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明白的人有一種什麼氣質?

甘文飛


這個世界上,有人活得混混沌沌,有人偏能活得雲朗風清。

有人稀裡糊塗地活,像捱日子一樣,走到生命盡頭。但也有人活得明白,活得通透。

活明白的人,你看他的面相,看他的氣象,看他的行為舉止就能看得出。

活明白的人, 身上有一種通泰的,從容,淡然的氣質。

他的內心,不是糾結擰巴狀態,他的整個狀態就像就像流動的清水,不會讓人覺得呆滯,沉悶。

不為什麼糾結,也不會因為什麼,過於庸人自擾。他的臉上必定是淡然隨和的,不會因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甚至是痛到極致的大事,比如離異,比如失去親人,比如患重疾,他都能淡然面對。

前段時間臺灣著名主持人傅達仁,在家人的陪伴下赴瑞士安樂死。雖然不忍不捨和世界告別,他依然平靜淡然地抿了兩小口毒藥, 然後安詳地倒在兒子懷裡。

不管是生死,不管是什麼,甚至是不幸,都不能牽絆住他的腳步,他的心,他始終明白,人生一場,對生命負責的只有自己。

活明白的人,不管生活怎麼虐他,他都能以快活的心態面對。

他們能夠安然享受當下,哪怕當下不是那麼美好,他們始終對生活報以熱情。

上海的金枝玉葉,最後的貴族郭婉瑩,資本家的千金小姐,在文革中被批判,吃盡苦頭。亡夫之後的她,辛苦拉扯幾個孩子,她用纖纖玉手挖塘泥,刷馬桶也不忘穿著旗袍。哪怕生活窘迫,她也會想盡辦法在小煤爐上烤蛋糕。

郭婉瑩的生活哲學就是:要是生活真的要給我什麼,我就收下它們。

不管生活給她和風細雨的滋潤,還是劈頭蓋臉的暴擊,她都能安然地面對,不讓自己失態。

沒有誰能一直幸運,但總有人能一直快樂。

因為他們看得明白,不管生活千百遍虐待,他們都能把苦澀的日子過出幸福滋味。

比如作家汪曾祺,比如美食家蔡瀾,他們以頑童之心行走世間,不受束縛,自由自在,盡把生活裡那些平常人看不到眼裡的美好,收在自己的行囊。

活明白的人,他們身上有一種純真的熱情和勇氣。

羅曼羅蘭說:真正的英雄主義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依然熱愛它。

活明白的人,不同於世事洞明卻冷眼觀世的人,也不是人情練達,八面玲瓏的人。

活明白的人,他們對於自己的生活充滿熱愛,同時對這個世界也報以熱情。他們看得見這個世間清脆的花木,看得見這個世界的溫情,即使受過打擊,受過背叛,受過傷害,從來沒有對自己失望,沒有對這個世界失望。

