼愛,但這句話她是對她丈夫說的,一個人不管三觀多正,和自己最親近的人還不能說心裡話,那要求太高了。另外除了這句,在蘇明哲每次打電話要求明玉做什麼的時候(比如放了明成,再比如刪了視頻等),她都直接懟蘇明哲認為明玉做得對,那說句實話而已,我覺得不能上升到三觀正不正的層面吧?


去學挖掘機


大嫂說明玉不是省油的燈,刺耳但也是事實,只是在剛剛對明玉親親熱熱後,一轉身來了這麼一句,多少有點令人意外。原來所有的欣賞、憐惜,也都是表面的。根子上沒有把自己當成蘇家人。這個不評論了。

倒是想說說大嫂的人設,網上一邊倒的好評,幾乎把她捧成了白蓮花。我倒覺得,大嫂並沒有那麼好(沒那麼好也不是說她壞,槓精們不用糾纏)。只是在家庭地位上,她家跟老二初期千依百順、媳婦在家為大不一樣。老大一旦端起大家長架子來,她只好作出迂迴,長期的鬥爭加上自身的性格情商,鍛煉出外表柔弱善於迂迴其實內心強硬無比的隱藏型性格。

說幾件事吧,看出大嫂的自私和不近人情。第一,老大母親去世這麼大事,她居然希望他留下應酬,不回去奔喪!這是無法想象的不近人情。至於由自己代替,只是一個迂迴而已,根子上為了達到阻止大哥的目的。說起來為了保住大哥的工作,但這兩者孰輕孰重?對大多數中國人尤其一個長子來說,恐怕不在一個級別上。

第二是不願把公公接到美國,甚至使出一哭二鬧三上吊(現代婉約版)。蘇大強是作,但那時候她還沒見過公公,所以不是這個原因。但這也說明作為家裡的長子,出國這麼多年,上學、工作、孩子都有了,為父母其實什麼也沒做過。大哥剛一拍胸脯想盡義務,大嫂立刻出來阻止。同樣失業也只是她的一個理由而已,在那之前她其實也是反對的,大哥失業,更有了一個堂而皇之的經濟上的理由。

總而言之大哥只要提出為家裡做點什麼,她都會提出這樣那樣的理由,各種不情願。大哥要給爹買房,她無法阻止,馬上提出也要給自己爸媽買房。為雙方父母盡孝是同等重要,但這不是用來比較和作為籌碼的。作為長子,老大從小佔盡家裡的好處,甚至賣房供他讀書,成家立業後盡份孝道是人之倫常。如果子女個個都做鴕鳥只顧小家,那老人誰管?大哥最後給人留下只會玩嘴,什麼實際的也不做的印象,跟大嫂的幕後工作有一定關係。畢竟大哥確實是想過也做了老父去美、為父買房的準備工作的。

當然大嫂有她的優點,外表溫柔情商外露善於應對,也為大哥擋了不少子彈。所以這兩口子的性格其實很搭,相輔相成。大哥愚孝上腦不計後路時,大嫂能把他往回拉一點不至於傾家蕩產。同樣,如果大哥沒有一根筋的不管不顧和堅決,恐怕按大嫂的心思他們家會一直躲在美國置身度外,什麼也不做。這樣的導向顯然不是正面的。

以上純屬個人意見,不喜勿噴。


M137721807


熱播劇《都挺好》裡的吳菲的確三觀很正,是唯一蘇家裡沒有爭議的成年人了,也是除了蘇明玉之外最靠譜的了。



吳菲在劇中是一個溫和、賢惠的傳統女性,處理事情比較理智,有大局意識,頭腦也是最清醒,對於蘇家發生的一切紛爭,他看得最理智和清楚。她甜美的形象相信給了觀眾一個不錯印象。

明玉對大嫂吳菲還比較聊得來也比較喜歡吳菲,從吳菲回國明玉就主動幫安頓好,再加上有個可愛侄女小咪這層“催化劑”她們倆的關係自然會更好,同時吳菲為人處世比二嫂朱麗理智,更遠遠比蘇家男人靠譜,,吳菲的溫情明玉事可以感受到的,所以明玉沒有理由把與大哥和蘇家矛盾遷怒於大嫂。吳菲對明玉這個妹妹很尊重和欣賞的,同情在逆境長大的她,更欣賞能力出眾的她。


蘇家發生一系列的變故,兄妹幾個吵得臉紅耳赤,明玉從小到大都是不被家人待見,更給人覺得明玉總是以一種冷酷無情的態度處理事情。但是對蘇家付出卻要比兩個哥哥多得多,這一切大嫂看得非常清楚,誰真的是為了蘇家好——明玉這個妹妹真的不簡單。這也也是大嫂吳菲為什麼說明玉“不是省油的燈”,我認為這個並不是貶義詞,而是對明玉的另一種方式的認可。