他的眼睛也許含著眼淚,但那是溫暖的,他堅定地往前走,一路走,一路收錄這個世間所有點滴的美好。

人生是一場長長的修行,活明白不是一蹴而就, 我們要在這長長的路上,不斷地悟,不斷地修,也許真的很快就能達到活明白的境界。


我是花岸


活得通透明白,就是擁有清醒理智的心態,善於選擇自己的道路,善於適應當下的處境,對事情總是拎得清,看得明,想得透,並且隨遇而安。

我的外公,他是那種活的特別清楚明白、一生不驕不躁的一個人。

每天早上六點起床,燒壺開水,泡茶,坐在椅子上看報。

七點多一點,開始吃早飯。吃完早飯,慢悠悠的步行去小賣鋪拿當日最新的報紙,小賣鋪離小學很近,那是他奉獻一生的地方,天氣好的時候,他也會順道去看一眼正在讀書的孩子。

上午九點多,陽光正好,外婆已經閒不住了,扛起鋤頭就往地裡走。外公展開早上剛拿的報紙,戴上老花鏡,認認真真的翻看起來。

偶爾,調皮的外孫女蹦躂蹦躂到他面前,吵得直讓人看不進去書。他也不惱火,指著房間一角的盒子說:那裡有吃的,你自己拿。

果然,小外孫女瞬間安靜了下來。他又可以翻看下一頁報了。

偶爾,他也會陪著外孫女看會電視,調什麼臺,看什麼節目,通通小孫女說了算。他也學不會哄人,就這麼靜靜的坐在旁邊,看著小外孫女被節目逗的笑得東倒西歪。

如今回憶起外公,記得清晰的也就這兩件事。至於為什麼說他活的明白、通透,最重要的還是因為他能夠每天都那麼怡然自得、自得其樂。

同齡的老人,要不是在埋怨兒女不孝,要不就是在抱怨生活無趣,就連我的外婆,也很難安安靜靜的在家裡待上一整天。

但是外公不同。對他來說,世間沒有不好的東西。一切都好,喝茶好,喝粥好,舊席子好,破毛巾好,鹹苦的蔬菜好,出去散散步也好。什麼都有滋味,什麼都了不得。

對於他來說,紅塵萬事皆美善,人間有味是清歡。


淺淺悠


158

看到這題目,想起一個小事兒來。

那天突然接到一個活兒,說一臺設備上有個配件壞了,需要緊急補做一件新的。經理們已經商量好了,我這邊只要出張圖紙下發到車間,很快就能好。



因為設計下圖前需要再檢查一下舊件,避免出錯。指定送那個舊件過來的設備維護員一進來(大辦公室),就大大咧咧的喊起來:“XXX,誰是XXX?”連喊好幾遍都沒人應。整個名字都不對,大家都不知道他來找誰,也不知道他要幹什麼。後來,我恰巧看到他手裡擰著的東西,明白他應該是送舊配件過來的,這才讓他安靜下來。



直到配件加工好、安裝完沒問題了,那個維修工一直都是那樣大大咧咧瞎咋呼,而我自始至終都沒高聲說一個字。等他離開後,旁邊的同事就問:“他一直這麼亂喊,你怎麼不跟他糾正下你的名字呢?”

我淡淡的說:“沒關係的,一輩子也不會跟他打幾次交道,何必呢?”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你我都只是一個過客罷了,幹嗎計較那麼多?低調一點兒,要好自己就好!

以上僅個人觀點,供參考。順祝各位條友新年快樂,萬事如意!歡迎留言討論或點贊鼓勵,謝謝!


妙妙一角


活明白的人,他的心態是這樣的:能看透俗世現象,但卻不厭世,他會理解的一笑,然後接地氣地加入到俗世裡面。


借用大家都知道的那句經典名言,人生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

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

第三重境界:看山還是山。


看山是山


這個階段,你是站在遠處看山。那座山看起來那麼清秀,俊美,讓人神往。


在你心裡,一切都是美好的,未來大有可期。兩個人只要互相喜歡,互訴衷腸,幾封情書來往你就感覺好像可以跟她一輩子;朋友之間沒有地位講究,一起打球、一起上山抓鳥下河捉魚就是好哥們兒;對於工作,你看到的也是個個兒西裝革領,笑容滿面的職場精英,意氣風發令人神往。


一切的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麼的美好。


看山不是山


這個階段,你已經來到了山上,開始了你自己的旅程,然而你開始受到挫折,發現了山上的危險,發覺山路並不那麼好走。


當你談過一兩段失敗的戀愛,你才發現,原來那個平時愛笑的她,談戀愛的時候竟然脾氣那麼不好,一點小事就生氣發火。當初追你的時候那個帶領你看世界、包容、暖心又上進的百事通原來也那麼幼稚,他會給你甩臉色,他打遊戲的時候也會忽略你。你還會發現,有情不能飲水飽。你們的生活需要錢來維持,兩個人要長久在一起,需要有經濟來源,需要出去勞累賺錢。


以前的老朋友好像來往越來越少,大家各自有了各自的職業方向,有了不同的朋友圈子。你們的共同話題越來越少了,他聊編程寫代碼,你聊共享經濟新媒體。他不打籃球了,遊戲也戒了。你有了孩子了,他卻還沒結婚。他過年要自駕游去昆明看海鷗,而你過年要跟媳婦兒去丈母孃家拜年。


你在職場裡面,老闆天天拿業績來給你施加壓力,同事之間好像也總有那麼一兩個人老是跟你作對,老是挑你刺。你發現好像職場沒那麼輕鬆,老闆沒那麼仁慈。


當你經歷過一些事情後,你會發現這個世界並沒有那麼美好,在很多表象下面都掩藏著別人的機心與算計。你會發現這世界的唯利是圖、黑白顛倒、是非混餚,有理說不清、壞人比好人活得好、你會發現公平和正義不是每次都能降臨。


於是你灰心了,現實完全跟你小時候的想象完全不一樣。


看山還是山


這個階段你已經爬上了山,經歷過了其實也就放下了,這時候你在山頂已經不會再去抱怨山路的難走,而是懷著喜悅的心情去欣賞整座山的全貌。


你變得強大了,你知世故而不世故。


你開始理解了,愛情不一定要兩個人完全契合,誰也不是誰的依屬。愛情是兩個單獨個體之間,因為互相愛慕而願意在一起走完一輩子的約定,而不是捆綁。下一次你再遇到愛情時,你會開始理解他身上的缺點,他過去的經歷給他帶來不完美,但你還是愛他,因為他除了缺點還有優點。你願意跟他一起奮鬥,而不是想著撿個現成兒。


朋友之間,你開始理解,彼此的疏遠是因為經濟實力和社會地位不一樣了,他有了他自己的圈子,你有你自己的圈子。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你不用高攀誰,因為你也有你自己的生活。如果你只是一個普通的小老百姓,那就過普通的生活。雖然賺的少,但是不會有太大的業績壓力,不會擔心股票走低,不怕工商局的來查賬本。


至於工作,你開始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把那些小人遠遠的甩在了後面。你已經升職加薪,而他還是那個嘴碎的業務員。


很多人的人生都會經歷上面3個階段,從不諳世事的初生牛犢,到被現實摧殘後的厭世消極,再到爬上山頂後的出入化境,是經歷讓你蛻變。


而最後的看山還是山,就是達到了人生的“活明白”了的境界。你看得透世界的不美好,但是你依然愛著這個世界,不被世界所汙染,最後形成自己的風格。就像燒陶瓷,經過熔爐的鍛鍊,最後你成了一件堅硬有型的藝術品。


思想之殿堂


有這麼一個人,生於富貴之家,妻子貌美,兒女雙全,沒什麼理想,就是好賭。


因為好賭,這個浪蕩公子一步步輸掉了家產,成為窮人,慢慢開始做了個踏實的農民。

後來母親大病,他拿著繼續去城裡請醫生,被國民黨抓去當壯丁,輾轉兩年才被解放軍俘虜釋放,回到家中。這時,母親已經病逝,女兒也因一次高燒成為了聾啞人。縣長老婆生孩子需要輸血,他的兒子被大夫抽血過量致死。女兒嫁給了好人家,不久後也死於產後大出血。妻子也緊接著去世,只剩下他和女婿、外孫三人相依為命。後來女婿工作時不慎慘死,外孫也因吃了太多豆子被撐死。


他就是餘華《活著》的主人公福貴。

經歷了這麼動盪和苦難的一生,福貴活著還有意義嗎?


有。他買了一頭和自己一樣老的牛,也喚它福貴,帶著它耕田。


福貴說:“往後的日子我只能一個人過了,我總想著自己日子也不長了,誰知一過又過了這些年。我還是老樣子,腰還是常常疼,眼睛還是花,我耳朵倒是很靈,村裡人說話,我不看也能知道是誰在說。

我是有時候想想傷心,有時候想想又很踏實,家裡人全是我送的葬,全是我親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擔心誰了。我也想通了,輪到自己死時,安安心心死就是,不用盼著收屍的人,村裡肯定會有人來埋我的,要不我人一臭,那氣味誰也受不了。

我不會讓別人白白埋我的,我在枕頭底下壓了十元錢,這十元錢我餓死也不會去動它的,村裡人都知道這十元錢是給替我收屍的那個人,他們也都知道我死後是要和家珍她們埋在一起的。”


不掙扎,不痛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或者之外的任何事物活著。


這就是活明白了吧。


運營控


這個社會上活明白的人真不多。相反,那些裝的自己活得明白的人卻不少。


活得明白,跟年紀大小不成正比。跟收入多少,沒有相關。與社會分工,毫無瓜葛。只是在於,作為一個自然人,自己與自己相處的模式,是否清楚?

有太多的人活在社會的底層,卻天天喊著淡泊名利。有太多的人沉迷於燈紅酒綠,卻日日嚷的著詩酒田園。活擰巴了的人註定活不明白。活明白的人肯定不會糾結。

看透世事是一種能力,是久歷江湖之後的一種總結。

一個人真正活明白了,不是從哪一天哪一刻頓悟。是走過風雨,你歸來仍是少年!