對於整個蘇家幾個男人都算是“不正常”的,自己丈夫實際上高分低能,表面過得光鮮亮麗實質能力不上,在美國工作丟了不說,在處理家庭問題時一味地讓妻子妥協讓成全他的愚孝,吳菲心裡有多委屈想必不說大家也能看得出來。吳菲雖然讀的大學最差,而且一直在逆境成長,如今稱得上是社會精英了,但她最低調,如果不是吳菲去過明玉的家還真不能相信明玉如此有本事,而面對蘇家事情明玉一貫冷厲風行,不卑不亢也不表露多一點情緒出來,讓人難以捉摸。或許大嫂吳菲隨著對明玉的相處,更能瞭解明玉內心深處的明玉。


回形針評論


首先,有能力的人都不是省油的燈。說別人這句話的人的能力一定不如那個別人。我想明玉不會把這句話當回事兒,因為她瞭解自己和自己的能力。

其次,明哲斯坦福畢業,不太可能年薪只9萬美金,回國年薪給12萬,就高興成那樣。後來又說20萬,估計是加上了補貼。就這收人,20萬,稅後估計16萬左右,兩人養老保險也要2萬吧。 在美國有房貸,一年算5萬。他在舊金山那個房子應該100萬美金左右,地稅至少1.5%,一年1.5萬,保險2000,水電氣4000,一共2萬。吃飯及孩子託費加其他至少4萬。餘下 3萬美金,不到20萬人民幣,在國內自己還要租房花銷,上海再省也得一年12萬吧。一年剩8萬,還要給老爸買500萬元的房子,付完首付,400萬貸款,一個月需還房貸至少1.5萬吧。斯坦福的,不會自己算算再說嘛,還硬裝。說起來年薪100多萬人民幣,其實也就是個小康,一給老爸買房,立馬回到解放前。生活中,我老公就像那大哥,我就是大嫂菲菲硬撐著。小姑子過得和明玉一樣生活,公婆嬌寵的女兒,我老公就像當年買話費送的一樣。從小捱打,工作後受剝削一直到現在。要不是有我,估計工資都得婆婆給管著。


孟闌


《都挺好》裡的蘇明玉本來就是一盞不是省油的燈。大嫂在說這句話的時候只是說出了事實。我想她沒有貶義的意思。她只是客觀地做出了自己對明玉的評價。

大嫂也是個敢講真話的人,從她對大哥說真不知道你怎麼會有這樣的爸爸就可以看出來。大嫂是一個明察秋毫,有是非判斷能力的人。所有她這樣說明玉只是覺得明玉很強勢,很聰明能幹。



在大嫂回到蘇州短短几天的時間,明玉口口聲聲說蘇家與她五半毛錢關係。可她卻為蘇家做了幾件出錢又出力的事情。自己墊出六萬給蘇爸,自己出資一百多萬買下蘇家老宅,自己拖關係給失業的大哥找了份薪資比原來高出一倍的新工作。當然這些蘇家是看不到的。


口上說不管蘇家的事的明玉卻對大嫂和小咪照顧有加,處處站在大嫂角度為大嫂講話,兩個人幾天內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明玉被打之後,看得出大嫂是真心心疼明玉被打成重傷的。按理說,大嫂不應該這樣說明玉的。

大嫂看到的是蘇明玉住豪宅,開豪車。這些一定是憑本事憑能力掙來的。自己老公名牌大學畢業,在美國耗費幾年還得每個月還房貸,永遠掙扎在溫飽線上。表面因為在美國都看到的是光鮮亮麗,其實還不如明玉在國內過著小資生活。這是對明玉的肯定。但是通過一些事情,她對蘇家男人只有“無語”兩個字了。



這句話是說在明玉被打之後,她親眼看見明玉被打之後的倔強,起初任何人來勸明玉放棄對明成的起訴明玉都堅定不移地拒絕。大嫂親自目睹明玉堅守原則的堅定意志。而大嫂也多少明白明玉被打的原因。


大嫂說明玉是不省油的燈,她只是覺得蘇家除了明玉全家上下沒有一個正常的人,剩下個明玉也是一個非常強勢厲害的角色。所有她不想蹚渾蘇家的水。她其實是想說蘇家的男人,只是明玉被一帶而過了。


上玉3


大嫂三觀不正!藏得深,一般人看不清。有兩點為證。一是明哲回家奔喪,她竟然提出她回來替夫代孝。表面上充好人,實際上是為了讓男人留在美國掙錢。以她的智商,不會想不到此舉讓她丈夫不仁不義不孝吧?幸虧明哲沒有上當!二是蘇大強要娶保姆,她不顧及蘇家人的感情,不問是非,就強行表態贊同,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拋負擔,怕蘇大強去美國拖累。而在聽到蘇大強要在房產證上加保姆的名字後,態度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堅決反對。為什麼?當然是為了錢!由此可看出,其所作所為都是為自己的利益出發,根本沒有顧及蘇家的親情和丈夫的名聲!


梁山人331


如指某人‘不是省油的燈',褒者,意指精明,幹練,有根底,有來頭,主意多,智慧高; 此語大多情況下含貶意,暗指某人攻於心計,奸狡圓滑,老謀深算,不好對付,不甘寂寞,從不吃虧,貫於損人利己等等。

吳非說的沒錯,明玉確實不是省油的燈。

回國在明玉家住的短短几天,吳非看到明玉住高檔小區大房子,吃飯有私廚,出入有奔馳,有錢有地位,沒有智慧和手段,能到這一步嗎?再看看自己老公,那一樣都不如妹妹,還愣吹牛充老大,作為嫂子,怎麼會沒有羨慕嫉妒?

明玉捱打後果斷報警,不給老爹面子,不給二嫂面子,把二哥看得跟狗屎一般,再細究捱打原因,原來是為了公司出賣二嫂,害的二嫂沒工作。作為大嫂,難免會想到當自己和明玉有利益衝突時,也肯定會有和朱麗一樣的命運。想到這一層 ,也會有一絲絲的膽寒和恨吧。

吳非和明玉畢竟是感情不深的姑嫂,不是姐妹。更何況吳非從未真正踏入吳家這灘渾水,還想把老公拉出去,而明玉再怎麼撇清,在外人眼裡在嫂子眼裡,也永遠是吳家的一份子,永遠是渾水裡的一灘。

吳非還是三觀正確的吳非。


歲月不折舊


首先,大嫂吳菲說明玉“不是省油的燈”不代表吳菲的三觀不正,我認為這是大嫂對蘇明玉的客觀評價。大嫂吳菲在《都挺好》中算是各方面人格比較健全,想想健康,洞悉世事,懂得保護自己,捍衛自己合法權益的人。

大嫂對明玉更多的是欽佩,在得知明玉從小到大在家庭中的遭遇後,起先多了幾分同情,而看到明玉是如何一步步應對蘇家帶給她的難題時,大嫂吳菲有點敬畏明玉了。在苦難中成長起來的人意志力和心態是剛毅的,也是理性的,甚至有時候在外人看來是有點冷漠的,與人保持著若即若離的距離。而明玉不僅是在苦難中成長的,還是在毫無血色的家庭中奮鬥的,並且所達到的成功是他們這些在國外名校斯坦福大學留學的人都無法達到的高度。

吳菲確實三觀很正,知進退,懂分寸,有同理心,有奮鬥感。而明玉身上的果敢、客觀、理性、無所畏懼是大嫂羨慕並且努力在爭取的,或者說大嫂一直想成為明玉那樣的人。正因為大嫂正在朝這條道路奮鬥,才會更能體會里面的酸楚,所以此處“不是省油的燈”更多的是佩服。


Shirley西蘭花


我也認為蘇明玉確實不是“省油的燈”。只是這省油的燈是對她的誇讚!

從理貨員做到現在的區域經理,肯定還是要有點魄力、手段的。

遇事,面子要放下能放下,要擺上就能擺上。不像大哥打腫臉充胖子,也不像二哥那樣無賴啃老!三個急單硬是磕破臉皮,死皮賴臉也要拿下。買墓地、辦喪事,也能把蘇母的後事辦得風風光光!

當然了,脾氣也是倔得很。被她二哥打就真的能這樣算了?!從小打到大,一次比一次狠,也得給自己留條後路,防著以後萬一呢?!這麼多年也長了記性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但是防人之心必得留!

吳非敬佩蘇明玉的能幹,但是也即怕換做自己是朱麗估計也是同樣的下場!所以“不是省油的燈”既是對蘇明玉的讚揚,也是對自己遇到這樣的事恐怕也無法處理好的感嘆!





那就挺不錯


這句話才是真正有內涵的話,我們國人習慣於非黑即白的看人。但是人都是一體兩面。明玉在處理公事和家事堅決果斷,沒有任何拖泥帶水,給人冷酷,六親不認,殺伐果決乃至冷血的感覺。其實這就是這樣子的:處理事情就是隻看結果和手段,感情感受並不優先。對待自己二哥和父親尚且如此,可想而知如果毫無關係的人得罪於他,報復手段苛刻狠辣。殺人不過頭點地,她是還要誅心。從讓父親親哥被逼承認錯誤可以看出。(雖然我們明白這兩個人罪有應得,但是可以看到明玉的手段和做事方式)另外我們之所以看著爽,看著解氣,是我們自我帶入明玉角色,而且郭京飛和倪大紅飾演角色的做,激發了我們罪有應得的感受。但是現實生活中類似明玉的人物並不好相與。其實都挺好這部劇從本質上就是女版的梅長蘇從小時候被家人無視鄙視,逆襲成掌握全家人話語權,一步步讓家人屈服認可她家裡說了算的大女主瑪麗蘇現代爽劇。和甄嬛羋月沒有什麼區別。還有如果深究這部劇的內涵,這部劇就會和人民的名義一樣被禁,因為這部劇本身本質上明白道出了一個三觀不正的真理,有錢可以為所欲為,有錢可以改變一切,決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