陳歡喜說說


人生有三大拷問:我是誰?從哪兒來?到哪兒去?

這三問不需要標準答案,它是對自己靈魂的拷問。

這種拷問能讓我們在醉生夢死的繁華中獲得一絲清醒,在孜孜不倦的追求中明白一種取捨,在起起落落的進退之間獲得一種放下的力量。

透徹了這三大拷問的人都是活得明白的人。他們都有些什麼氣質?有書君在此和大夥兒一起聊聊:

1、 活得明白的人有一種通透、超然的氣質。

經歷過一次次拷問的人,更容易在思考中找到自我,在人生無數次坎坷中透徹人性,在摸爬滾打的閱歷中徹悟生活的真相。

《紅樓夢》中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當一個人洞明、透徹了世事,他也就活得通透了,因通透練達也就跳出了世情,有了一種超然的氣質。

世間的事林林總總、異常複雜,想明白不易,但要活得明白方不辜負生命。

活通透了,會不再為瑣事懸心,不再為世事裹挾,擁有一個敞亮的心胸,明白的人生。

2、 活得明白的人淡定、從容。

活得明白的人有一種寵辱不驚的從容,有一種笑對風雨的沉著,有一種歷經滄桑的智慧。是在經歷繁華落盡後,大起大落後,對生活的一種感悟與覺醒。

因為經歷太多生活的不易,所以深深懂得;因為對人性有更深層的“看見”,感受了太多的糾結,所以更加寬容;因為透徹了人性,洞察了人情,所以活得愈加明白;

因為明白了生活就是去經歷,去徹悟,所以不再慌亂,不再彷徨,愈加從容。

從容淡定者有著真正對生活的寬容。

3、 活得明白的人知足常樂、難得糊塗。

難得糊塗是一種人生境界,一種思維高度,一種活明白後不偏執,退一步海闊天空的廣大胸懷。

而絕不是假裝看不見、聽不見的不負責任心態。

活得明白了就懂得該放下就放下,不偏執、不較真,原諒別人也就放過了自己,眼睛不再只看見不開心的事,也就能看到人生更多的風景,滿足自己擁有的,感恩給予自己的。

明白了,放下了,知足了,也就常樂了。

活明白的人有一種豁達的天真,不是因為不諳世事,而是因為透徹了世情,不計較、不埋怨,只想過好每一天。

有書君以為時時反省、時時拷問自己,活得明白的人就是這麼自信、豁達、樂觀、從容,他們像生命中的一束光源,溫暖自己,也溫暖別人。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幽蘭一縷香

一個真正活明白的人,他一定是一位成熟之人,經歷了世事滄桑,見過了人生起伏,體驗過繁華,也品味過落寞,嚐遍人生百味,仍然從心底裡熾熱地愛生命的華美。

一個真正活明白的人,一定是一位智者,悟透人情,精通人性,對世界、對自己、對他人有了真正透徹的理解。

01

有淡然安然、平和安靜之氣息

活明白的人因為見過世面,往往已經走過了“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的心路歷程,對世界、自己和他人的認識都達到了一定境界。

因為見自己,真正瞭解了自己的強弱所在,知道自己的心性,也清楚心中最柔軟的部分。

因為見天地,知道這個世界永遠有未知的東西存在,清楚自身有侷限,始終心存敬畏。見天地的過程,就是經歷風雨、在社會中歷練的過程,見過了世面,不再侷限於有限的空間。

因為見眾生,知道眾生皆苦,有了同理心,不會難為自己,更不會和他人過不去,人變得相對超脫。見了眾生,精神層面昇華到更高層次,不再囿於一時一事的俗物困擾。

這種人外表不爭不搶,恬淡安然,內心世界極其豐富,不用世俗的眼光看自己,看他人,對世事看透不說透,以慈悲之心待眾生。

他們內心裡有自己的追求,絕不崇尚平庸,不主張“平淡是真,普通是好”的觀點,不會消極遁世,逃避現實,而是積極入世,主張既然生而為人,就要不斷嘗試,雖然早已不在意別人的目光和評價,但他們要檢驗自己究竟能做些什麼,他們想去攀登自己心中的那座高峰。

他們外表呈現出的淡然安然,是歲月沉澱出的一種寵辱不驚的氣定神閒。他們始終拼搏努力,但並不會盯著結果不放,認為結果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自己只管付出就夠了。

02

有善良純潔、愉悅美好之氣息

這種人,人格偉大,外表平凡樸實,已經不受外在事物的影響和控制,他所從事的事業使他完全沉浸在一種物我兩忘的境界,一種善良純潔愉悅美好之氣油然而生。

愛因斯坦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一天,一個小女孩走路時撞到愛因斯坦,他笑道:“對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說完,他繼續朝前走,邊走邊低頭思考。女孩望著這個裹在大被單裡的老人。心裡想,這個人好像剛從童話故事書裡走出來。

小女孩回家跟父親講起這件事,父親興奮地說:“孩子,你撞上的是愛因斯坦,當今世界上最偉大的人!女孩直納悶:最偉大的人怎麼連衣服都穿不好?

第二天,女孩又遇上這位老人,打招呼說,“先生,你好!”我父親說你是最偉大的愛因斯坦……”“噢,他只講對了一半,我是愛因斯坦,但並不偉大。”“我說也是嘛,瞧你,穿衣服還不會呢,怎麼談得上偉大?”

聽了這話,愛因斯坦眼中放射出溫柔的目光,衝小姑娘做了個鬼臉:“你說得對,我是不會對付衣服鞋子這類玩意兒,但願你肯教我。”“這還不簡單?”女孩一口氣把她所知的穿戴要領全說了出來。

第三天,愛因斯坦穿戴整整齊齊,在路邊等小姑娘放學,小姑娘嚇了一跳,他簡直變了一個人。“愛因斯坦先生,你比昨天年輕了20歲。”“是嗎?太好了!我打算請你到我那裡做客。”

小姑娘跟著他走進了那個到處是書架和書的大工作室,辦公桌上亂得一塌糊塗。“你得學會自己照顧自己。”女孩這樣說。“呵,小教授,請你再教教我。”於是,小姑娘手把手地教起了愛因斯坦。

從此,小姑娘每天放學,都到愛因斯坦的工作室坐坐,小女孩教老人穿戴和收拾房間,老人教小女孩做數學作業。

從這個故事中有沒有感覺到,愛因斯坦那善良純潔、愉悅美好的氣息?

03

有智慧過人、曠達樂觀之氣息

蘇軾就是這樣的人。

他一生命運坎坷,無論經歷怎樣的磨難,始終樂觀曠達,終於百鍊成鋼,成為在群星閃耀的年代最亮的那一顆。

和他同樣遭遇的文人,有的含恨而死,付出生命的代價,枉顧了老天賜給的一身才華。有的看破紅塵,陷入虛無,泯滅了光華閃耀的激情,讓本可更加璀璨奪目的生命從此黯淡無光。

歷盡磨難之後,蘇東坡參透了塵世的一切,無論遭遇什麼,最困難時甚至連生活都成了問題,但他卻能達觀坦然面對,並很快找到平凡生活的樂趣。這是一種人生智慧,更是人性的一種昇華。

他說: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他開荒種田,建“東坡雪堂”,燒“東坡肉”,蒸“東坡魚”。他“不辭長作嶺南人”。無論環境多麼惡劣不堪,始終對生活報以熱情。

他深徹“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的寒冷寂寞。

心繫家國,屢遭貶損,他把心中的憤恨,用積極入世的人生態度和平凡如百姓的生活,全部化解了,他讓那些痛苦的往事,隨同那無法留住的歲月煙消雲散……

他一生嚐遍了苦辣酸甜,千帆閱盡之後,他沒有心灰意冷,避開塵世,而是一如赤子般熱愛生活。

他閱盡人間冷暖,仍是那句:一蓑煙雨任平生。這就是那智慧過人、曠達樂觀之氣。

04

有活出真性情的率真、迴歸孩童般的

可愛至真至純之氣息

有兩個人這一特徵非常明顯,一個是黃永玉,一個是活捉美軍飛行員的老飛行員高翔。

他們已經由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新階段,他們又迴歸了孩童時的天真可愛,迴歸到那至純至美的天性。在不懂的人眼裡就是個有趣兒的老頑童,在懂他的人眼裡就是歷經風雨洗禮,被歲月淘洗得只剩下真性情的明白人。

先說說黃永玉。

有作家這樣說他:“浮漾在他粗獷的線條間的正是童稚、喜悅和奔放。”

國家博物館為黃永玉舉辦《黃永玉90畫展》,記者問他:“參加宴會的人是否需要打領結?女士是否要穿晚禮服?” 他哈哈大笑道:都不必了,最好裸體。

有人叫他大師,他說:“畢加索、吳道子才算大師,我算什麼大師。今天教授滿街走,大師多如狗。 ”

他畫一隻鸚鵡,配圖寫:鳥是好鳥,就是話多。

還有一位,是高翔老人。

1965年9月20日,在海南島上空,海軍航空兵大隊長擊落了一架美軍戰鬥機,活捉了美軍飛行員,當時我國的設備遠遠落後於美軍,這件事震驚了全世界。

前幾天高翔老人來到中央臺做客,他的詼諧幽默、天真可愛給人留下了極深的印象,作為一個年過八旬的老人,他的通透,活潑,樂觀,率真,無一不在向外傳遞著他是一個真正活明白的人,他身上特有的那種至真至純的美,還有那天使一樣的笑容,感染著每一位觀眾,讓人心中不自覺地頓生美好之感。

淡然是明白,走過淡然,一如赤子般熱愛生活,那種豁達、率真、樂觀、至純至善至美是一種更高階段的明白。





幽蘭一縷香


一看“活明白”這幾個字,首先腦海中就出現了《奇葩說》這兩個人物形象——

一個是第五季新請的嘉賓,經濟學家薛兆豐。理性得太可愛,說話耿直,不世俗不客套,圈粉無數。

記得有期節目開場時馬東問他“願不願用十年壽命換明星容顏”,他回答地很簡單“願意,因為人活著就是為了快樂。”他還談到自己小時候非常敏感,看文藝小說實在受不了,所以索性就不看,只看客觀理性的書。所以他沒看過電影《同桌的你》,不知道周冬雨吳彥祖,還會開心地任他們開玩笑地說自己是《奇葩說》導師的情商底線。

這就是一種活得明白,不動心,不動情,處事原則簡單,快樂就好。

還有一個就是高曉松。集音樂人、製片人、導演、主持人等多重身份於一身,卻活得很灑脫,頗有魏晉南北朝的名士作風。

他出身顯赫、考入名校,但可以為了自己熱愛的音樂事業、電影事業,放棄了理工科的學位,成了著名的“清華肄業生”。網友嘲笑他顏值低,他也可以淡然一笑,不僅經常在網上發自拍照,還幫著宣傳網友贈送的“矮大緊”綽號。錄製《曉說》,參加《奇葩說》,簡直就是行走的百科全書,所有話題都可以侃侃而談,再高深的事物都可以說的如此接地氣、平易近人。

這又是另一種活得明白,動心,動情,卻過後又可以淡然一笑。


一枚小俗人


一、活明白的人,從相貌上講大概就是所說的慈眉善目、氣定神困之人。因為活明白了,心裡就少了許多愛恨情仇,對人生也不抱有過多的羨慕與嫉妒,能真正面對現實,這一份坦然從內心深處折射到人的精神面貌上,整個人看起來就是舒服又舒展的。

二、從處世上講,活明白的人不喜歡斤斤計較,人世間的得到和失去、多或少、吃虧還是佔便宜於這一類活明白的人來說,都是過往雲煙,因為只有活明白的人才懂得做事、做人的取捨與大度。

三、在談吐上講,活明白的人都有幾分哲理性。他們是不會跑來和你談什麼關於詩和遠方這一類話題的,也不會跑來和你喋喋不休地抱怨這抱怨那。如果你去和他們談這兩類話題,也許他們只會一笑而過,然後告訴你一些實用又實在的人生生存道理。

四、活明白的人,大多人都有一點與世無爭的心態。比如那些在公交車上跟年輕上爭座位,或是因為年輕人不給自己讓座就對其大打出手的老年人,就應該屬於沒有活明白的人,雖然一把年紀還那麼固執,脾氣還那麼暴躁甚至是衝動。而那些活明白的人,大多不會在這種公眾場合幹這種事,因數他們懂得寬容,懂得放過自己也放過別人。

五、活明白的人,人生經歷大都不一般,他們或者受過什麼重大挫折,或者是或多或少經歷過某些人生坎坷,但經歷過之後仍然熱愛生活的人,這類人一般都很樂觀豁達。